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厌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

王国军

安州区中医院 622651

对于有些人来说,享用 美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吃饭却是非常大的一个难题,相信很多家长都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一吃饭就哭而感到苦恼。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厌食的毛病呢?如果孩子厌食,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应对呢?别急,接下来笔者就来分析一下孩子为何厌食,并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的方法,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继续阅读下去。

  1. 孩子为什么拒绝吃饭

要想从容应对孩子的厌食,首先要知道孩子究竟为什么不愿意吃饭或挑食,其实,小孩厌食或挑食的原因无非有下:

  1. 小孩肠胃不舒服:现在的饮食选择非常多样,专门为小孩设计的零食也非常多,很多小孩吃太多零食,给肠胃带来了比较大的负担,所以厌食;还有的小孩吃过某种药物之后,肠胃出现了不良反应,这样的反应也非常容易让小孩厌食。

  2. 小孩吞咽功能不够完善:小孩子的吞咽功能比不得大人,不容易吞下一些食物(例如长茎的菜叶等),如果强制他们吞下,就会让他们呕吐或产生不适,所以很多孩子都“挑食”蔬菜。

  3. 体内营养比较全面:有些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养得很好,体内的营养素都比较充足,所以对某些食物并不能产生本能的渴望,一般来说这类孩子除了日常吃饭外,体内缺什么才会本能地吃什么,所以容易造成“挑食”的假象。

  4. 饭菜不合孩子口味: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吃饭都是草草了事,所以菜式一般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要知道,孩子都是喜欢新事物的,长期跟随大人吃这样没有改变的菜式,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大人看来就是孩子“厌食”了。

  5. 饮食习惯不好:很多家长比较宠爱孩子,允许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耍,其实这样做是不利于孩子消化饭菜的,也不利于孩子细品饭菜的美味,长期如此,孩子就会丧失对吃饭的“兴趣”。

  1. 中医妙招治疗小儿厌食

临床中所遇的小儿厌食,大都是因为喂食不恰当和饮食不调引发脾胃功能不和而导致的脾胃运行不调,所以孩子一般会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胀等症状,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中医方法来进行调节。中医利用辨证施治,可以对厌食的不同证型进行辨认,并使用不同的药物或是治疗方法(例如小儿推拿、穴位按摩等)来对患儿进行调理,使厌食症状得到改善,下面就来看一些具体的相关介绍。

1、脾运失健所致厌食的中医调理

脾运失健所致厌食的患儿常常表现为泛恶嗳气、胸脘痞闷等症状,而且患儿常厌恶进食,食量也有所降低,就算偶尔多吃一点,也会脘腹饱胀且便秘,该症下,患儿精神虽然如常,但舌苔常有白腻或薄白之色。而导致这些症状的元凶则是脾胃不和失于运化,而口通脾气,如果脾胃不和,那么口定乏味,所以食欲减退就这样出现了,食量也就这样减少了。另外,脾运失健,则导致中焦气滞,所以患儿常常有胸脘痞闷的症状,而当胃气上逆,患儿则会泛恶嗳气;脾运失健,所以稍微多吃一点就腹胀,脾失升清的患儿的大便一般较稀,胃失降浊的患儿的大便一般偏于。因为该症下患儿虽然吃得比较少,但是因为饮食质量比较好,所以患儿的精神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形体状态也如常。湿困脾阳,则会导致舌苔出现白腻或薄白的征象。对于此症,可以使用不换金正气散来对患儿进行脾胃调理,使其运脾开胃,一般用到的药物包括砂仁、陈皮、藿香、苍术、焦山楂、鸡内金、厚朴、枳实等,如果舌苔白腻,还可以加用佩兰、半夏等药进行治疗。

2、脾胃气虚所致厌食的患儿的中医调理

脾胃气虚所致厌食的患儿一般不喜欢进食,饮食乏味,进食量明显下降,而且精神不够,面色不如常,形体也比较纤瘦,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大便夹杂不消化物且呈溏薄样的症状,舌苔薄白,舌质淡。这是因为该症下的患儿脾胃气虚,所以运化能力比较弱,导致了胃纳不开,所以才不爱饮食,饮食乏味,且吃得少,没有精神,面色也不红润。脾弱,清浊两相混杂,大便就会呈溏稀样。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以补气健脾为主,对于此症,可以使用异功散来加以调理,甘草、党参、白术、茯苓、焦健、陈皮、香附、木香、扁豆、苍术、益智仁、煨姜、防风、黄芪、焦山楂、山药等都是针对该症的有效药物,但在应用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3.脾胃阴虚所致厌食的患儿的中医调理

脾胃阴虚的患儿一般爱喝水但不爱吃饭,常常口干舌燥,而且大便也比较干,小便颜色比较黄,患儿脸色一般不好看,舌头颜色偏红,舌苔少,这是由于脾胃阴虚,所以濡润欠佳,又因为胃喜润,不喜燥,所以导致了胃功能欠缺,孩子便不爱吃饭爱喝水了。脾胃阴虚,也会导致津液欠失,所以孩子的大便才会偏干,舌苔才会偏少。水津不布,才会让孩子口干舌燥,面色不好看,皮肤不够润泽,加上阴虚,小便也就呈黄色了。对于该证,可以使用养胃增液汤来加以调理,一般用药为甘草、白芍、乌梅、玉竹、沙参、麦芽、谷芽、香橼皮等,这些药物有养胃化阴之功效,对该症有效果。如果孩子脾气薄弱,可以加用扁豆、山药,意在于补气益阴;如果口渴非常明显,可以加用芦根、天花粉,意在于止渴生津;如果大便过于干燥,难以排出,可以加用瓜蒌仁、火麻仁,意在于通便润肠;如果晚上睡不好,可以加用莲子心、酸枣仁,意在于安神宁心;如果内热阴虚,可以加用知母、丹皮,意在于清热养阴……具体药物还是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有针对性地使用,谨遵医嘱,并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来调整用药,不可自己盲目给药、换药、增减药物用量等。

上文中,笔者已经比较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小儿厌食的中医调理方法,相信大家在阅读完上述内容后,已经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儿厌食,聚焦儿童健康,给孩子们最好的成长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