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探究

秦 睿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 230000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发展以及村民切身利益,而且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美丽中国的建设不能缺少美丽乡村的建设。因此,文章重点就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究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被正式提出,并作出了阶段性的战略安排。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村民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经济的升级和发展,这就意味着乡村建设要焕然一新,以此激发乡村所蕴含的经济活力,使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相得益彰。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开始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1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1.1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从“短期”走向“长期”

在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中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乡村长远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无法一蹴而就,而是一场长期战役,不能只考虑“短期”内的成效,而应当以“长期”利益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核心。这主要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乡村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而且美丽资源和美丽价值需要沉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否则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经济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1.2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由“外延”转向“内源”

所谓“外延”转向“内源”,是指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不能一味地“引进”“添加”“附加”,而是应当关注乡村本身所具备的内在价值,即“内源”,如乡村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人文背景等。通过挖掘乡村自身的内源性资源,发挥内源性价值,让乡村自身具备经济价值,才能让乡村经济长远发展得到保障。

1.3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尊重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乡村本身的生态资源和地理环境。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不能一刀切地去发展,不能一门心思地只顾“建新房子”“修大马路”,要考虑到乡村自身的基础情况与周边环境的客观状态。不同的乡村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周边的生态环境迥然相异,所蕴含的资源禀赋也千差万别。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尽管我国乡村都有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这一共同追求,但要认清自身实际情况,尊重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规划建设出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美丽乡村,发展独具特色的美丽经济。

1.4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以人为本

这里的以人为本是指以乡村村民的意愿为本,即遵循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尊重当地村民的民风民俗,这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要充分发挥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乡村建设,使其切身感受到美丽经济的惠及,真正实现村民参与、村民受益,使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简而言之,发展美丽经济不能只局限于乡村整体利益或局部利益,要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

2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2.1以美丽经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落实乡村振兴,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要从一开始就在乡村树立美丽经济理念,做好相关规划,在美丽乡村的综合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概括来说,以美丽经济理念为引领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因地制宜、因史制宜、因产制宜、因时制宜”,要同时完成“三个实现”。第一,实现乡村整体经济水平提升。从乡村经济收入来源看,仍然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主。乡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发展、村民个人收益的基础保证。只有乡村集体经济水平得到发展和提升,并将此作为美丽经济理念的要点,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有着力点,才能保障村民的个人收益。第二,实现乡村村民幸福感提升。美丽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当地村民的幸福感明显提升,这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第三,实现乡村对外吸引力增强。碧水蓝天、优雅静谧、鸟语花香都是乡村吸引力的重要表现,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只有吸引力增强,才能吸引更多游客,产生更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到美丽经济的转化。

2.2 针对性地开发乡村的区域特色

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建设效果和经济利益,需要协调好时代进步与乡村绿化建设之间的有序发展,追求更高更长远的建设发展。在新时代建设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加强乡村绿化的工程管理,需要乡村规划的建设人员结合乡村的自然周边环境和人文气候特点,更好的完善绿化建设方案和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以适应乡村更好的创新建设,带动乡村的地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样的乡村发展设计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区乡村的生产建设,因此必须乡村的发展必须具备自身的地域人文特色。因地制宜的建设特色乡村绿化项目,是高效推进地方乡村科学持续发展的建设举措。加强乡村绿化的工程管理,还需要在开展新时代乡村环境生态绿化的同时,重点关注和建设乡村自身和周边生态的发展特性。

2.3以美丽资源转变美丽经济

乡村的美丽资源尤为广泛,这里的资源主要是围绕美丽经济理念中的因时制宜来展开,即乡村村民基于当地所持有的“时事”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有许多能人巧匠,他们掌握着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如捏面人、年画、吹糖人、唐卡、木刻工艺、陶艺、泥塑、兽皮工艺、灯彩、吊饰、竹编工艺等。引导村民将这些独特的传统手艺转化为产业技能,不仅能够提高村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能助力乡村经济整体发展。得益于自身生活环境的优势,有的村民拥有许多可利用资源,例如闲置的田地可以经过开发作为外来游人的停车场;空余的房间可以开发出来作为民宿,缓解住宿紧张问题;村民家中的交通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车辆租赁服务,有效解决乡村硬件设施薄弱、资源不足、村民经济收入低等问题。

2.4以美丽文化激活美丽经济

美丽文化即美丽经济理念中的因史制宜。除人为开发的乡村部落外,绝大部分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人或土著部落,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天然优势。在以文化优势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时,需要注意切勿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乡村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和风景面貌是乡村美丽经济的基础,后期需要“锦上添花”进一步激活经济效能。例如,对于乡村中的土著部落,发展美丽乡村时不要去干涉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要维持原有面貌,甚至可以以他们为主角打造民俗文化村,形成有影响力的乡村品牌,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异域文化风情和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为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诉求,也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体现。以建设生态、美丽的乡村环境为基础,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积极调动多元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多元协同的乡村环境治理体系,引入社会力量,壮大乡村建设等良好资源,真正实现乡村建设与生态维护一体融合。

参考文献

[1]代东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以河南省郏县渣园乡规划委员会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8):251-253.

[2]王雨祥,张万荣.美丽乡村建设下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19):37-38.

[3]杨中华.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析[J].大众文艺,2021(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