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专业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临床专业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智鹏宇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摘要:护患沟通不畅是现阶段医患冲突的关键原因。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走向岗位的关键一步。塑造其沟通协调能力是现代科学发展模式和临床规律。减少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专业技能。文章内容分析了护患沟通不畅的原因以及加强护患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完善临床医患沟通协调能力塑造的对策,以探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重要性;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务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但患者对医生的依赖并没有增加。归根结底,主要是近年来医患矛盾引发的医患矛盾。护患沟通是医患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领域,也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阶段。良好的沟通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中会出现的分歧,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维护医生的身心健康,帮助患者释放压力,恢复临床医学。充分发挥助推作用,完成医患互利共赢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患者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对医生职业素质的规定也有所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的主力军,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诊疗经验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临床医学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引导他们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临床实习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1.1掌握医患沟通对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

通过护患沟通,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收集病历,将治疗方案传达给患者,从而获得第一手的疾病治疗信息,积累经验。并且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患者的理解和相互配合是提高医疗效果、确保医疗安全的主要标准。护患沟通在获得患者理解和相互合作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医患双方就疾病的各种情况进行情感交流,才能保证整个诊疗过程的顺利完成。只有通过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才能提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构建和谐的医患矛盾;患者只有充分配合医生的医疗行为,才能提高医疗的效果。

1.2掌握医患沟通方法对解决医患矛盾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的医患矛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医患冲突已经发展成为临床医学无法回避、未来亟待解决的难点。因此,加强临床医学医患矛盾认知的文化教育,使临床医学能够把握医患矛盾的本质,正确对待医患冲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沟通技巧,最终成为解读医患矛盾的难点。重要途径。相对于患者,临床医生经过多年的专业技术医学培训,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熟练的医疗技术。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治疗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毫无疑问,医生在技术专长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一旦获得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治疗不成功,患者和亲属就会怀疑医生——钱用了,没有效果。甚至可能会出现医患之间的纠纷。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医生必须能够在治疗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和亲属表达晦涩难懂的医学常识和必要的风险。

2.医患沟通不良的原因

2.1缺乏沟通的意识和技巧,缺少人文关怀

因为医科大学的精英发展,以及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教育,造就了临床医学权威专家的真实身份和感受。学生们因其专业的医学能力,在临床护理中会感觉到:紧紧围绕患者的病情制定,应引起患者的重视和倾听。此外,当代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认同感很强。他们只把医学当做专业技术人员,看重基本的技术专长。在学习培训中,对人文素质、同理心、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临床医学学习中缺乏沟通理念和方法,缺乏人性化服务,出现医患沟通不良。

2.2学校不够重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受传统生物医学工程方法和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院仍然强调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医学专业技能的塑造,而忽视了护患沟通能力的塑造。虽然大部分医科大学都开设了与护患沟通文化教育相关的学科,但大多为选修课,课时少,内容枯燥,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课堂教学不重视人文服务文化教育和医学素养的提升,或将人文服务文化教育作为人文文化教育,将人文作为技术性专业临床医学的补充,忽视了其在医学中的必要性。护患沟通。医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人。人性化服务是同理心,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怀,护患沟通的全过程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全过程。

3.提升临床专业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措施

3.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由于临床专业医学生大多在生日时被复杂的课程所迷惑,很多沟通协调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缺乏与他人的沟通能力。积极参加社区实践活动会减少彼此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与他人的交流。比如参加社区健康体检或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这与在医院门诊迎接有生之年的患者的场景非常相似。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位、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做好沟通交流。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医学生不仅可以得到很多社会发展的基本常识,还可以利用这种情况来模拟未来就医的全过程,进而促进临床医学的掌握沟通技巧。

3.2与高年级学生增加交流

低年级临床医学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很少接触患者,但低年级临床医学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用工作经验传承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总结学期临床医学生的实践以技师的形式传递给低学期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感,有利于临床专业临床医学的品牌形象。对医患关系沟通技巧的理解栩栩如生,同时,也能让高中生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3.3采取先进的沟通模式,提高沟通技巧

由于现代科学方法的变化,护患沟通方式也应相应改变。采用互动式沟通,将护患沟通方式从单纯的单项目语言沟通技巧转变为双公平语言沟通技巧。 “传播者”取代了“发布者”和“接收者”。 “传播者”是指在传输和阅读信息内容的同时相互进行交流,共同参与整个交流过程。金兆恒等人明确提出了三级护患沟通方式,对护患沟通水平提出了更现实的总体目标。我觉得第一层沟通可以简单概括为清晰的表达,即要求医生保证解释的准确、详细、恰当,不造成系统漏洞和差异;第二层次的沟通是完成患者与患者的清晰表达。家属在诊疗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第三层沟通意味着医生可以用真正的关注和同情来安慰和激励患者,不仅将患者视为一个有机体,更是一个有灵魂和情绪的人。

3.4提高医患双方的道德素养,普及医学常识

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素质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在现代新医疗模式下,要考虑“病”与“人”的融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科学核心理念和人性化服务。基本上,患者需要遵循医院门诊部的管理制度,保障自身利益,维护医患关系应有的信任和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诊疗专题活动。此外,要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加大医学知识普及力度,按时开展医学小讲堂,发放医学知识宣传版,大众媒体做一些服务宣传计划,让人民群众掌握基本知识。医学知识。方便他们到医院就诊时更好地了解医生,促进医患矛盾和谐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护患沟通课堂教学既要结合实际深入探索,又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在临床医学中寻找各种切实可行的沟通方式,提高护患质量。沟通。让学员亲身了解护患沟通应该落实到所有医师的职业发展中。优秀的护患沟通能力是维持医患冲突和友谊发展趋势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医疗效果、创建合资企业的前提。诊治的和谐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劲,戴肖黎.美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3):166-167.

【2】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

【3】李红,陈红,周庆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途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