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浅析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黄梦姣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0级 MPA研究生, 上海 200000

摘要:志愿者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非营利组织最具特色的人力资源。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政府体制的不断优化,非营利组织逐渐壮大,志愿者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诸多原因,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本文针对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进行研究,以完善非营利组织志愿管理制度,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志愿者;面临困难;对策探究

引言

非营利组织在当前的社会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所谓非营利组织,是指除政府和企业之外,由其他组织构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志愿精神。本文针对性地结合现有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志愿者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志愿者团队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价值。

1 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特殊性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类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之间的第三部门,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和自愿性五个特征。现有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间非营利单位和基金会等几大类。人力资源是非营利组织结构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的命脉,尤其是对一些非营利组织而言,志愿者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在管理步骤和组织发展目标方面类似于商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但是,非营利组织与商业组织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最重要的是,志愿者强调价值体系和使命感的作用,使命感是组织的团结所在,因此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必须更加重视价值体系和情感统一的激励功能,关心每个人的个人需求和情感。此外,责信度管理必须与志愿者管理相结合。责信度管理的道德准则包括无私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道德承诺、公益使命、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包容社会多样性和保护社会正义、民主开放的组织方式,节约社会资源。志愿者在责信度管理的控制下,更能承受不公平和人际关系的紧张,主动承担责任[1]

2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志愿者服务的认知

慈善传统和慈善思想虽然源远流长,但志愿精神源自国外。八十年代后期,义工活动与义工开始在社区中涌现,成为公民精神的一部分,并逐渐发展为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社会的志愿精神开始起步。因此,一般大众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较为浅显。很多人仅凭自己的热情,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志愿活动,这样的志愿活动存在难以维持的组织体系,缺乏稳定性,也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2 与志愿者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对志愿者的立法保护是国际公认的做法。例如,在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明确的《公民服务法》或《劳动法》作为对参加低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活动的公民提供的保护。要想实现深度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有法律保障。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由于其合法权益不会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这将直接削弱志愿者的积极性,阻碍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八个城市在志愿服务或青年志愿服务方面给予了的地方性法规保护,但不同地区在志愿服务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和限制。而且,这些规则不能突破现有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比国家层面的法规更逊色,不利于志愿事业的推进。因此,迫切需要国家法律以进行监管及保护发展[2]

2.3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

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一些管理问题。首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非营利组织的有效运作。虽然志愿者提供服务是无偿的,但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运作仍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非营利组织筹集到的资金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在广州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2%的受访者认为志愿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资金。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政府资金支持不足,另一方面是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如果没有资金,非营利组织便很难提供优质服务,这与志愿者服务社区的意图背道而驰。此外,一些非营利组织在自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的可信度,同时降低了志愿者对组织的信任度,给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了重大障碍。

2.4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缺乏专业素养

目前,很多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退休人员和业余爱好者,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志愿者在加入非营利组织后,往往仅通过参加简单的项目介绍培训,便开展志愿者工作。志愿者往往缺乏应对突发状况、专业技能与知识。同时,除了在校大学生与部分业余爱好者,非营利组织志愿者队伍的老龄化较为严重,无法积极应对当前的新事件与有效实施创新。此外,由于缺乏知识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也无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服务工作[3]

3

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应对对策

3.1 加强公益事业的宣传力度

为了积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慈善精神,让公众了解民生福祉,非营利组织要积极与媒体合作,例如通过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志愿活动的使命与远景,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志愿者活动,增加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3.2 完善与志愿者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必须有一定的保障,这种保障是为了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也让志愿者能够按照现有的志愿服务组织的规定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志愿者,实现科学合法的变革,有必要更好地限制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制定一些组织规则来保护志愿者的利益。

3.3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

非营利组织需要增加透明度与完善志愿者管理机制。公众信任是重要的社会资本,将直接决定非营利组织获得社会的支持力度以及社会资源的多少。非营利组织增加组织行为的透明度,能够让公众、企业了解志愿者活动,降低搜集信息的成本,从而增加信任,提升捐赠意愿,促进捐赠行为。此外,与志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授权进行参与管理,有效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增加志愿者的参与感、获得感、满足感。美国残疾人协会的座右铭是“不要雇用某人做他们不能做的事,而是让他们做他们能做的事”。非营利组织需要学会利用志愿者的优势,并通过发挥志愿者的优势更好的完成志愿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不为生存而工作,是为了理想而工作,这赋予了志愿者神圣的光辉,在此基础之上,非营利组织将志愿者的理想目标作为绩效评估的最终标准,志愿者在追逐理想的同时,完成了绩效评估,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4 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志愿者专业能力

非营利组织要想提升志愿者管理团队,就需要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养,让志愿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并通过培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可以主动适应变化。例如,救灾志愿者更好地了解和明确自己在灾区的工作性质和权利义务,救护志愿者应该接受急救知识培训,以发挥协调和更好的志愿者作用。

3.5 政府应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

2005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志愿服务制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志愿服务”服务体系,联合志愿服务的新机制已经建立并正在逐步取得成果。这一切都表明,各国决策者正在付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志愿者身上并且在考虑促进社会发展志愿服务。在22个国家中,平均的非营利性收入的40%来自政府。为了健全非营利机制和制度体系,可以通过购买西方国家使用的重要的政策工具,并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加快引导志愿者专业化的步伐,政府还要运用税收法律体系作为政策工具,使非营利组织获得免税资格和免税程序更加简单易行。此外,政府要敞开志愿服务之门,与志愿者合作,鼓励与引导志愿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志愿者精神更好的进行发展,需要对当前的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做到志愿者管理队伍能够更好的顺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发挥非营利组织价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文璐.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4):293-294.

  2. 宿玥.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0(10):194-195.

  3. 王科迪.浅析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中外交流,2019(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