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劳动创造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劳动创造精神

王伟

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中心学校 河南济源 459017


摘要:学校应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创造精神。依托节气文化和乡村自然资源,开发《跟着节气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置常规课、实践课、即时课,付诸课程实施,紧跟教学评价,将取得预期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践体验 劳动教育 创造精神

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意义、目标、要求和实施策略,并明确指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2021年4月29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党的教育方针作了新的法律规范表述,强调“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按照这一指导方针,我们组织实施并研究探讨通过田园体验劳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方法与策略。

  1. “田园劳动”和“劳动精神”的概念

“田园劳动”指在特设区域和特定时间里,持续进行的植物栽培等体力和技术劳动,本课题《开设田园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农夫精神”实践研究》特指农村中小学校的田园种植劳动。劳动精神聚缩于“农夫精神”,即中国农民的劳动精神。本课题所指内涵为:劳动创造的奋斗精神、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爱护生态的文明精神、顺天应时的健康精神。本课题的“农夫精神”重点指在这个基础上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的劳动创造精神。

  1. 建立“田园劳动”与“劳动精神”的逻辑联系

在田园劳动中,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在劳动教育中感受乡村文化,传承中华劳动美德,培育坚韧、向上、健康的精神品格,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建设实践课程——逻辑联系的依托

探索劳动实践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形成适合农村文化特点和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方法,将有助于增强教师劳动教育思想和劳动课程观念,提高教师劳动课程的开发能力、执行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实施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培育认同乡村文化、传承劳动美德、尊重生命价值、热爱劳动创造的精神品质。

四、劳动实践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

1.节气文化资源。中国独有的24节气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的,是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气候的变化规律、对农作物的播种、管护、收获、储藏和农民生活的四季调节,都具有十分可靠的参考作用。有关节气的诗词、农谚和农事安排歌谣,如农耕八节、七十二候、节气诗词等,内容丰富可挖掘。

2.乡村环境资源。乡村具有深厚的自然和社会人文资源,绿色植被覆盖山山岭岭,农田分布山间河岸,劳动教育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乡村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文化传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美丽乡村建设中,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务实重干,秀丽山川锦上添花,乡村振兴如诗似画,“四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正在成为现实。

3.校本实践资源。在乡村学校,还有丰富的校本实践资源,如学校已的劳动实践活动,劳动实践园地;师资人才资源,乡村教师有长期农村学校工作经历,对劳动教育深切认同,又有一定的管理指导经验和教学经验。

五、劳动实践课程的组织实施

1.课程规划。立足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和乡村教育发展目标,依托节气文化和乡村资源,开发《跟着节气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命、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现代劳动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与乡村文化共生的劳动教育。课程类型为校本课程,编制《跟着节气走》教学资料,设置常规课(传授知识)、实践课(体验劳动)、即时课(劳动活动)三类内容,每周1课时组织教学,制定管理措施和评价办法,以确保课程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2.适用年级。本课程适用小学三至六年级。在统一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及教学组织的前提下,还需依据课程总体规划,制定各个年级段的教学实施方案,在知识教学、实践教学中,均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效果要求。

3.教材编制。按照课程总体规划,在校长主持下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编辑《跟着节气走》教学资料,内容分为三版块: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节气与活动、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其中第二部分主体内容,按二十四节气逐项分述,分别设立认识节气、传统习俗、农事与亲子活动、农谚和有关古诗词,供参考学习。

4.方案设计。 对开发《跟着节气走》校本课程的背景进行分析,论证开发本课程的有利条件和丰富资源,确定课程开发的育人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设立课程的结构与门类,挖掘课程开发的人文资源,制定课程实施的管理办法和课程评价办法。

5.课时安排。按常规课时、实践课时和即时课时三类进行安排,全年48课时,平均每月4课时、双周(半个月,即一个节气)两课时。其中一节常规课时,主要用于学习节气知识和农事知识等,可在教室、校园、种植园地等场所进行;另一节为实践课时,主要用于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学习种植技术、辨识作物和药草等,需在种植园地、农田、乡村社区、自然区域等场所进行。

5.教学组织。由校长负责课程规划和管理落实,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负责课程执行和教学研究,班主任负责教学协调,任课教师负责教学实施。校内教学活动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落实,校外实践活动由校长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统等安排,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提出申请及安全预案报批后实施。实践活动实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团组合作方式。

6.教学实施。教学纳入课程管理,由校长负总责、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分工负责,付诸教学实施。其中常规课时由任课教师按课程安排组织课堂教学;实践课时按学校统筹安排,制定安全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场所内实施。即时课时,由学校统一安排,按相关要求实施。

7.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一是参与度评价。以量化方式,记录参与劳动课程、实践活动、学习节气知识、农事知识的参与频次、时间长度,积极程度等,以300分/学期量化指标,对应权分,评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积极性。二是劳动过程评价。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和有关证明材料,从参加活动、承担任务、互助合作、时间长度、劳动付出、技能掌握、智慧发挥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学习和体验情况。本项评价内容是达成课程目标的主体内容,权重应控制在60%左右。三是劳动效果评价。以动态演示、实物成果、体会感悟为依据,从掌握劳动技能、学习节气知识、劳动习惯养成等方面,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业成绩、素养提升和品质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S].2019.11.26.

[2]巨同辉,李宗明,李守祥.体验是乡村教育优质发展的“金钥匙”[J].

人民教育.2021(18):68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编号2020YB1418)“开设田园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农夫精神”实践研究”成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