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趋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趋势研究

乔永刚

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省 宿迁市 223800 摘要: 新时代下,加快了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步伐,一方面为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渠道、言论空间和载体;另一方面,网络的大众化、隐匿性以及便捷性,也为发酵舆情、传播错误思想提供了沃土。文章以当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相关内容为研究重点,对该项工作遇到的挑战以及治理工作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提供些许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趋势;研究分析

前言:

当前,网络已经覆盖了高校校园,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思维模式直接受到网络的影响,因此,重大的挑战摆在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方面。所以,将网络意识形态遇到的挑战理清后,对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能深刻的体会,高校需有效掌控其话语权,将治理能力提升,将此部分工作管理到位。

  1. 面对的挑战分析

当今时代下,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给高校教学与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也在增多,融合正确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下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开展中,需要科学的面对其中出现的种种挑战,从而为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1、缺乏完善的治理体制机制

高校为了深化网络建设工作,一定要优化网络规章体制。伴随互联网的全面覆盖,一系列规章制度也被制定颁发出来,然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层面的制度还不完善,还有着职责划分模糊、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盲区等缺陷。而且,往往在新生事物出现后才制定网络意识形态制度,显得非常被动和落后。

2、教材编排滞后

伴随全球化经济模式,与国际接轨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也将新的要求抛向了教材编制。中国很多高校教材在意识形态方面都显得比较弱化,一些高校专业不断吸引国外教材,或是引入原版,直接发给学生用,或是照搬照抄国外教材,向中国教材中强行的加入西方理论。在课堂、课程、学生心里中一起灌入了西方意识形态元素,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错误思潮。实际上,不去糟粕、不加否定的引入国外教材内容,会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化。此外,在很多高校发展之际,有着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教材涉及国家统编、校本教材、出版社编写等,审核不够严格,鱼龙混杂,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在很多教材中被弱化。

3、师资队伍建设不匹配网络意识形态管理

高校是传播、交锋与研究意识形态的关键场地,所有的高校学科专业都间接或者直接与意识形态问题有关,在高校中,国外种种思潮争论很强烈,社会与学生容易被此吸引。所以,要具备一批对意识形态拥有较高敏感性以及政治感强的管理者与教育者。然而,当前在高校还缺乏一支这样的队伍,很多教师毫无关心这方面的事情,认为意识形态过于虚渺,不用较真,可有可无。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趋势方法

1、治理制度体系的完善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机制的建立,需要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国家需要就网络犯罪、网络意识形态困境以及互联网信息等方面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条文,将坚实的法律支持为依法治网工作提供出来。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一定要加强法律监管手段,实施展开管理,以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健康稳定进行维护。政府在治理与监管期间,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充分予以考虑,治理要富有针对性,将一个积极、健康、优越的校园合理打造出来。

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约束。当代大学生想法独特,需要给予一定的尊重与支持,每个人都能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但要深化他们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在法律法规之内给予其言论自由权利。基于意识形态角度教育学生,其一,要借助平常化的方式与语言与大学生内心贴近,认识法律,通过科学的舆论促进其进步。其二,法律要落实,法治思维要树立,通过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对校园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行共同维护,进而确保在一个优越的管理状态内控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

2、建设专业课程教材,深化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线上教育建设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主要特征,是转移线下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大学生平均年龄20岁左右,是思维活跃的顶峰,一些不良思潮很容易影响到他们。为了将高校线下意识形态工作做好,重点是建设好意识形态教材课程,尤其是将意识形态思想渗透入专业课程中,展开全方面、全过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大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都离不开专业课程教材,量大面广。将此项工作做好,首先要将责任追究制落实到位,将党委书记建设思政课首要责任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坚决抵制一些不良思潮进课堂、进教材、进思想,将科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树立起来。其次,编写教材关要把控好,将编写队伍的责任与法治意识提升,将编写人员的政治站位切实提升。再次,贯彻审查审核制,落实三审制度,坚决不出版意识形态不达标的教材,保证专业教材的理论导向与政治方向;最后,将听评课制度在专业课程中建立起来,教材好还不够,还要具备有一个科学的引路人与传道者,才会确保专业课程内意识形态真确的入心、入脑。

3、优化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授课模式

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主要阵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能够迅速的理解与接受理论知识,所以,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展开教育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与优化。

首先,创新传播方式。教师可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特征将一些特色教育针对性的开展起来,不要单一只用黑板板书或者PPT的传统板书方式,要将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好,例如公共号、APP等推送知识,让学习变得更加日常化、趣味化,点燃学生热情;其次,创新语言表达,教师要从“说空话”的圈子走出来,对学生日常健康网络用语进行搜集,在教育中有意识的融入网络上富有亲和力、接地气的流行语,用特殊的话语表述形式与大学生拉近距离,与其心理特征相吻合,更好的发挥教育效果。

4、高标准管理队伍的建设

将高校党委主体职能发挥出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团队,坚持党管队伍,党引领人才。将其服务、协调、管理、沟通、创新、辨别以及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做好引导,把中国好故事讲述出来。培养和培训队伍时,要借助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其一,定期邀约相关学者和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其二,走出去和同行去学习交流,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了解,对其他高校处理问题的手段、经验和方法进行学习,将一支力量强大的宣传队伍组建起来,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与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切实为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当今时代网络飞速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治理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快速缔造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机制与体制,创新教育新方式,将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团队组建起来。此外,思想教育要与时俱进,掌控意识形态教育主动权与话语权,将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水平与能力切实提升,将一个积极、乐观的校园环境构建起来,全面、健康的推动大学生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文涛.新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2):1-3.

[2]姚诗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2019.

[3]李丽,戴湘竹. 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6):108-112.

[4]查朱和.教材出版领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析[J]. 中国编辑,2015 (74):23-26.

[5]李超,胡明蓉 .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7-9.

【基金项目】本项目系宿迁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