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攀岩运动安全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野外攀岩运动安全问题分析

黄梓峰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摘要:本文将从野外攀岩运动特点中分析野外攀岩常见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出野外攀岩运动安全实施的解决对策,通过本文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参与者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野外攀岩参与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外攀岩 危险因素 解决对策

一、野外攀岩运动风险特点

攀岩具有“岩壁上的芭蕾”之称,而野外攀岩运动项目是其中一,且受众多参与者喜爱,能带给参与者征服大自然,挑战自我的满足感。其有危险性高、专业性强、挑战性大等特点,野外攀岩运动受岩壁、环境、天气以及攀岩技巧和经验的影响较大。在挑战自我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伴随着危险的增加,使得事故频发。总体来看,野外攀岩运动存在以下危险特点:危险的不确定性、危险的客观性、危险的潜在性等

二、野外攀岩运动危险因素

(一) 组训者的因素

在整个野外攀岩过程中,组织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组织中由于一时的疏忽,就有可能给参与者带来人身安全的危险。组织者常范的错误因素有,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没有对场地、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参与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等人为因素,进行充分的考察和调研,现场组织过程中经验不足,对危险的识别和预判能力较弱,在发生危险情况时,临场指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不足等。

(二)体技能的因素

在参与野外攀岩运动的爱好者中,很少有针对性的进行力量和耐力训练,同时也缺少专业的人员对体能和技能方面的指导,使得在攀岩过程中因技术动作运用不当,或体力透支造成危险。也因为知识储备和经验的不足不能提前预判危险的存在,致自身处于危险边沿无法自救。

(三)装备器材误操的因素

装备器材在攀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其危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装备器材的选择,使用没有经过权威的专业认证机构检测的产品造成的危险;二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按装备器材规定进行操作使用造成的危险。

(四)缺乏安全制度的因素

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是野外攀岩的基础,为参与者大大的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在组织野外攀岩运动时,应从规章制度开始将危险降到最低,同时也需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和救援人员等,且都必须持有国家相关部门培训的职业认证书,来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救治设施。

(五)自然环境的因素

自然环境方面包括很多,如天气的影响,夏季高温中人在进行高空运动时精神容易高度紧张,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也随之加快,容易造成脱水、中暑等,此外还有暴雨、雷电等天气,在场地的选择上,岩壁上碎石的掉落和植物,以及还要防止毒蛇、蚊虫的叮咬。

(六)救援保障滞后的因素

野外攀岩所选择的场地有一定的地域性,如发生意外将给救援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其发生的时间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救援的时间是否及时将成为关键。但是很多爱好者是自发组织攀岩,在自救上不具备医疗知识和相应的手段,发生意外时没有第一时间和救援部门联系,导致救援工作的开展难度加大。

三、野外攀岩运动危险解决对策

(一)加强组织者师资培训

野外攀岩运动专业性强,因此对组织者要求也很高。而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大自然,野外攀岩运动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随之也暴露了专业人才的紧缺。专业人员不仅能提前预测危险,在发生危险时也能将危险降到最低,有些还可以进行紧急救援。因此要加强对相关培训机构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培训质量,从而加大加快对野外攀岩运动项目专业人才的培训。

(二)强化个人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培养包括了野外攀岩运动安全知识和野外攀岩安全技能。随着装备技术的发展,安全知识也应与时俱进,加大广度和深度。比如在筹备期间对参与者提前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如何避免一些常见问题的发生,或在遇到危险时,如何将危险降到最低。其次就是进行野外攀岩自救互救的实践运用,来强化个人安全意识,提高救助能力。

(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的预防在野外攀岩运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安全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安全管理培训、安全管理指标、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监督和紧急救援体系。其中安全管理指标涉及3个方面,自然环境管理、行为危险管理和装备危险管理。而安全管理监督则包括了,在开展野外攀岩运动前,确实落实安全教育,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并及时纠正和处置非安全操作带来的危险,同时对装备器材检查和使用,自然环境的提前勘察和攀爬前的安全处理等。

(四)建立应急救援机制

在野外攀岩运动中,由于参与人员操作失误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的变化无常等因素,使得参与人员身处险境。在现有条件无法自救互救时,就应及时和外界救援机构取得联系,将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救援的时间和救援的条件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建议:(1)具备专业的野外救援技能;(2)健全的救援体系,比如针对不同天气、环境等有相应的救援方案;(3)丰富的救援经验,有救援数据库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等;(4)一定的伤病救治能力,如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参考文献:

[1]郑芳.户外运动安全问题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4):238-239.

[2]邱海枝,李正贤.山地户外运动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21,42(02):11-15.

[3]孙京主.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222-223.

[4]吴晓曦,于潇.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6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