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

宋建平

咸丰县第一中学,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456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物理作为高中重要课程之一,需要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明白知识的真正价值,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效果,这需要老师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需要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本文介绍了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阶段;物理教学;改革措施

【正文】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高中物理知识更加抽象,是我们摸不到、看不见的,而且实验环节相对于初中阶段来说更加丰富。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一部分学校老师直接忽略实验环节,是本来就抽象的东西更加困难,教师也是照着课本讲授新知,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要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班级物理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甚至部分学生厌恶物理学科、丧失学习兴趣的现象。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要更加注重“以生为本”,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环节、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物理素养。

  1. 现阶段高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偏失,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部分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教师教学理念偏失、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老师在进行讲课时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仍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多的考虑如何提高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形式也只是课本,是本来就晦涩难懂的物理内容更加抽象,教师按照课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开阔眼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而且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沉闷压抑,甚至出现厌恶物理学科的现象。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主体性不强

物理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也是现阶段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问题。部分老师在物理教学中不懂变通,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按照课本逐字逐句进行授课,这样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出现打瞌睡、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课堂效果甚微,获得“事倍功半”的消极效果。

1.3实验操作不够,学生动手能力欠缺

高中物理内容更加深刻和抽象,因此教材的编排中加设许多实验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且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有的老师仍然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实验环节安排不合理。一些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和最终的实验现象;还有一些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但只是按照实验步骤机械式地完成实验,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如“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还是这个物理现象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误差?”等问题,甚至一部分学校出现实验课程直接跳过的现象。只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验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违背了“教学回归生活”的原则。

  1. 探究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举措

2.1改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学程序,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将物理教学中的抽象知识以图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的感官认知。

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同学展示物体的受力情况,通过合理设置PPT播放顺序,设计教学问题,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地启发式教学。将所要讲授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求知学习的欲望,在课堂中可以全身心投入,做到专心致志,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枯燥的板书过程,实现“教学双赢”。通过多媒体展示物体受力图,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习难度,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恐惧感。

2.2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作学习法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设置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提高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会有不同见解,通过小组交流,同学之间沟通看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阔知识眼界。老师可以将不同的问题下发到不同小组,并给予正确、恰当的引导,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圆周运动中的第一节圆周运动教学时。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性格特点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都一样吗?在什么位置物体受力最小?什么位置受力最小?”等等。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给学生的小组讨论指明方向,还可以巩固学生学过的受力分析与分解相关内容。

2.3增加实验操作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爱好,学生通过解决分析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提高综合能力,获得满足感。

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中的第二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设置探究性的实验,使学生动手实践。在具体操作中,学生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以及拉力的大小来获得不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到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结果与课本理论存在不同的原因有哪些?经过实验操作和理论分析,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消除学生畏惧物理的心理;重视实验环节,通过实验映证理论知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青青.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J].试题与研究,2019(16):32.

[2]王怀琴.试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J].考试周刊,2019(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