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林菁 蓝丽荣

武平县妇幼保健院 福建 龙岩 364300

摘要:目的:探究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行为干预护理措施)和常规对照组(41例,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相应接受护理干预后临床实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对照组的患者实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护理方案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行为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为优秀的效果,值得参考。

关键词:护理效果;先兆流产;安全性;行为干预

先兆流产一般指的是妇女在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阵发性下腹疼痛等症状,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引发难产流产的一种病症[1]。因此,为探究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筛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患者,开展本组研究,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常规对照组。实验对照组41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34±3.51)岁。对照组41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48±3.14)岁。两组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均在各自本人已经知晓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且其患者家属个人均持相同研究意见的基础情况下共同参与开展,针对本次两组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的相关个人信息基本资料使用情况分别进行比对后,无较大差异并且无任何客观统计学性和事实提示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对照组 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本内容基本为:给予患者常规饮食、心理、运动等干预措施。

实验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行为干预护理措施,基本内容基本为:①、认知干预: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讲解,增加患者对相应先兆性流产的了解。同时护理工作人员全程要以良好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了解患者内心状态,及时给予干预,必要时可以安排专业心理医生进行指导。同时向患者展示治疗护理干预成功案例,增加患者对相应治疗的信心[2]。②、行为干预:辅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对患者进行相关放松性护理。增加泡脚、音乐等方式促进患者放松。促进患者更快的进入睡眠,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相应接受护理干预后临床实际护理效果。实际护理效果根据接受护理干预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水平做为参考依据。其中焦虑以及抑郁情绪通过常规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作为数据收集工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焦虑以及抑郁程度越高。生活质量水平以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水平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织的实验对所涉及的得到的实验数据定量信息统一分析采用了spss21.0软件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用卡方来检验数据资料,在运用数据处理时,t值表示的是检验计量资料,P值表示的是组间差异,当P<0.05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实际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对照组的患者实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实际护理效果果对比

组别

n

焦虑量表评分(分)

抑郁量表评分(分)

生活质量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对照组

41

72.22±3.55

45.45±4.41

72.77±2.64

44.02±5.34

43.43±5.22

82.29±1.45

常规对照组

41

71.25±3.61

56.77±4.35

71.47±1.36

57.75±5.61

44.64±5.28

62.15±4.46

P

/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先兆流产在实际治疗上,多以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保持轻松稳定心情等为治疗方案。多数情况下,患者所能够收获到的护理效果多少,与患者的日常行为情况有直接关系,而行为干预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属于心理层面的干预措施[3]。通过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错误心理行为以及生理行为进行约束,并给予指导。将会影响到护理效果的因素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为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护理结果。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实验对照组患者和常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对比,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对照组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5.45±4.41)分、(44.15±5.34)分,常规对照组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分别为(56.77±4.35)分、(57.75±5.61)分,实验对照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2.29±1.45)分,常规对照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2.15±4.46),可见,实验对照组的患者实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

综上,对先兆流产患者护理方案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行为干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为优秀的效果,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清. 孙清.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0):91-93.
[2] 陶金花.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2):163-164.
[3] 尚春雨.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