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产科因素致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产科因素致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

张雯萍 雷健敏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 应用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产科因素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从本院选择相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选择时间范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患有4级以下盆底肌力、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妊娠期间压力性失禁症状三类患者。本次研究共选择40名符合以上症状的患者,采用随机选择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治疗手段,对观察组采取了盆底康复治疗措施,通过患者康复的情况以及满意度来进行对比,从而识别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依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发现不同分娩方式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期压力性失禁方面的症状出现机率要少于对照组,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产科因素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与不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措施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其结果并不会受到妊娠方式的影响,并且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还会对妊娠期间的压力性失禁和产后盆腔器官脱垂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推荐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疗效对比;盆底功能阻碍


随着生活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活不规律使得女性得妇科病的机率有所提升,因此为了提升妇科病症治疗的水平和效果,医学专家们提出了一些辅助治疗的措施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以FPFD来作为案例进行研究。FPFD的学名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其主要是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缺陷或者退化等导致的一系列功能性障碍。这些功能性阻碍主要是压力性失禁、生殖道损伤、盆腔器管脱垂等症状。造成以上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期产妇或者功能退化和损伤的盆底症状影响了盆底多层肌肉、筋膜以及子宫韧带解剖的正常功能,从而造成了一系列并发症状,影响产妇的健康生活。本文为了有效有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阻碍的疗效,选择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符合试验要求的患者进行研究,从而起到推广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了确保试验的可靠性,本次研究选择了本院患有4级以下盆底肌力、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妊娠期间压力性失禁症状三类患者共4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选择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通过资料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患者平均年均在28岁±3.52岁,年龄范围在22~32岁;对照组的患者平均年龄在27岁±3.21岁,年龄范围在21-31岁之间。采用SPSS软件来对年龄数据、分娩方式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对本次试验没有影响。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当中,为了有效的评价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因此选择了生物反馈治疗仪来对盆底I、II类纤维股电压和疲劳度进行测量,依据测量的值高低来作为评价盆底肌肉综合股力的判定,从而用于治疗效果的比对。从结果来看,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为了识别产科不同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次还对妊娠和分娩方式等产科因素进行对比,影响盆底功能的妊娠、分娩等不同产科因素进行对比,对影响妊娠期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产科因素进行比对。为了进一步识别妊娠和分娩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还对观察组中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妇在产后6-10周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等治疗方式,对照组中则不采用治疗措施,用于评价盆底肌肉的康复治疗效果,从而完成本次研究。

1.3统计方法

本次对研究对象的基础数据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录入到了SPSS 20.0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则是采取[n(%)]来进行标记,并采取X2的检验方法来进行分析;对于计量检验则采用t检验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对于检验的结果则用P<0.05来作为显著差异的判定标准,从而确认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

依据产妇产后盆底股的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娩方式对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产妇产后的盆底肌I类和II类的纤维肌异常分别是61.42%、62.45%;疲劳度方面I类和II类纤维肌的值分别为51.12%、85.43%,可以判定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类推,对本次试验中患者的分娩时间、孕次、盆底肌力损伤情况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对比分析

从对比数据来看,观察组中的患者妊娠期压力性失禁出现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妊娠期压力性失禁率为20%,其中自然分娩的患者比例为20%,剖宫产患者比例为20%;在产后6-10周出现压力性失禁出现的概率为10%,其中自然分娩的占比10%,剖宫产的患者占比10%,数据统计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如表1所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效果,且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 1 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组别

患者数量

压力性失禁

盆控器官脱垂

观察组

20

89.45

93.56

对照组

20

70.21

74.23

3 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阻碍的治疗效果的分析,通过对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失禁、生殖道损伤等产科因素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研究的成果更具有科学性。由于盆底功能阻碍是与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PFD存在直接的关联,因此本次试验将盆底综合肌力的检测结果作为此次研究的结果来进行分析讨论,并作为盆底肌肉功能状态的评定指标。从分析数据来看,FPFD是与妊娠和分娩的方式有直接关系,虽然分娩方式的不同不会对早期盆底肌产生的影响,但是产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失禁会受到产妇的年龄、体重、婴儿体重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在不同产科因素对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不会受到妊娠方式的影响,从效果评价来看,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盆腔器官脱垂和妊娠期压力性失禁等症状,从而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敏,侯艳红,瓮占平,曲彦.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21,53(03):190-194.

[2]吴彩云.盆底超声在评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21,33(03):35-39.

[3]沈杏仙.超激光穴位照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1):2519-2522.

[4]刘文姬,梁天箭.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5):33-35.

[5]郑璐,刘晓岩,邵平.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3):72-74.

[6]杨帆,谭秋萍,陈霞.盆底康复结合针灸治疗对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03):356-357.

[7]王萌瑞,李卫,王萌影,杨扬,王彩云.Glazer评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特点及康复治疗效果[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22(01):68-69.

[8]寇娟.盆底康复训练对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2):1466-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