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思维能力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关于培养思维能力的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林静

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其衍生的各类信息技术也得以应用和推广,同时也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和认可。自2016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相关条文后,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正式在高校中开展,其丰富的语言程序设计内容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学校开展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成为必然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学校中开展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取代其他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技术,而是基于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而形成的更科学、系统、全面、高效的语言程序设计技术。因此,学校教师要提高对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技术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也要完全建立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感受到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技术的乐趣和价值,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思维能力培养

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不牢固

在我国当前各职业院校或高校的学生计算机教学中,很多学生或由于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较差,或因为教师在教学阶段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过于深入的进行教学,或只是按照自身的教学规划进行讲解,没有过多的去在乎学生的具体掌握程度,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加之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也不够重视,没有给学生匹配相关的资源,如电脑坏了不维修、电脑资源不充足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做到高效的完成计算机编程知识的学习,恶性循环下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越来越差,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进程。

(二)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由于受到考试的影响和教师更重视知识的传授,逐渐的在教学中学生又回归到以前的被动学生状态,而教师则逐渐的从实践教学转移到了理论教学上,认为只要教师经过不断的示范,学生就能够学得懂、学的会、学得好。因此,学生就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和实践,整个过程中几乎不会有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换一种方式可不可以等,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被牢牢的限制住,若教师不进行改变,那么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就只是空谈。

二、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学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有效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教师则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减少理论部分的教学或直接让学生实践,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渗透理论知识,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有效的确保幼儿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充足的内驱力驱动学生去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如在进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参考如turtle库,让学生们根据其中的基础案例自己设计程序,在前期阶段,由于学生对于符号、变量、常量、运算符等综合使用还不熟练,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基于鼓励和支持。虽然编程的过程很繁琐、枯燥,但是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努力坚持,坚持到自己能够编程成功,亲眼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给学生布置一个Python实践操作大赛,规定一些比赛要求,让学生们自由准备、自由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会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耀而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则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让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各项基本能力,促进自身计算机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并针对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实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的设计,避免将这种欢快的、趣味性的程序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挖掘,将其中的重难点分散开来,且不论在学生哪一阶段的教学中,都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的去操作来了解知识,并在做的过程中自主分析所出现的问题,由此来深化程序知识、了解其内涵。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Python制作一份简单的家庭关系表,信息中要表明自己的直系亲属都有那些人、和自己是什么关系等,完善各种信息,且能够在下达指令时准确运行。此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程序中的变量,以及加强学生对于程序知识的运用。再如,简单的游戏开发“俄罗斯方块”,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整个游戏的开发设计分成一个个小模块,首先是每一个程序代码所对应的步骤以及其运行效果;其次是对这些步骤进行检测,修改和补充运行代码;最后则是测试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对所编写程序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编写,如果用其他方式编写会不会出现无法运行的现象等。还要让学生有效掌握并正确使用函数,这个好习惯能够在学生日后进行更复杂、难度更高的程序编写时能够更轻松的完成。由此,Python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以实践促进计算思维的成长,再以计算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职业院校或高校的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要积极改进并完善教学方法,避免课堂教学中长篇的理论指导,而是要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知识的立即和深化,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生中,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实现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展的真正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振德. 基于培养思维能力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6):172-173,176.

[2]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 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4):148-149. DOI:10.3969/j.issn.1672-6944.2020.2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