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知自我 理性面对选择 ——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3

正确认知自我 理性面对选择 —— 新高考背景 下的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究

金铭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一.案例背景

问题的提出:我是真的喜欢化学这门课吗,我该不该换选科?

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政策出台,学生可以在七门功课里任选三门,这种打破文理壁垒的做法,实现了学科交融和知识碰撞。但是选择的增多也带来了选择的困难,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不具备这样的选择能力。以新高考选考政策下的第一届学生金以琳的摇摆为例。

以琳的最初选择:化学。

选课理由:以琳认为自己原来在高一时化学成绩比较突出。说起这个,以琳的眼睛开始放出兴奋的光芒。她说庆幸自己能遇上这位化学老师,“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喜欢他,他能把课讲得条理清楚,又生动有趣。我还抢到了他的选修课,未来我就想成为一个像他这样的化学老师。而且我爸说,想选好大学好专业,就必须要选物化生其中的一科。”谈话中我发现,以琳选择化学,一是受高一老师的影响,二是因为父母觉得选化学在大学专业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

以琳的后期选择:技术。

改选理由:今年报考技术科目,比较容易拿高分。9月初刚组班,以琳曾自告奋勇担任化学课代表,但几周以后,她却突然和我说自己不喜欢化学了,她认为高二的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对化学就逐渐丧失了兴趣。而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她认为技术科目拿高分的可能性更大。

二.规划思路

【案例分析】

以琳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尚处于模糊状态。

从她的经历来看,她属于“被决定型”,一直被家长保护的她从未想过对自我进行探索和认知。她现在的焦虑,包括对自身的迷茫,可供考虑的时间短,新高考背景压力下产生的对未知的恐惧。

【思路规划】

为缓解以琳的紧张与畏惧情绪,我首先肯定了此类问题在高二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并表明可以和她共同解决问题的信心。

其次,根据她的问题我确定了以下思路:

(一)通过MBTI性格类型理论和霍兰德兴趣测试等,助其发掘自己的兴趣、性格类型和相关技能与优势,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中“知己知彼,决策行动”中“知己”部分。

(二)通过“生涯人物访谈”和旁听等方法,引导她进一步了解如果改选,将会面对的环境与问题,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中“知彼”的部分。

(三)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针对她此时内心的冲突,通过生涯幻游的方式,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按照价值观探索使其学会理性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四)方案制定和行动指导。根据SMART原则,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鼓励她将目标细化,引导她学会从长远角度看问题,敢于做决定,敢于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三.操作步骤

61a87d79dd48f_html_54f5a733cb880132.jpg 一)知己:性格、兴趣、价值观

1.性格测试

以琳的性格测试结果为INTP型,从测试结果看,她是个学习缜密,勤奋刻苦,讲求实际,很有头脑也很现实的人,具有很强的集中力、条理性和准确性。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类工作。她小时候的职业理想是做一名医学家,这与她的性格测试结果也是相一致的,而大部分高校的医学专业要求学生的选科中包括化学。

  1. 61a87d79dd48f_html_e3643f4b8ebc9585.jpg 趣测试

以琳的兴趣类型为研究型和艺术型,研究型高达8.4分,社会型和实际型比较低。这说明她抽象思维能力强,肯动脑善思考,爱观察、分析和推理,从小学习葫芦丝和钢琴的她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想像力丰富,看重美的品质。这些品质与教师需具备的特质有一定差距。



3.能力测试

监测/监督——评价自己、他人或者组织的表现,从而做出改进举措或是采取正确行动。

数学运用——一运用数学逻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批判性思考——在解决问题时,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的方法,鉴别不同方案、决议或方案的优劣。

研究创新——探索事件的本质,创新理念和想法。

物资管理——获取某项工作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确保它们被恰当使用协作在相互配合时协调自己和他人的行动。

4.综合分析

通过对性格测试、职业兴趣、能力的评测结果,我分析发现以琳在研究、分析、推理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这些能力在她的学习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同时,她喜欢安排学习计划表,让自己的学习条理清晰。相比集体活动,她更喜欢独处。

我让以琳针对测试结果谈谈自己的理解,她说自己最近也选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以琳觉得测评结果比较准确。她说:“我的性格属于严谨而理性型,喜欢钻研思考和动手实验,也爱单独面对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测试结果我初步判断,以琳选化学科目还是合理的,但将化学老师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却不太可行。

  1. 知彼:了解外部环境

因为离新高考报名只有一个月,我建议她先去了解新专业,比较两个科目的不同点。除了网络和书籍之外,我鼓励她用更丰富的方式探索外部世界,以期获得更有效更直接的信息。

其次,我建议她去和老师、学长学姐、家人亲戚、相关从业人员等进行“生涯人物访谈”,明确将化学老师作为自己的生涯目标将会面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环境,了解这个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需具备的素质、综合优缺点等。

当然,最直接的还是需要让她跟着隔壁班旁听两周的技术课程,以助她真正了解技术科目的内容。

我让她用两周时间积累记录相关信息,再向我汇报自己了解的情况。

  1. 知己知彼:决策行动

1.目标定位

两周后,她如期赴约,我首先和她澄清了“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未来负责”的理念,她坦言,通过这半个月来的访谈和旁听,自己对未来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很好地去纠正之前非理性的想法。感觉这是从小到大,第一次真正考虑生涯规划问题,也受益于此,学会了更好地决策和计划。

节选谈话片段如下:

以琳:和现在的化学老师做完生涯访谈,当时心里还是有一点落差的,毕竟自己一直设定的职业目标和实际情况还是存有差距。周老师建议我去MHO学生互助答疑组织给同学们答疑,和其他人相比,同学说我讲题的思路表述不清,上台试讲时甚至有点语无伦次。

我: 是啊,有时看似美好的选择,其实还包含着很多未知的困难和不如意,我能理解你这种心情,但是更早地认识自己和专业的匹配度不是很好吗?

以琳: 是的,后来周老师和我说,学化学不一定要当化学老师,他觉得我做化学实验的能力比较强,可以尝试的专业很多,比如药剂师、医生等等。他让我去旁听了选修课程《制“皂”生活》,我发现这样做化学实验好有意思呀,我做出的肥皂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我:对啊,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那么技术呢,这门课学起来感觉怎么样?

以琳(她低下头,沉默了一会,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望着我): 老师,这门科目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经常需要动手画图,但我发现自己在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完全不如化学。在和两位老师的讨论中,我发现化学实验课更重思考能力,技术手工课更重动手实践,两门功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我感觉你还是非常喜欢化学这个科目的!

以琳:是的,原以为自己选错了专业,很郁闷,最近接触下来才发现并不是专业造成的,而是自己定错了职业目标。大的方向不变我就感觉轻松多了,只要我调整和老师的关系,就可以继续学习我喜欢的化学了!

2.价值观探索

为了坚定她学习的信心,我决定再对她进行一次价值观探索。价值观在人们的生涯发展中往往起到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能超过了兴趣和性格对人的影响,而且它能对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

我拿出笔和纸请她写下“我希望做……工作”。一分钟内,她写了“能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几点,回顾前几次测试的结果和她写下的价值观,以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目光坚定,恳切地告诉我说,她愿意也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她目前的认知已经超出了我对她的期望,所以我运用想象引导启发她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想象。她按照我的提示进行了充分的想象,以下是来询者想象后的描述。

半年后,希望自己的成绩提高到班级前5。

一年后,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学习医学专业。

三年后,考入211院校攻读研究生。

五年后,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医学研究院,希望在那里逐步提升自己的实际科研能力。

十年后,考取相关专业执照,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小有成就。

结束后,她还确定了自己的人生不同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包括核心目标,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并进一步将短期目标进行了细化:5年后将达到什么目标?四年后将到什么程度?三年时当怎样?一年内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半年?一个月?现在?她忽然轻松地笑了,开心地说道: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谢谢您!

四.新高考下的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策略

【规划反思】

对考生来说,“7选3”选的不仅是考试科目,还有未来的大学与专业。因为每一所招生高校都会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确定各专业的选考科目的范围,至多3门。考生如果想报考该专业,至少需要1门选考科目在其选考科目范围之内。

这一关系到今后人生道路的重要选择,高一就必须提前确定。而通过这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选择对刚经历过中考的高一学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许多高三生临到填报高考志愿前还搞不清楚,何况是高一学生。选什么、怎么选,学生和家长都茫然不知所措,只想着学校和老师能提供一星半点的有用建议。

【规划策略】

新高考的特征要求我们尊重成长规律与需求,尊重主体性选择。浙江省教育厅早在2012年颁布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就指出“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求”。这就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培养适合学生自主生长,让孩子拥有充分选择权的教育。

那么,新高考下我们应该如何教会学生建立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强调了解自己,我们要支持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索,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比如让他们在综合实践、职业技能、知识拓展、兴趣特长等四大类选修课程中发现自我;又比如鼓励他们思考自己做什么事情不容易疲惫和厌倦,并有意识地提醒他们培养相应的能力;也可以像本案例一样,带学生做专业的测评,看自己的兴趣倾向在哪个方向。许多复杂因素会影响科目的选择,像以琳遇到的就不是“七选三”问题,而是人际关系问题。当觉得对某科目不感兴趣时,让学生切莫马上想着放弃,因为在选择过多时,换科目有可能是他们对其他问题的逃避。

为了让学生提早实现个性化发展,我们可以引进社会生涯规划指导力量。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假期职业体验、职业人物访谈等活动,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意识,形成生涯教学、实践探索、学生生涯社团、个人生涯咨询“四合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专家引领,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大学专业信息,提前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期使教育能够从书面知识考试的迷局中走出来,从“考生培养”走向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的教育”。

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进行生涯教育。例如语文学科就可以教授应用文阅读时,涉及相关领域的职业介绍,地理学科在讲天文和地质灾害时可以就水文站、气象站、监测站等职业展开讨论。还可在相关选修课程的开设中,拓展课内教学的实用价值。由学科老师直接渗透生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对学科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降低“为拿高分”的功利因素而选科的学生比例,更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当然,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位一体才是教育的基本框架。相信只有自我的觉醒,家长的领航和教育的坚守,才能真正成全新高考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