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健全人格的路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健全人格的路径思考

胡燕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成都 61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法治的教育。中学阶段是为学生日后发展良好的学业水平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对于促进其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健全人格,是当前广大教师应积极研究的课题。本篇文章重点分析当代初中生的人格,以及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怎样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校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对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学科等核心素养等方面,有着积极促进的意义。但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对于初中道法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当代初中生人格分析

1.1生活动机与意象多样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初中生的心理也开始了变化。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承认的意识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心内依然对童年充满了眷恋。所以初中生普遍比较追求物质、现实的价值观,喜欢奋斗与享受的生活,对物质生活的热烈向往,过于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他们不喜欢被定义,充满了挑战的心理。

1.2思想单纯,易感情用事

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是初中生大部分无法看待事情的整体,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且缺乏辩证的思维能力,并且由于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容易被社会中的不良因素所影响。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初中生具有比较明显的情绪化特征,思维比较极端,无法控制事情的严重性。

1.3人际交往能力低,自我认知能力差

初中生的身心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思想与情绪上的波动比较大,在与人或社会接触时无法坚持自我,对待自身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认知,比较容易迷失自我。自我认识的缺乏也导致初中生不能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常出现在人际交往中,如缺乏尊重、猜忌、不信任、嫉妒等消极思维,这不可避免地给初中生人际交往带来麻烦,使他们无法顺利融入集体环境。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的路径

2.1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渗透健全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着详细的了解,如从学生的性格特点、道德素质、法律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此同时,老师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应以培育学生综合发展的基本能力为基础,并把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法律意识水平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例如,在学习《敬畏生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趣味性”的课堂情景,从而增强=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把抽象的知识利用录像、照片和音频等比较直观的方法展示在学生眼前,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怎样善待身边的人、关爱他人。为此,教师应在课前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如收集与马航MH370相关的视频与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此视频,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花费这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去寻找失联的马航MH370值得吗?”在给出问题后,指导学生通过教材找到合理回答。与此同时,老师们还需要给学生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并加入与教师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生的根本意义,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2.2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时,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确保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是按照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要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性格。其次,通过立德树人还可以充实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形态和内涵,在当中融合了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眼界、提升人文素质,从而逐步建立健全人格。

例如,在学习《勇担社会责任》这一课时,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故事情节等。在选择案例以及故事情节时,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共鸣的例子,如扶老年人过马路、为老弱病残人士让座等,让学生围绕着“为什么要关爱他人?”进行讨论。除此以外,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如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扮演者很多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承担责任?”“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下展开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勇于承担、无私奉献的精神。

2.3开展“议论式”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议论”能够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议论式”教学自产生以来就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议论式”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还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议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而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

例如,在学习《交友的智慧》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开展“议论式”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自身的交友经历”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在小组中选择一名代表为其他同学讲讲“交友的经历”。通过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交友趣事”,能够使学生的分享欲得到培养,这时候教师需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启发:“建立新友谊主要我们主动吗?一个安静内向的人,能否交到朋友?”提出问题后可以将班级分为两个小组展开“辩论赛”活动,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抒发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不断提高对知识的感悟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培养,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3 结束语

完善中学生德育体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凝聚多种力量形成教育活力,对中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坚信随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初中生的健全人格也将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王平.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 塑造初中生健全人格[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119.

[2]卢春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23.

[3]高翠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157.

本文系四川省2019年度教育科研重大课题“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德育课程化实施研究”(课题文号:川教函[2019] 514号)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