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

杨倩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气象局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雷电灾害是当前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其造成的危害严重,所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

关键词: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思路思路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气象现象,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严重危害的一面。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威胁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因此,建设防雷减灾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雷减灾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1、建设防雷减灾信息管理平台。在建设防雷减灾服务体系时,为确保工作人员全面掌握防雷减灾安全生产,不断增强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应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尽快建立起气象部门与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等单位的信息互通机制,努力实现各单位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2、提升防雷减灾业务能力。加快推进防雷减灾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升防雷减灾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针对地区环境特点,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根据风险区划编制出详细的雷电灾害防御方案,明确指示防雷减灾的工作重点和防御措施,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完整、有效的决策依据。

3、加强雷电灾害隐患排查。气象部门应与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开展雷击灾害隐患排查,找出雷灾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尽快督促各个单位在逾期时间内进行整改,以提升社会抵御雷击风险的能力。

二、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受灾范围的增大。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高层建筑、电子设备等新兴产品逐渐普及,并且城市人口及财产聚集地日益密集,使雷电气象的危险程度进一步提升,导致科学有效防雷减灾已成为现代社会公共安全中的重要课题。

2、受灾空间和经济损失的加大。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雷电气象灾害已从传统的二维空间灾害转换到三维空间灾害,从原来的直击和沿电路伤害转换到空间闪电脉冲电磁场,进而对三维空间进行整体破坏,并且这些网络基础设施的造价昂贵,进一步加大了雷电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所以,建设科学合理的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刻不容缓。

3、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的优势。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是指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满足社会的公共气象需求,从而提高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力度,受自身特点影响,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不但能提高雷电气象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还可增强防护力度,加强防雷减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雷电气象灾害的预防控制与灾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思路

1、优化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组织机构管理。当前,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由各地方气象部门负责,通过对雷电气象进行检测、预警、紧急处置、防雷设施质量检测等,为人们提供防雷减灾服务。但因各部门防雷意识淡薄、自身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防雷减灾效果较差。而且气象部门的防治重点依然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上,未对三维雷电危害及新型雷电危害模式进行清楚的认知,并且气象灾害部门自身的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工作分配详细程度欠佳,下设部门不够全面等问题,均是目前防雷减灾服务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分析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思路时,可从优化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组织机构管理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完善气象服务组织架构方式,为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有效避免雷电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比如,在建设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时,气象部门要针对防雷减灾提出的新挑战,合理完善自身组织架构,增强防雷减灾气象服务机制的全面性,如各地气象部门,可根据自身工作内容,以及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具体需求,在机构下设置雷电气象检测中心、雷电信息预警预报发布中心、信息中心、雷电气象灾害防治办公室等机构,建立从信息监测到信息分析,再到信息发布为一体的组织结构构建,提高雷电气象灾害预防实时性。另外,在机构下层增设建筑工程图纸审核中心、雷电防护设计指导中心、行政服务窗口、雷电应用研究所,通过对建筑工程图纸中的防雷设计进行严格审核,提高建筑物对雷电气象灾害的抵抗能力,并在发现建筑图纸防雷设计不合理时,配合雷电防护设计指导中心进行再次设计,降低雷电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行政服务窗口,主要是完成建筑图纸审核过程中的服务工作,对前来审核的人员提供查询、建议、投递、申请、报告下发等服务,最后是雷电应用研究所,详细了解雷电性质和特点,通过实验方式研究雷电的合理再利用模式,在避免雷电气象危害的同时,合理利用雷电。

2、完善雷电观测监测平台。雷电气象观测与监测作为防雷减灾的重要部分,是防雷减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分析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思路时,可通过完善雷电观测监测平台的方式,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和雷雨云加密观测系统,综合布局,加强两者间的相互配合,构建系统全面的雷电气象观测与监测平台,从而为防雷减灾提供有利的基础和前提,降低雷电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提高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比如,在建设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时,当地气象部门要综合布局闪电定位系统和雷雨云加密观测系统,从而构建更系统、全面的雷电气象观测与监测平台,为防雷减灾提供有利的基础和前提,提高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的准确性。首先,监测信息完善方面,雷电气象监测平台在监测气象情况时,可通过对强对流天气流向、淡积云发展情况、浓积云分布情况等信息进行检测,采取人工观测与自动化设备监测相结合方式,提高雷电观测与监测平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其次,观测与监测设备完善方面,气象部门可在原有雷电观测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增设闪电定位仪、全站仪、车载雷电检测系统、全雷达技术等设备,提高雷电气象监测的及时性,为后期的防雷减灾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如在实际检测时,可先用人工观测配合自动设备监测方式进行观测,再利用闪电定位仪得出雷电位置信息、程度信息。最后,利用车载雷电监测系统跟踪监测,每五到十分钟进行一次观测,再通过无线网络把观测信息发送到信息中心进行分析。

3、构建全面的雷电预报预警平台和防雷服务平台。在分析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思路时,除完善组织架构和雷电观测平台外,还要对雷电预警平台与防雷服务平台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从而增强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的有效性,提高区域内的防雷减灾能力。

比如,在建设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时,可通过对雷电预警平台和防雷服务平台进行合理构建的方式,提高区域内的防雷减灾能力。首先,雷电预报预警平台的构建,分为雷电预报、雷电预警、雷电预警网络信息发布、雷电预警网络。在实际构建时,气象部门根据当地的天气信息和雷达技术,对雷电气象的发展情况及雷电气象的强度和位置信息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之前制定好的发布流程和标准进行公布。其次,气象预警的发布标准完善方面,可根据强、中、弱标准进行分层,并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标注,提高雷电气象灾害预警的规范性和清晰度。再次,在根据设置好的发布标准,在观测到雷电气象资料时,对达到预警标准的气象信息,通过网站、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把雷电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出去。最后,雷电预警网络的构建,可把雷电预警与电力系统、供水系统、通信网络等进行有效联络,从而提高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在构建防雷技术服务平台时,要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筑物等进行细致的检查,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提高区域内的防雷减灾水平。

参考文献:

[1]魏秀梅.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思考[J].农家科技,2017(07).

[2]陈显强.防雷减灾气象服务科技体系建设[J].科技风,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