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5
/ 2

微创治疗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发展

郎伟丽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手术室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微创治疗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治疗后患者的发病率较低,且恢复速度较快。因此,在目前的脊柱外科中,微创治疗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其中。如今微创技术仍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且在治疗中不断出现一些新颖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本文就主要对微创技术中的内镜技术以及脊柱介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希望可以为该领域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微创治疗技术 脊柱外科 内镜技术

1、微创治疗技术的概

微创治疗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与传统的治疗手术相比之下,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手术操作区域的面积、降低手术的出血量以及淡化手术的疤痕等,减小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以及让患者在手术后可以更快的恢复[1]。该技术利用电子电热光学等设备,并使用内窥镜技术辅助手术,用一些特殊的机械设备替换手术刀进行手术,减少切口的面积以及皮肤组织的损伤,完成对患者疾病的治疗。

2、内镜技术

2.1腹腔镜技术

上世纪 80 年代,一名德国外科医生利用腹腔镜来切除阑尾。这是腹腔镜的首次亮相,在这之后腹腔镜也被运用于脊柱外科的治疗中。有了腹腔镜的帮助,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就可以看到发生病变的部分,从而使手术进行得更顺利。虽然腹腔镜在脊柱外科的运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但腹腔镜扩大了外科医生的可视范围从而降低手术的风险,其有利于手术观察、降低手术疼痛感、手术后能快速恢复以及手术后无不良并发症等,使腹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

2.2胸腔镜技术

胸腔镜技术第一次运用于瑞典,一名教授用于观察肺结核的病变情况。1990年,人们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内镜视频成像原理,开启胸腔镜的新时代。1993 年, 胸腔镜被运用于胸椎手术中,并取得很好的支教效果,降低了多项手术后遗症的出现,促进了胸腔镜在外科领域上的大发展。但当时的技术并不完善,该技术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胸腔镜技术已经在多方面有了进步,为脊柱外科的治疗提供了很多便利。

2.3脊柱内镜技术

脊柱内镜技术分为两种,显微镜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即 MED 与PELD。MED可用于在手术中可以利用内窥镜,通过切口通道观察到病变的部位,从而避免出现盲目操作的现象,保证手术的精确度[2]。MED 技术与一般的治疗椎间盘的手术效果相差不大,但MEF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从而降低手术中麻药的使用量,使患者可以更快的恢复。20 世纪 40至50 年代,PELF是第一次被运用于经皮穿刺体组织提取活检,后逐渐被运用于脊柱外科的治疗当中。PELD技术是通过患者的脊柱侧后方人路,利用X线透视来对治疗的部位进行定位,并将内窥镜放入人体中对应的位置,利用内窥镜看到相关的部韦以及操作,从而保障手术的精确性[3]。随着脊柱内镜的发展,人们发展了可以通过 Kambin 安全三角区安全,从而进入椎管内,可以对脊椎突出的部位进行切除解压,这就是现在医学上的YESS技术。YESS技术的出现,使脊柱内镜技术变得更加完善,可以减少脊椎以及神经的受压,有利于外科医生取出游离的椎间盘,减小脊柱穿刺的范围,从而减少由于穿刺带来的脊髓以及神经的损伤,脊柱内镜与YESS技术的结合运用,是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上的一大进步,二者结合才真正实现的脊柱外科治疗上的微创治疗。

3、脊柱介入技术

3.1经皮椎体成形术

皮椎体成形术,简称为PVP。一名叫Galibert的外科医生在诊治C2 椎体血管瘤的过程中首次使用,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在那之后,又被Kaemmerlen用于脊椎转移瘤的治疗中,也取得不错的医疗效果。1990PVP才开始被用于治疗OVCF 患者,在临床实验中取得疗效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PVP主要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溶骨性转移瘤等所致的腰背部疼痛和轻中度 OVCF患者等。

3.2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简称为PKP,该项技术是由PVP演变形成的,其核心内容都是运用骨水泥来强化椎体,骨水泥由快速镇痛、加强锥体抗压能力的作用,并对“固定”骨折椎体。它所治疗的病症与PVP相似,但也有一定的差异。PKP 技术需要利用球囊使受塌陷的锥体恢复到原来的高度,再向锥体内注入骨水泥,可以避免出现骨锥变形的情况发生[4]。虽然骨水泥强化治疗已经被多方官方认证,但在学术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骨水泥会渗漏,造成静脉血栓以及其他疾病。因此,骨水泥的作用以及如何优化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3经皮穿刺椎间盘旋切术

经皮穿刺椎间盘旋切术,简称PLD 。在1985年时由Onik 第一次提出,其切除器具重要的功能是切割、冲洗和清除。在同一年里,美国将该技术运用于腰椎盘突出的临床实验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这之后该技术的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使用,促进了该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利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对脊柱外科疾病进行之治疗,激光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激光传送到需要治疗的部位,并降低了脊柱以及椎间盘的压力,该技术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的症状,但长期治疗中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5]。随着技术的发展,PLD也在不断进步,目前PLD已经可以通过破坏纤维环,利用机械吸除髓核,从而彻底的去除突出髓核.解决了椎间盘突出从而造成对神经以及脊髓的压迫问题,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4、结语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运用,促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每提高了脊柱外科的技术水平。微创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并人体的创伤,降低了手术后病发的风险,这也是微创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受欢迎的原因。一些不足之处,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手术。同时希望学者们可以通过了解微创手术的历史发展,促进微创技术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忠海, 侯树勋. 合理开展脊柱微创手术重视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1年10卷4期, 241-243页, ISTIC, 2021.

[2] 王冠凯, 李荣锐, 王天枢. 微创与传统开放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对比[J]. 广东化工, 2020, 47(2):2.

[3] 王涵, 汤小东, 郭卫. 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的微创化进展[J]. 中华外科杂志, 2021, 59(9):5.

[4] 高天阳, 朱何涛, 朱博,等. 移动医疗时代脊柱微创日间手术模式探索[J]. 2021(2016-3):52-53.

[5] 李会森. 探讨微创脊柱外科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 健康之友 2021年14期, 41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