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降低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唐素勤

柘城县人民医院 河南商丘 4762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降低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成立胰岛素泵护理小组,对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对策,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胰岛素泵护理操作合格率、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胰岛素泵健康宣教合格率、胰岛素泵安装合格率、胰岛素泵使用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可提高内分泌科胰岛素泵护理操作合格率,减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安全。

关键词: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护理风险

内分泌科收治的患者大多为糖尿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升高,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也急剧增加。部分高血糖住院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属于精细化血糖管理工具,对护士技术要求较高,使用不当容易发生胰岛素泵报警、损坏、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胰岛素泵使用安全性,本研究对胰岛素泵不良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从患者、医护人员、科室管理等环节制定干预对策,在内分泌科胰岛素泵安全使用中取得了较好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1.1.1成立护理风险干预小组

成立包括护士长、临床医生、责任护士在内的护理风险干预小组,由护士长牵头,共同收集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风险应急预案,优化操作流程,改进护理工作。

1.1.2对使用胰岛素泵患者的胰岛素泵不良事件进行统计汇总,使用根本原因法分析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为以下方面:①患者方面:患者胰岛素泵知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②医护人员方面:安全意识薄弱、胰岛素泵护理操作不规范、督导措施不全面、责任心不足。③科室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培训、缺乏完善的胰岛素泵管理制度、巡泵流程不完善、医护人员工作量大。

1.1.3护理风险干预对策的制定与实施

(1)强化人员培训,增强风险意识。采用理论授课、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操作练习、个案分析等多元化形式开展胰岛素泵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每一位护士熟练掌握胰岛素泵使用技巧,规范其护理行为。

(2)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风险防护。由护士长连同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共同拟定胰岛素泵的安装、胰岛素泵的使用、胰岛素泵健康宣教等标准化护理操作流程,打印成纸质材料供护士学习,帮助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确保其掌握护理操作要点、规范护理行为,从而有效开展管理工作。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施风险管理:

①完善巡泵流程:巡泵是胰岛素泵管理最重要的环节,胰岛素泵最大的隐患往往发生于使用过程中,例如非计划拔管、报警、损坏,因此加强胰岛素泵的巡泵管理非常重要。本次巡泵实行“一天两巡”制度,即上午、下午分别巡视胰岛素泵1次,检查胰岛素泵管路是否通畅、电量是否充足、是否漏液、是否损坏、是否存在拔管隐患等,逐个巡查进行质量控制。

②编写胰岛素泵管理记录单:制定标准化胰岛素泵巡查记录单,每次巡查后详细记录胰岛素泵情况,实现胰岛素泵同质化、标准化管理。③强化督查反馈制度:建立胰岛素泵护理微信群,由护士长不定期抽查胰岛素泵运行情况,将存在安全隐患的胰岛素泵拍照上传至微信群,由责任护士认领,共同分析原因,给予指导纠正,并持续跟踪后续情况。

(4)强化健康宣教力度,增强患者风险意识。根据置泵时间轴建立患者健康宣教路径:①置泵首日:详细介绍置泵目的及意义,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获得患者及家属置泵知情同意,并签署一式两份知情同意书,一份挂于患者床头,一份留存于病历档案。②置泵第2d:上午巡泵再次强化血糖监测、合理饮食、胰岛素泵规范应用等健康知识,下午巡泵期间进行胰岛素泵健康教育的反馈评估,确保患者初步掌握胰岛素泵的安全使用方法。③置泵第3d到撤泵前:结合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饮食干预,并及时跟进胰岛素泵合理应用的健康教育。④撤泵当日:撤泵时及时宣教血糖控制目标、并发症预防和

筛查、出院随访等内容。

(5)规范胰岛素泵使用过程,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将胰岛素泵使用过程分为置泵——巡泵——撤泵共3个环节:①置泵环节:对置泵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获得之情同意后方可置泵,置泵期间严格按照标准化置泵流程操作,置泵完成后仔细检查管路是否通畅、是否存在漏液、胰岛素泵是否正常运行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②巡泵环节:巡泵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胰岛素泵是否安全运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定期更换针头和连接管,维持管路通畅;二是血糖控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低血糖情况,每天两次巡泵,详细记录胰岛素泵使用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及时将异常情况反馈至主管医师。③撤泵环节:主管医师开具撤泵医嘱后,责任护士应及时遵医嘱撤泵,注意维护拔管处皮肤清洁,定期监测撤泵后血糖情况。

1.2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由护士长逐一评估患者胰岛素泵的健康宣教过程、安装过程和使用过程,记录护士胰岛素泵操作合格情况;统计干预前后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胰岛素泵损坏、胰岛素泵报警(低电量、低液量、无输注)、非计划拔管、胰岛素泵大剂量输注不合格(注射剂量错误或漏注射)。

2结果

2.1干预前后胰岛素泵护理操作合格率比较

干预后胰岛素泵健康宣教合格率、胰岛素泵安装合格率、胰岛素泵使用合格率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0.05)。

2.2干预前后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

3讨论

规范化的护理操作是保障护理安全的第一关卡,提高护士护理操作技能成为临床护理管理的首要目标。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多注重护理结果的评价,忽略了护理过程的培训和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往往缺乏及时跟踪和改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说明护理风险干预可减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胰岛素泵使用安全。胰岛素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应从多环节共同干预:①患者方面:大多数患者胰岛素泵知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常因活动幅度过大而发生非计划拔管,所以本次干预根据置泵时间轴建立患者健康宣教路径,针对不同时间给予针对性教育策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其参与度,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②医护人员方面:护士安全意识薄弱、胰岛素泵护理操作不规范是引发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从规范胰岛素泵护理操作、强化胰岛素泵知识培训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干预,通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来防范不良事件。③科室管理方面:在既往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科室并未严格规范胰岛素的管理制度,导致护理人员使用胰岛素泵时欠规范,本次干预从置泵、巡泵、撤泵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提醒护理人员注意相关环节问题的规避,有效规避安全隐患,进而降低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期间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可规范胰岛素泵护理操作行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泵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建芝.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180-181.

[2]史晓莹,金玉华,范雪梅,徐晓兰.胰岛素泵持续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系统医学,2020,5(18):123-125.

[3]王静.健康教育管理在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6):3567-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