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杜婵婧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新店镇小学校

摘要:国学经典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作。可以说,国学经典陪伴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一生,能否学好、用好国学经典更是学好语文学科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学开始融入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更是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我们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活学活用,并适当拓展学习范围,选取适合小学生自身特点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古为今用,让国学经典熠熠生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渗透方法

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各种“器物”、“建筑”……等所承载。但以文字形式呈现给世人的国学经典占比最高,无论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还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宋词,或者《山海经》,都让后人顶礼膜拜[1]。可以说,学习国学经典就是与古人圣贤“面对面”的交流,是汲取更多知识的绝佳机会。因此说,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开展国学教育意义非凡,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教育,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渗透国学经典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能让人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并在探索学习过程中乐此不疲。一直以来,我们提倡学习要活学活用。但我们学习了很多“躺在”书本中的知识后,只不过是将它们平移到我们的大脑中,未能发挥其最大价值。终其根本,就是这些知识没有“用武之地”。长此以往,大家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2]。为此,语文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突破口,让大家学会使用这些国学经典,如:结合国学知识编写故事,让大家编写有关《静夜思》的故事——《思乡》,还可以将《静夜思》和《忆江南》进行对比,用静夜中的月光与江南白日里的江花进行对比,一个冷清,一个热烈。在这种碰撞中,大家可以体味作者的思想和情绪。通过上述学习,大家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并能在思考总结过程中对国学经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在讲授国学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小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进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国学经典知识进行适当的优化整合

可以说,国学经典一直与语文教学“相伴相生”。虽然我们自幼就接触“方块字”,但这不代表学会汉字就通晓古今。对比当代文化,国学属于另外一个范畴,其实质是深不可测的文明,而非简单的文化。以“街”字为例,无论是在我国的香港,还是东三省,“街”字都读(gai,一声),而非(jie,一声)。该字一直被读作(gai),只不过是在普通话过程中,“被”改成了“jie”。因此,单纯从字、词的表面去分析国学经典未免有些不合适宜。


在信息化潮流下,“生涩”的国学很难让喜欢文化“快餐”的小学生接纳。受各种不同文化的侵袭,国学经典也变得不再“纯正”,例如,“一树梨花压海棠”形容春天的活力,花朵的艳丽,感觉这句写得非常美。但该诗原本是嘲笑老夫少妻的,教师无法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

因此,我们在讲授国学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系统化地认识这些知识,从时代背景、人物心境、环境特点入手,真正理解这些国学经典。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优化整合国学经典知识,力求学生全面系统地学好国学知识。从教材来看,相关知识都是点→线→面的存在,也就是同一类/同一作者知识具有延续性的特征,并非是以点的形式孤立存在的。

开展国学教育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都会尝试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这就是非常好的教学常识。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就能够引领学生学好国学知识。同样,小学生也会尝试着将这些经典之作按照作者、朝代、抒情、叙事等主线进行梳理,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3、借助诗词吟诵提升学习效果

国学经典讲究平仄、句读,而浅吟低唱也是这些经典传承的有效手段。国学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诠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一首好的诗词均是言物抒情的佳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乏爱众,而亲仁”就用非常浓缩的汉字诠释了“如何做人”、“礼仪与孝敬”。摘自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是每位华夏子孙自勉的佳句。不珍惜当下,不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必将一事无成。同样《过零丁洋》、《离骚》、《少年中国说》都一一阐述了做人之道。因此,小学生在韵律诗的吟诵中,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特殊的意境中欣赏作品的璀璨之处。

4、巧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喜欢听各种故事,这与他们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位置有关。因此,我们在讲解国学经典知识时,可以应用一些有趣的故事,从而更好地讲解作品的内在含义。学生们听得愉快,学的轻松,教师也能获得成就感。在讲解《诗经·兔置》时,我们可以讲解《武夫与公侯》的故事,结合文章讲解这个故事时,学生们会侧耳倾听,并对相关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讲故事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词汇去形容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配合肢体动作让故事栩栩如生。

5、发挥范读的教学引领作用

范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关国学教学更是应该发挥范读的引领作用,这是因为,很多文言文与现代朗读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用词“兮”、“焉”、“哉”、“呜呼”等在现代语言中鲜有使用

[3]。而且很多语言是沉淀后的“产物”,蕴含着非常厚重的文化,如《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便是成年人解释的时候也很难准确表达其真正含义。这句名言既是对中华文化的“压缩”,也是道家思想的根本。如果未能进行范读引领,学生们即便能够借助标点进行断句朗读,但也不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

6、借助某些艺术形式展示国学经典之美

小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年龄小而且更喜欢探索一些未知的事物。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更喜欢生动的课程。为此,我们在渗透国学经典知识的时候,切不可死板教条。在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一些与之相符的背景音乐,尤其是一些舒缓的民族乐曲,更能烘托出文字所蕴含的意境。或者选择一些水墨画,极具民风特点的视频,都能营造出意想不到的环境效果。借助音乐的形式学习国学经典,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描绘了国破山河在,美景依旧但已经令人不堪回首。该诗被改编为同名的歌曲,播放几遍后,大家也能跟着吟唱。在听、读、背、唱之中,大家不仅学得牢,还能通过音乐感受那种忧伤之美。

7、渗透教育择时而动

小学阶段,国学经典教育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方法,而且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时机”,如:在元宵节选择欧阳修(宋)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苏味道(唐)《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清明节选择杜牧(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韩翃(唐)《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针对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讲解传统民族、国学经典,让大家从多个角度去接触历史,提升自己的家国情怀。因此,有关这种教学不受时间、地点、教材限制,这也是渗透性教学的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开展爱国教育的最佳时机,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国学经典这块“沃土”作用,科学地培养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美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 2019,016(033):104.

  2. 孙秀丽.读经诵典 提高人文素养——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探微[J].科普童话,2019,000(034):151.

  3. 梁美玲.诵读经典,传承文化——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实践[J].语文课内外,2019,000(00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