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探究

张舒

金堂县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4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失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护理指导治疗)与实验组(41例: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护理指导治疗。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指导治疗失眠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百分之二十中老年群体伴有失眠症,护理指导治疗效果有限,中医典籍中与西医失眠类似的病名为“不寐”,近些年,结合我国中医学“不寐”特色诊疗护理手段,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开展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以提升失眠患者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为论证该观点,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82例分别开展护理指导以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失眠患者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41例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的患者中男(n=21)、女(n=20),年龄区间为:35岁~74岁、平均(52.42±1.4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周~6周,(4.02±0.11)周。对照组41例护理指导治疗的患者中男(n=22)、女(n=19),年龄区间为:38岁~77岁、平均(52.48±1.40)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周~6周,(4.05±0.14)周。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均入睡困难、易醒、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同时白天困倦、体力下降同时伴随不同程度自主神经紊乱症状.(2)本次研究对象均失眠日久、烦躁不安、夜不能寐,心悸症状,协肋胀痛、口苦口干、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符合肝气郁结型不寐。排除标准:(1)排除近6个月非首次入院系统治疗患者。(2)排除合并全身皮肤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及认知系统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1)日常护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规律作息,白天睡眠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夜晚10点上床休息,在睡前避免行剧烈运动,室内温湿度适宜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强烈光线照。(2)饮食护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清淡饮食,晚餐避免过饱,同时睡前2小时不要进食,不要大量饮水。(3)其他护理,护理人员耐心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列举临床治疗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担忧,同时鼓励患者通过慢跑、爬山、骑自行车等活动以发泄自身负面情绪,睡前患者可通过聆听节奏舒缓的音乐以促进睡眠。

1.3.2实验组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干预,将中药穴位贴敷于患者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涌泉穴(第2、3足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前三分之一凹陷处)、神阙穴(肚脐中央)、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上四指处)、期门(乳头直下4寸)、攒竹(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等穴位,每日穴位贴敷均持续贴12h,次日换药,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此外,在患者接受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期间在落实常规护理的同时禁止进食辛辣、油腻与海鲜,同时不宜空腹开展中药穴位敷贴,避免剧烈运动。

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借助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效果,PSQI指数总分在0-21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睡眠质量越差,若患者治疗后PSQI指数评分减少率>75%、50%-74%、30%-49%以及不足30%对应表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治愈例数、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率。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行χ2统计学检验,“61a44f1fe5764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行t统计学检验,P值<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41

18(43.90%)

14(34.15%)

8(19.51%)

1(2.44%)

97.56%

对照组

41

10(24.39%)

10(24.39%)

12(29.27%)

9(21.95%)

78.05%

χ2






6.705

P值






<0.05

3讨论

失眠的发生与精神压力大、睡眠环境差、睡眠不规律或其他疾病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患者频繁且持续性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低下,部分患者可同时伴随神经障碍、躯体疾病。失眠常规护理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等以提升患者睡眠活动质量,该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有限[2]。中医认为“不寐”的发生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机体阴阳不调,阳不敛阴,致使患者夜间兴奋,睡眠质量降低[3]。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属于不寐中医特色疗法,对于肝气郁结型不寐患者中药穴位敷贴取内关穴、涌泉穴、神阙穴、三阴交、期门、攒竹等穴位,刺激上述穴位可解除疲劳,有助睡眠,现在医学研究显示刺激上述穴位可提升机体自律神经调节能力,从而有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由此可见,在患者开展中药穴位敷贴前,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饮食,避免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开展中药穴位敷贴,同时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程中应饮食清淡以完善患者中药穴位敷贴过程中相关护理干预指导,进一步提升患者疗效。

综上所述,失眠患者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玉状,原嘉民,徐福平,等.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 重庆医学,2019,48(3):432-437.

[2] 王文芳,马卓君.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法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24):30-31.

[3] 何蕴秋. 中药联合穴位敷贴对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改善作用[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2):1671-1673.

[4] 李恒飞,李勇.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