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温小兰

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省 赣州市 341100


摘要:民间刺绣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艺术形式,也是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设计好的装饰图案通过针和线添加在织物载体上,其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但是,伴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民间刺绣面临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冲击,手工艺生产体系整体走向衰弱,做好民间刺绣的传承和发展迫在眉睫。本文就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民间刺绣艺术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间刺绣;传承;发展

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前言: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工艺,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实现了对民俗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而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民情,将被新的观念和行为所冲击、所代替。手工艺生产呈现出了衰弱的整体趋势,甚至于部分民间艺术已经濒临消亡。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民间刺绣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确保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实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刺绣艺术概述

刺绣简单来讲,就是使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出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在古代也被称为针绣,因为其多是由女性制作,因此被归入到了“女红”中。刺绣是我国古老的手工技艺,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民间刺绣,有的绣法精致,风格细腻。有的图案简洁、粗犷,色彩对比强烈,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民间手工刺绣主要的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色彩清新,针法丰富,绣工精巧细腻,但一直默默无闻地淹没在民间,不为人们所重视。刺绣所具备的艺术价值也体现在“四大名绣”上:首先是苏绣,本身针脚细密,色彩淡雅,一般采用的多是动物题材,比较有名的作品包括《猫戏图》、《鱼虾图》等,其中的双面绣两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次是湘绣,突出“写实”的风格,色彩比较明快,一般是以中国画为基础,配上亭台楼阁、云山雾水以及飞禽走兽,利用独特的针法,使得绣出的动物毛丝显得刚劲有力;然后是蜀绣,其主要的特点是构图简单,一般都是选择方格或者花条等传统民族图案,色彩艳丽丰富,针法虚实适宜,有着很强的立体感,蜀绣的对象包括鲤鱼、花蝶、熊猫等;最后是粤绣,多是使用金银线进行盘金刺绣,构图紧密,绣线平整,具备很强的立体感和装饰性。富丽堂皇的绣面使得其经常被用于戏装、礼服等,粤绣最为经典的传统题材有荔枝、孔雀等[1]

2 民间刺绣发展现状

新的时代背景下,民俗文化的发展体现出了传统与现实、古典与当代等多个层面的碰撞,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对民间刺绣工艺进行分析,其本身属于传统女性代代相传的女工手艺,是长辈对下一代心灵手巧的殷切棋盘。民间有“谁家女子巧,要看针线好”之说,广大民间妇女凭其灵巧的双手、质朴的情感、纯朴的情趣,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了用作生活和工艺的民间刺绣品。丰富多彩的内容也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但是就目前来看,传统民间刺绣在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是人员的问题。相关调查表明,现如今从事刺绣工作的人员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做刺绣活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刺绣工作人员本身的文化基础薄弱,多数从事刺绣工作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很少能够自行对刺绣进行设计,这也使得民间刺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二是绣品问题。民间刺绣的发展基于现实生活,但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机绣本身的高产出量使得其在与手工刺绣作品竞争中,有着绝对的价格优势,而且手工刺绣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刺绣人员的能力水平,很多手工绣品存在着题材单调、质量低劣的问题;三是市场问题。当前,民间刺绣在发展中,出现了非理性发展的问题,看到销售好的产品,一窝蜂的模仿,导致了差频良莠不齐,甚至于有的商家为了能够获取更多利润,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严重破坏了刺绣行业的发展秩序[2]

3 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3.1加大宣传力度

新的发展环境下,想要实现民间刺绣的健康发展,应该借助多样化的媒体渠道,加强对于刺绣艺术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于民间刺绣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在很多地区,民间刺绣艺术都是在师傅和徒弟之间,或者母女之间手口相传,缺乏有效的文字记载以及完善的传承体系,这也是影响其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有关部门可以联合传媒公司,制作专门的纪录片,对刺绣的技法特征及不同区域民间刺绣的特点等进行介绍,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民间刺绣艺术。应该做好相应的网络平台建设,在网络平台上设置相应的民间刺绣图片和教学,吸引更多的刺绣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学习。以政府部门为引导,地方文化部门加快博物馆、展览馆等的建设,对一些精制的刺绣作品进行收藏和保护,以此来缓解刺绣艺术的衰弱,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民间刺绣的保护意识[3]

3.2做好扶持工作

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民间刺绣艺术的保护和扶持,从政策和经济等方面,为民间刺绣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可以成立专门的民间刺绣研究机构,对刺绣产业项目进行开发,拓展民间刺绣产业的发展道路。另外,文化教育部门参与到民间刺绣的传承和保护中,对民间刺绣工艺的传承者进行培养,将民间刺绣艺术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从高校的角度,可以将民间刺绣引入到美术教育中,对美术教育的空间进行拓展,帮助学生把握民间艺术的价值所在,接受民间刺绣的艺术熏陶,主动肩负起传承民间刺绣艺术的使命。当然,单纯的依靠国家的保护与扶持,想要实现民间刺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文化部门、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也应该参与进来,做好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3.3注重改革创新

民间刺绣想要实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好不断创新。一方面,应该在现有手工艺的基础上,做好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如将民间刺绣和现代服饰整合在一起,对刺绣的材料进行创新等,使得民间刺绣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全新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刺绣艺术中的特色工艺,推动刺绣艺术的融合发展,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加富有魅力的刺绣作品,对于刺绣工艺的开发创新以及民间刺绣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都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4]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发展环境下,民间刺绣艺术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想要实现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做好民间刺绣的宣传工作,对其工艺、材料等进行创新,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诉求,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杨帆,李国平.“非遗”视角下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13-14.

[2]刘彦希.民间刺绣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融合[J].艺术品鉴,2020,(09):30-31.

[3]崔书凝.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26-29.

[4]徐文瑛.民间刺绣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天工,2018,(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