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级围岩浅埋段下穿道路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Ⅵ级围岩浅埋段下穿道路施工技术

魏成 杨成 盛永锋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210046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地面交通日益拥挤,城市地下铁路交通和城市道路隧道不断扩大,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减轻地面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地下主要由质量为iii和iv的多孔岩石构成,周围岩石的状态是软的,甚至是塑料的,利用浅埋暗挖修建的城市地下隧道往往面临长期变形和变形问题如果对变形的控制和预防稍有不足,可能导致最初的入侵、隧道的被迫改变、浪费资金和工作时间,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出现滑坡。许多学者研究了如何应对软弱围岩大变形,避免隧道入侵事故。

关键词:Ⅵ级围岩;浅埋段;下穿道路;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这方面,道路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但道路规划方面的挑战和要求不断提高。就目前的公路工程而言,可用于便利实施可持续发展工程的场地数量以及现有施工技术已不再符合建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工程的要求,这限制了可持续发展工程的总体质量和实施水平。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确保现有公路铁路工程的稳定和有效实施,有关人员必须能够对关键实施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并为良好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1Ⅵ级围岩特点

隧道开挖后,由于应力损失,围岩向隧道方向的收缩变形是围岩变形量,在监测项目中,是风箱沉降与周边的收敛。四级围岩一般极浅,隧道开挖后具有连续快速变形特征,但大变形不一定导致隧道侵入极限等事故。在理想的预留变形状态下,围岩变形稳定,达到设计轮廓的精确位置。如果预留的变形量太大,容易造成双筒材料的浪费,如果太小,容易造成入侵事故。

2项目工程特点

苏州国际快速物流通道二期工程—长江路南延工程土建施工二标段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二标段施工范围为(MLK3+674.000~MLK6+428.375),全长2.754公里其中暗挖隧道左线长1.554公里,右线长1.558公里;明挖隧道左线长为1.072公里,右线长为1.0738公里。隧道规划双向六车道,建筑界限净空为13.0×4.5(宽×高)。本项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1)项目与现状道路相交较多,本项目线路涉及到施工范围有旺山路、环山路、创高路、吴中大道、官渡北路和官渡南路,环山路以南为隧道敞开段及地面段,施工期间对周边交通影响较大。

(2)本项目暗挖隧道线路较长,属特长市政隧道,地质条件较复杂。特别是在隧道洞身存在一处断层破碎带,以及施工中可能还会遇到其它节理密集带、软岩互层等不良地质,洞口处于Ⅵ级围岩且处于岩层破碎带,洞身Ⅴ级围岩为主,Ⅳ围岩为辅,兼有少量Ⅲ级围岩,岩层变换较为频繁,且洞身开挖时可能遇到其它节理密集带、软岩互层等不良地质,以及地下水活动较频繁地段。

(3)本项目明挖基坑较深,3号排水泵房处基坑最深有19.4m,属于深基坑施工,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基坑失稳、坍塌等重大风险,周边荷载过大、支撑架设不及时、钢支撑传力构造不合理等易引发安全事故;基坑降水导致地下水位变动,影响周边建构筑与地下管线安全。

3隧道暗挖段VI围岩衬砌结构支护参数表

衬砌类型

适用条件

初期支护

预留变形量

中岩墙加固措施

二次衬砌

辅助施工

锚杆

喷射砼

钢拱架

Ⅵ级围岩

正常段Ⅵ级围岩衬砌

适用于隧道左右洞净距0.75~1.5B的洞身Ⅵ级围岩全包防水拱顶水压力0~30m段

Φ42mm注浆小导管,L=4.5m,(纵)50×50cm(环)

C25喷射钢纤维砼,厚28cm

I22b工字钢,间距50cm

20cm

系统锚杆加长1.5m;4m长Φ42mm水平超前注浆小导管,纵向间距1.0m

70cm(仰拱75cm)C35防水钢筋砼

Φ108mm大管棚,L-42m


4下穿道路工程病害处理技术

在公路下开展现有工作可能会因若干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疾病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和解决,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今后道路作业的安全稳定。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关注,有效应用治疗技术,妥善治疗疾病。本文件主要分析了以下问题和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1)箱体裂纹。箱体裂缝主要与混凝土材料性质、混凝土布局等有关因此,有必要正确选择混凝土材料,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布置过程,以确保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有效控制和避免箱体出现裂缝。(2)箱体贴在其他建筑物上。这一问题没有改善地下水的处理,主要是在坑式维护方面,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使用诸如钻孔等方法降低地下水的水位,以获得更好的排水效果。(3)较高进给位置偏差。为有效解决框架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超前位置偏差问题,施工人员需要配合超前输入进行测量工作,以便在超前移动或偏差的情况下及时改正此外,在实施进展之前,应在实施地点对平台状况进行确认、分析和标记,并能够提前完成平台、框架等参数的预先确定。(4)线贯穿。桥面与轨道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摩擦,受摩擦的影响很容易越过线,这一问题可能对现有铁路的正常和安全运行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导致列车脱轨。因此,执行人员必须更加重视该线,并在出现线路交叉问题时将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此外,需要进一步提高现有公路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充分利用关键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对于设计者而言,必须在施工前完成设计工作,确保所有工作的效率和规格,并为所有后续施工阶段提供坚实的支持。对于执行人员来说,需要提高对执行计划、执行程序等的认识。,提高关键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并能够根据施工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

5施工技术重难点

(1)洞口段地质条件差,掌子面围岩加固施工为项目施工重点;

根据地勘报告,隧道洞口主要为VI级围岩,室自稳能力极差,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隧道开挖前采用竖向高压旋喷桩对掌子面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严格控制旋喷桩加固施工质量,结合盖挖段护拱结构,确保掌子面不会坍塌。

(2)隧道下穿环山路暗挖进洞施工为项目施工技术难点;

下穿处地质条件特别差、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及风险极大,根据设计文件采用双侧壁导坑结合台阶法进洞施工,施工前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施工,控制每循环进尺,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

(3)如何保证深基坑的稳定与安全是施工重难点。隧道洞口施工包含2个深基坑工程:盖挖基坑以及明挖基坑出渣通道,基坑深度最大约为15米,因此深基坑土方开挖控制是基坑的安全的重点,施工前做好专项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完成专家论证工作,选择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配备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控量测工作。

结束语

采取对支护加强数值模拟前后对照的方法,一方面对照原来支护体系下围岩变形情况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得到了支护加强后围岩变形的范围。该方法为Ⅵ级围岩预留变形量的确定与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赵彦涛.道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665.

  2. 奇文斌,陈浩.道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116-117.

  3. 孟庆志.道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55-156.

  4. 戴仕敏.城市超软弱地层中浅埋隧道变形特征与实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S2).

  5. 赖金星,樊浩博,来弘鹏,等.软弱黄土隧道变形规律现场测试与分析[J].岩土力学,2015,36(7):200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