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新时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研究

邢普亮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3

【摘要】新时期产业结构转型下,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企业转型的重要因素,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管理势在必行。本次研究就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方法

高技能人才指的是从事一线岗位,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娴熟操作技能,工作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人员。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着人才缺口大以及人才同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本文就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培养管理策略[1]

  1. 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分析

近年来,国家技能人才教育体系和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高技能人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高技能人才仍旧存在较大缺口。本文就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1. 企业求“技”若渴

当前较多企业处于革新发展阶段,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企业求“技”若渴,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前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打出了“高价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企业也在积极创新,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高。当前一些新设立专业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很多企业处于“嗷嗷待哺”状态,企业出具了高薪找人但是却仍旧存在着岗位空缺。企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高,而社会人才储备少,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符[2]

  1. 高技能人才培养“重使用、轻培养”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高,高技能人才能够帮助企业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但企业在招聘、引入高技能人才后,因为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容易忽视高技能人才的再培训。新时期,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较快,高技能人才需要接受继续教育,才能保持其理论和技术的先进性。但是部分企业人才管理中对人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高技能人才进入企业后,企业未建立专门的再教育体系,高技能人才无法了解最新前沿知识和技能,无法保持持续进步,导致自身技能落后,逐步与社会脱轨。

  1. 对技能型人才的认知存在偏差

当前社会整体上尚未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人们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可度较低。尽管“大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受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重学历、轻技能问题仍旧突出。当前社会整体对职业教育、技工等的认知度较低,缺乏对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科学认识。部分企业在招聘时过分注重学历,以学历定待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待遇整体偏低,导致很多学生、学生家长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导致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尊重技工,正确认识职业教学的良好氛围,高技能人才发展社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1.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我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在各领域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技能人才培养供需脱离的情况较为突出,仍然存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层级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分布不全等问题。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校方一头热的现状,技能人才专业课程设置未与市场进行紧密相连,专业课程设置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关联性小的问题较为突出。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技能以及一定的应急处变能力,高校、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加强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操作环节的对接,才能使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管理措施

1、构建完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

企业在吸纳高技能人才后,要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辅导,要对高技能人才的再教育提供路径和资源支持。企业要积极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建立健全内部培训机构,通过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强的培训体系,来确保高技能人才素养、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高技能人才与时俱进。企业可以采取开展内部培训、单点课、开展名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对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进行及时更新,以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可以采取送外培训、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持续职业技能学习,强化技能人才交流,以促进高技能人才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

  1.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高技能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度,校企进行紧密联合,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同企业需求相契合。职业院校应该强化与企业合作,在技能人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设置以及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立足于当下企业需求,确保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高度契合。高技能人才既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职业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专家来校担任老师等,切实提升技能型人才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

  1. 发挥政策引领、保障作用

针对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政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出台一系列职业教育“利好”政策,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对于社会紧缺型高技能人才,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提升相关人员待遇和福利,为高技能人才发放政府岗位津贴,提升高技能人才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用以支持企业开展技能职工培训,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要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技能型人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风尚。

  1. 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对高技能人才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对于技能人员,应该适当的调整固定工资在总工资中的所占比例,提升绩效工作所占比例。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综合员工的岗位、实际能力、工作强度以及工作成果,对员工进行综合考核,以此来确定绩效工资,平衡管理人员与技能人员之间的工资差。此外,在薪酬福利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人性化原则,推行人性化福利制度,不同年龄阶段的技能人员所需福利不同,福利的分配要投其所好,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福利供员工选择[4]

  1. 提高技能人才在公众心中的认同感

提高技能人才在公众心中的认同感需要发挥各方作用,政府要加大技能人才政策引导和培养经费支持,以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要带头大力宣传,宣传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全社会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职业院校要强化技能教育的宣传,加强自身学校的宣传,社会人员能够科学认知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以及技术人才。企业要通过内部报纸、网站等平台,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的典型事迹宣传,引导更多青年员工向高技能人才方向成长发展。

三、总结

新时期,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面临着转型、革新和优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无法满足当下需求。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管理,切实发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企业强化内部培训,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政府加强宣传,提升技工在公众心中的认同感,发挥政策保障和引领作用,增加高技能人才数量,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复刚,刘元娇.职业技能培训成就职场未来[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06):34-35.

[2]刘晶磊.强化实验技能 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高级研究人才[J].智库时代,2020(06):258-259.

[3]王晓虹.借鉴国外成功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现代化,2020,7(04):70-72.

[4]何珺.加大政策供给 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今日制造与升级,2019(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