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中超欠挖的有效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隧道施工中超欠挖的有效控制

李国栋

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030001


隧道施工中,超欠挖控制一直是施工作业中的难点,它的产生直接影响了隧道的经济、工期效益。现以隧道施工控制为例,讲述原因和方法,望同行各位予以点评指正。谢谢!

(关键词:内外插角 起爆顺序 装药结构)


1、要 点:超欠挖原因

超欠挖原因分析

E/W的分析

炮眼布置

钻爆设计

起爆顺序

预防超欠挖的措施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引导校正

2、论 述:

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及工人操作不规范,不按设计用药量作业等原因,造成的超欠挖现象是常常出现的,经常出现的断面形式如下:


61ad6b284da65_html_1f80d33ed902da3e.gif

一、通过对本隧道500个断面测量分析,造成超欠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钻孔精度

  2. 爆破技术

  3. 组织管理

  4. 测量放样

  5. 地质条件

二、原因分析

1、改变宁超勿欠的观念,将施工规范应用到施工中。每一循环考核,每一断面比较、分析。

2、提高钻孔技术水平

钻孔技术的高低影响超欠挖,周边炮孔的内、外插角θ、开口e和钻孔深度L,预留变形量M,超欠挖高度h有如下关系:

h=e+L*tg(θ/2)+ M

随着外插角θ和钻孔深度L、预留变形量M的增加,h增大。L可以根据围岩类别适当控制,深孔爆破的装药量大,对周边围岩损伤也较大。

θ和L主要取决于司钻工的操作水平和钻具性能,开挖中应根据钻机的外缘高度,即超挖控制下限。

组合 237

θ θ 放样线e=0

a)


e θ θ 放样线e>0 超挖

b)



e θ θ 放样线e<0 欠挖

e/tgθ c)

e为开口位置; θ钻机仰角

铁路隧道的容许超挖一般为15cm。

L=3-3.5m时,外插角θ=4.5°

L=4.5-5m时,外插角θ=2.6°

一般的司钻工很难做到,只能是靠及时引导指正,测斜仪辅助定向,尽量用凿岩台车来钻孔。




爆破方法的比较

爆破方法

平均超挖(cm)

欠挖(cm)

比较(%)

备注

普通爆破

36.14

99.5

最大62

控制爆破

22

50

最大30

爆破方式效果比较

爆破方式

超挖值(cm)

欠挖值(cm)

炮孔保存率(%)

备注

全断面一次爆破

10-17

9-21

60

不同地质不同试验

预留光面层

11.93

3-5

72

导洞先行扩大

6-9.7

1-3

80-85

三、E/W的分析

周边孔的布置,在其它因素一定时,超挖高度h随着周边眼间距的增大而增加,而最小抵抗线W也与超挖高度h有近似抛物线的关系。

较小的有助于减少超挖,W是控制的关键,要想彻底控制就必须使相对间距E/W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E、W一定,L=3-3.5M、g=0.27kg/m时关系如图,E/W=0.7-1.0,周边孔间距45-80cm,最小抵抗线W=50-80cm。

















任意多边形 135








任意多边形 136




































6

K%

90

80

70

60

50

40

40

0 h(cm)

50

40

30

20

10

0

0.6 0.8 1.0 1.2

E/W

四、炮眼布置原则

  1. 楔形掏槽、环形布置

  2. 楔眼掏槽、线形布置

  3. 直眼掏槽、环形布置

  4. 直眼掏槽、线形布置

  5. 大孔距小抵抗线炮眼布置

五、钻爆设计

爆破计算

1、炮眼数量确定

N=k*s*L-Qg/(n*r*L) (个)

N—全断面炮眼数

k—单位岩石体积耗药量kg/m3

s—开挖断面积

r—线装药密度kg/m,从实际中获得

L—炮眼深度

Qg—周边光爆药量

n—装药系数

2、允许用药量确定

Qm=R3*(Vrp/k)3/a

Qm—一般允许量

Vrp—振速安全控制标准,查表

R—爆源中心到振速控制点的距离(m)

k—爆破介质系数,查表

a—衰减指数,查表

3、总药量确定

Q=k*s*L

Q—一次爆破装药量

s—开挖断面积

L—炮眼深度

k—较性岩石爆破意单耗(kg/m3)

五、起爆顺序

组合 145 槽 扩槽 掘进眼 二台眼 内围眼 底板眼 周边眼

本隧道炮眼深4.5m,平均循环进尺4m,炮眼利用率90%,炮眼痕迹保存率80%,20m2断面月进尺200m(单口)。

六、预防超欠挖的措施

  1. 从实践中获取经验

  2. 从不同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钻爆参数

  3. 排除开眼误差

  4. 避免眼底偏差

  5. 放样精确,用五寸台坐标法放出开挖轮廓

  6. 炸药品种选用正确

  7. 线装药密度不可大于0.04Kg/m3

  8. 改善装药结构

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引导校正


组合 270








90




83







50




39.7










1、钻孔2、爆破技术3、施工管理4、测量放样5、地质变化6、其它

因素比例分析图


61ad6b284da65_html_146fb5983a2b16ec.jpg

超欠挖的控制方法,在实际施工中有不同的施工观念和不同的控制方法.本文以3670m的长大隧道为基础,进行全过程动态化比较分析,望各位同行予以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