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3

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总结

韩通拉嘎 乌云塔娜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对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法对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体征数据、VEGF、TGF-β1、ESR、CRP、RF、IgG和总有效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解毒法,可以显著提高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使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令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影响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会使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不利和晨僵等临床症状,令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反复的活动期病变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也是临床治疗工作中关注的重点。本文详细探讨了清热解毒法对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此为增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6例和1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1岁和39岁,平均年龄为(49.6±1.2)岁。患者的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病程时间分别为6年和1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6±1.2)年。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7例和1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2岁和38岁,平均年龄为(49.9±1.5)岁。患者的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病程时间分别为6年和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9±1.5)年。两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药材成分由独活、桑寄生、杜仲、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牛膝、细辛、秦艽和茯苓构成。其中,独活用量为9g,其余药材均为6g。采用水煎法对上述药材进行加工处理,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1]

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证候特点,结合中医辨证理论选取针对性的药材。若患者存在关节红肿、疼痛,且伴有低烧、盗汗、烦躁、口渴欲饮和脉象细数的情况,则可判定为阴虚内热证,治疗方向以滋阴凉血和清热解毒为主。所用的药材为双花、蒲公英、丹皮、石斛、青蒿、威灵仙、独活、生地、秦艽和白薇,前两种药材的剂量为24g,后两种药材的剂量为12g,生地为30g,其余药材的使用剂量均为15g。若患者存在关节肿胀、疼痛、沉降和屈伸不利,且伴有口渴不欲饮、口苦、口粘和脉象滑数的情况,则可判定为湿热证,治疗方向以利湿通络和清热解毒为主。所用的药材为双花、蒲公英、薏苡仁、黄柏、土茯苓、川牛膝、车前草、泽泻和苍术[2]。前三种药材的剂量均为24g,土茯苓、黄柏和川牛膝的剂量分别为30g、12g和18g,其余药材的剂量均为15g。若患者在午间或夜间存在身体发热,且伴有口干不欲饮、四肢疼痛和脉象沉涩的情况,则可判定为瘀血发热证,治疗方向以活血通络和清热解毒为主。所用的药材为双花、土茯苓、生地、威灵仙、远志、牛膝、赤芍、猫眼草和土元,前两种药材的剂量为30g,猫眼草和土元的剂量分别为12g和10g,其余药材剂量均为15g。采用水煎法对上述药材进行加工处理,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3]。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0d的药物治疗,在此期间严禁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或服用其他药物,以此避免外界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干扰,保障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以关节疼痛度、关节压痛度、关节肿胀度、关节屈伸不利、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VEGF、TGF-β1、ESR、CRP、RF、IgG、IgM、IgA和总有效率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和(61a44bc5046bd_html_e696429f9094e307.gif ±s)标识效果,经X2和t/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TGF-β1、ESR、CRP、RF和IgG,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关节疼痛度

7.61±0.87

2.89±0.64

7.67±0.61

4.12±1.03

关节压痛度

6.55±0.32

2.11±0.24

6.53±1.13

5.22±0.34

关节肿胀度

6.24±0.74

2.16±0.27

6.25±0.77

3.54±0.23

关节屈伸不利

4.69±0.44

2.14±0.78

4.61±0.32

2.99±0.87

晨僵时间

196.46±31.31

54.63±21.33

195.46±40.52

90.51±44.46

双手平均握力

28.71±6.48

60.14±7.85

29.57±7.61

51.69±9.52

2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VEGF

58.13±21.36

18.13±2.41

58.31±18.16

24.96±9.79

TGF-β1

16.52±12.51

29.46±14.62

16.76±8.64

21.64±10.31

ESR

62.55±39.35

36.88±21.13

62.88±26.28

49.36±20.42

CRP

26.97±20.14

9.51±11.85

26.48±17.66

12.33±11.32

RF

66.51±54.31

24.61±18.79

67.13±35.21

47.09±30.15

IgG

17.48±8.13

13.45±4.31

17.47±8.74

15.25±6.12

IgM

2.12±1.07

1.74±0.83

2.07±1.45

1.77±0.92

IgA

3.67±1.39

2.66±1.03

3.47±1.06

2.54±1.43

  1. 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患者机体阴阳失衡、五志化火或饮食不节而造成湿热内生,加上风寒湿热毒由外侵袭所致。使患者的运动能力显著降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于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邪气蓄积而成的“毒”既是病症原因,又是病理产物,更有复发加重的作用。所以,面对该类患者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方向。同时融入中医辩证理论,采取科学的临床方法予以治疗,以此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让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改善

[4]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经证候分型后,选用生地、双花、蒲公英、薏苡仁、土茯苓、黄柏和川牛膝等针对性的药材,对患者起到祛风除湿、凉血清热、解毒利尿和通利关节的良好功效,令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不利和晨僵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经独活寄生汤治疗后,虽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整体治疗效果仍与观察组患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体征数据、VEGF、TGF-β1、ESR、CRP、RF、IgG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在提高治疗质量、改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效果显著,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好转,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袁润. 痹痛康与乌头汤颗粒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对比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20.

[2]雍晨. 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殷丽茹. 清络饮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及代谢组学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8.

[4]许超. 青风藤制剂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干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