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河道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关于生态河道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

罗枭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9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日常生活环境的标准也不断升高,对城市中河道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关注河道的生态建设和管理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而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河道生态建设与管理,促使河道生态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然是众多科研机构和环保企业共同关注、亟需破解的技术难题。本文主要从生态河道的理论基础、生态河道设计,以及生态河道施工与管理等三方面对生态河道建设进行探讨,以促进生态河道施工技术发展和提高河道管理水平。

关键词:生态河道;生态系统;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生态河道是用于农作物灌溉的关键水利工程,大部分河道贯通乡镇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河道可以辅助农业排水,并起到防洪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地方政府关注到农村生态河道的建设问题,并提出河道建设的治理政策,要求市政单位联合施工方开展针对性河道治理施工。

1生态河道的含义

过去人们开发创造河道,主要在意河道的实用性不考虑生态环境。生态河道是近几年提出的重要理论,其含义是在过去的河道理论基础上融入生态学原理。在整治和建设河道的过程中,以河道的功能和现状为依据,对其进行生态型景观规划设计,打造适合河道内微生物,水生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改变其传统的单一性,打造功能多样,结构多样的生态河道体系。生态河道建设是指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设生态河床和生态护岸等工程技术手段,重塑一个能长期维持河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相对自然稳定和健康开放的河流生态系统,最终构建一个人水和谐的理想环境。建设生态河道不但要重视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还应重视河道各方面的整治。打造生态河道是一个综合打造和改造的过程。在城市中,最接近自然的地区之一就是河道。河道是各种水作物的生长地和聚集地。从现代景观学角度来说,在保持土地生态景观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上,河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态河道具有良好的整体景观效果,合理的生态系统组织结构,以及良好的运转功能,对长期或突发的扰动能保持着弹性、稳定性,以及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河道的整体功能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能够满足所有受益者的合理目标要求。

2生态河道施工技术与管理

2.1污染水体治理

完成对河道断面的施工后,还需要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可采取物理治理方法、化学治理方法和生物治理方法。(1)针对污染程度较低,并且治理施工不会对周围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水体,可采用物理方式,利用机械设备去除河道周围的水藻和淤泥,并引水稀释。这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操作更加简单,但通常仅能够应对水体污染程度较低,并且污染物含量较简单的水体。(2)针对污染程度中等,并且治理施工时会对周围造成一定影响的污染水体,可采用化学治理方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的方式,起到杀藻的效果,或添加铁盐的方式促进水体中磷成分的沉淀。这种治理方法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3)针对污染程度较高、并且治理施工对周围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水体,可采用生物治理方式。通过向农村生态河道内投入外源微生物,例如Clear-Flo菌剂、光合细菌等,加速水体当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到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的效果。

2.2改变河道管理模式

实现河道的生态化管理,一定要结合经济发展新形势中的改革管理方式,将单一的管理逐渐转变为系统、科学的管理,实现河道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要注意到河道内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应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河道管理,使管理区域内的整体环境协调一致。此外,要特别注意河道的综合系统管理,明确河道管理中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其中地方政府应该负责整体统筹,当地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计划,其他部门应配合河道管理,依靠共同的力量推动河道管理的整体进程顺利进行。

2.3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水环境污染治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实际情况下,污染防治的工作涉及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需要不同类型的工业生产,农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的相互配合,对于实际防治环节的设计一旦出现的缺失,将对水质污染防治产生更严重的影响,不仅无法达到预想的防治目标甚至于整个水环境防治的进展都会因此而严重滞后。所以,河道污染治理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社会理念。针对我国当前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来看,河道污染治理和流域综合治理应当作为环保工作的主要内容。河道是水流汇聚的体现,在综合防治污染流域的过程中,要注重节能的理念,让防治工作与生态相协调,进而才能顺利地开展河道污染治理工作。当前需要我国相关水污染治理部门注意的是,河道污染治理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注重从单纯的污染治理向区域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的转变,并且发达国家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也非常值得借鉴。

3案例

3.1工程概况

(1)某水库排洪渠现状河长约1.46km,上游长约0.4km渠段位于基本农田范围,现状堤岸运行情况良好,断面基本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中下游河段横穿建成区,局部堤岸倾斜、开裂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局部断面狭窄,不满足设防标准。故本工程整治范围上游起点位于排洪渠与基本农田范围线交汇处,下游终点位于田坑水汇入口处,整治总长约1.05km。

3.2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由于南淝河河道流域具有涨落分明的特征,河流特点属于不规则的半日型感潮河流,利用生态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方面能够改善河道坡岸的生态结构,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现有水质。具体结构如图 1 所示。同时为了确保河道生态护坡所产生的后期生态效应,本工程护砌方式有四纵,分别是单球组合式、16球联体式、圆孔型和矩形砌块,不同类型的护砌方式长度在 60m ~90m 左右,不同区域根据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护砌方式。在种植植被之前需要确保生态护坡工程面以及砌块的孔隙都被覆土填充密实,这样可以为新种植的植被提供必要的根茎生长环境。覆土使用周围表层20cm 厚度左右的土壤,覆土的厚度要超过砌块。完成覆土作业后,不能立刻种植新植被,要静待 20d 左右,保证土壤有充分的水灌溉和自然风化作用方可种植植被。由于该区域的水质呈现弱酸性特点,可以有效的中和生态混凝土材料中的碱性,更适合新种植被的生长。另外,根据南淝河水位变化特征,在植被选择上要尽量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被,需要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

61a5eb720e3fe_html_e1ef6e65df15ecb1.png

图 1 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结语

生态河道是城市的生态走廊,生态河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达到高度的人水和谐,创造具有生命力、和谐共生、健康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广大环保企业在参与规划建设城市河道时,除了要体现河道的自身功能外,还要兼顾了河道的生态功能、水利功能和社会工程,以此维护河道的完整生态体系,增加河道的景观价值,提高河道的综合效益,为市民提供优秀的休闲娱乐场所;此外,城市河道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生态河道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应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河道管理,使管理区域内的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崔昱.基于InfoWorksICM建模的上海市花木地区雨水泵站排河污染治理

对策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21(1):59-61,65.

[2]陈甜甜.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合

肥滨湖新区塘西河水质治理工程为例[J].清洗世界,2021,37(3):62-63.

  1. 陈磊.城市生态型河道的规划设计初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9):132‐135.

  2. 郑明军.关于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9(2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