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分析

邱其昌

桓台县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6400

【摘要】目的:论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治疗措施并分析二者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方法:平均将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较参照组更优,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够优化手术指标,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对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老年人属于高发人群,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下降,常规手术方式风险较大,会影响康复,因此必须选择科学的手术治疗方式[1]。下述两种手术方式为本次研究重点内容,以此分析手术方式对患者最终的疗效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择时间: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40例,纳入样本:于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女患者比25:15,平均年龄(72.1±2.3)岁,分组方式:根据手术方式平均划分,组别: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样本数据经组间相对比后差值不大,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侧卧位,于髋关节外侧做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臀大肌、阔筋膜间隙并切断臀中肌、臀外侧肌肉和关节囊,充分显露髋关节,于小粗隆上方约1.5cm处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选择合适的髋臼杯型号置于髋臼中心,选择合适的股骨柄假体并打入已矬好的股骨干髓腔内,复位髋关节并检测关节的紧张度和活动范围[2]

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牵引床牵引患肢,内收内旋复位,C臂透视确认骨折端情况,消毒后在股骨大转子上方约4cm处作一约3~4cm切口,显露大转子顶点位置,确定进针点,导针沿股骨的纵向轴线从进针点插入,透视确认导针的位置合适后进行扩髓,选择合适大小的髓内钉插入,透视确认位置满意后进行锁近远端螺钉[3]

两组均于术后予以止痛药物、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并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②功能恢复情况:通过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情况,百分制形式,≥90分即为优,≤70分即为差,71-89分即为良。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褥疮、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即(61a09073e6134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t检验;计数资料即n(%),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较参照组更优,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61a09073e6134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失血量(ml)

住院时间(d)

愈合时间(周)

参照组(n=20)

90.86±10.15

214.32±35.41

23.08±4.68

14.62±1.31

研究组(n=20)

60.49±10.40

149.53±30.63

17.73±4.16

10.27±1.26

t

9.346

6.188

3.821

10.77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P<0.05,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对比n(%)

组别

优良率

参照组(n=20)

7(35.00)

8(40.00)

5(25.00)

13(65.00)

研究组(n=20)

1(5.00)

6(30.00)

13(65.00)

19(95.00)

/

5.625

P

0.017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中1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5.00%(1/20),患者中2例深静脉血栓、3例伤口感染、3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8/20),X²=7.025,P=0.00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因患者髋部肌群减弱、骨质疏松,一旦发生跌倒、碰撞等情况,便会发生骨折,若未能接受及时的治疗,便会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应用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其目的在于复位骨折部位,恢复髋关节功能,常用的术式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该术式虽是临床中较为理想的方式,但是因其创伤大,且患者多为老年人,年龄导致身体机能差,手术结束后极易引起各类并发症,所以必须寻找另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新型术式,置入股骨头颈内的螺旋刀片通过压缩骨质,继而增加防旋性,根据这样的原理进而起到了增加固定强度的作用;粗大的髓腔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股骨头颈部强有力支撑的形成[4-5]。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较参照组更优,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够优化手术指标,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对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参考文献

  1. 范正叶.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561,525.

  2. 丁荣攀.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8):5265-5266.

  3. 杨朔,李建军,李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3):274-276.

  4. 孟庆辉,高寒凝,李金钟,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7):99-101.

  5. 韦志,莫鑫.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6):3736-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