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左朝江

华蓥市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600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10-2019.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2-12个月随访,观察失效情况,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使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60例患者失效率为6.67%(4/60),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1例,螺旋刀片退出伴随髋内翻急性脑梗塞2例,股骨头短缩1例。全部患者术后8-14周(平均10周)能够完全负重行走。通过髋关节Harris评估对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其中优36例,良13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为81.67%(49/60)。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确切,但是具有一定的失效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需要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操作水平,掌握正确的复位方法,保证骨折复位效果理想,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充分发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失效;原因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疾病,约占髋部骨折的50%,多发于老年群体。因为股骨转子间解剖及应力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来说,多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及治疗效果[1]。但是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失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中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较为常见[2]。基于此,本研究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失效的原因展开分析,为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10-2019.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37例和23例,年龄区间52-78岁,平均(61.36±4.82)岁。根据Evans分类法对骨折进行分型,其中稳定型骨折26例,不稳定型骨折3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 方法

麻醉方式为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体位选择平卧位,闭合牵引复位。在大转子顶点上方位置做一切口,长度为5cm,钝性分离臀中肌。通过手指触摸大转子顶点,将大转子顶点或者偏外侧位置作为进针点,插入导针,使用保护套筒保护软组织,通过空心钻头将皮骨质打开,沿导针插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主钉,在C形臂机的辅助作用下对深度与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安装相应角度瞄准臂,在C型B机的透视作用下在股骨头中插入导针同时调整位置,导针位于股骨头颈正侧位的中间部位,测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螺旋刀片长度,正确位置为关节面下5-10cm,将股骨外侧皮质打开后打入螺旋刀片。瞄准臂导向下结合不同骨折类型置入动力或者静力锁定钉,将尾帽拧入顶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d,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患者合并内科疾病,强化内科治疗,术后第1d鼓励患者床上进行股四头肌书所训练。如果骨折端复位取得满意效果,术后4-6周指导患者进行负重运动,复位效果不佳患者术后6-8周进行部分负重,逐渐过渡至完全负重。

    1. 观察指标

通过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内固定失效评估标准:内固定组件存在切出、断裂情况,如螺旋刀片、螺钉等,术后股骨骨折,骨折延长愈合或不愈合,髓内翻。

  1. 结果

60例患者术后经过2-12个月(平均6.3个月)随访,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1例,螺旋刀片退出伴随髋内翻急性脑梗塞2例,股骨头短缩1例,失效率为6.67%(4/60)。全部患者术后8-14周(平均10周)能够完全负重行走。通过髋关节Harris评估对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其中优36例,良13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为81.67%(49/60)。

  1. 讨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临床骨折疾病取得明显的成效,其主要优势体现在对患者造成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方面,另外对于骨折端血供的影响程度较低,与生物学相符。随着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发病人数也在增加,其中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至髋关节以及螺旋刀片沿钉道退出导致内固定失效较为常见。对具体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骨折复位效果不佳。良好的复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影响。术前需要及时纠正患者内翻、股骨头颈骨折块的向后成角以及旋转移位情况。部分情况下单纯牵引复位效果并不理想,可通过骨折位置有限切开骨钩辅助、撬拔等方法进行复位处理。除此之外,进针点不合理可导致骨折复位效果不佳,过度偏外插入主钉的过程中会导致股骨头颈骨块发生内移,颈干角变小,引发髓内翻

[3]。因此临床需要加以重视。(2)螺旋刀片位置不合理。螺旋刀片的合理位置在股骨颈中心偏内消防,如果偏上方会导致切出风险增加。螺旋刀片尽量一次置入,避免调整次数过多导致其把持力下降,内固定失效[4]。(3)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主要为老年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情况,易导致内固定失效,同时发生髓内钉周围股骨干骨折的风险较大。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存在一定的失效风险,临床需要加以重视,治疗阶段保证骨折复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学义.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急诊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2):12-14.

[2] 黄培镇,郑晓辉,董航,等. 老年股骨转子间A1.2型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2018,20(3):231-232.

[3] 王炜昌,王荣生,石裕明,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J]. 临床骨科杂志,2019,22(4):477-481.

[4] 王茂林,易志坚,卢明刚,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失效原因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7):50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