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物流运输模式及其可行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轨道交通物流运输模式及其可行性探讨

徐锡明

鞍钢钢材加工配送(长春)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358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与基础建设能力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便利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诸多学者对城市轨道在物流配送领域中的应用投入了更多关注。在当前电商与零售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成为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物流配送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交通拥堵会增加末端配送延误风险,造成配送效率低下或配送成本提高问题,既影响了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也不利于节能环保和。因此,对目前物流配送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开展物流配送的意义、可行性与运行模式进行论证。
关键词:轨道交通物流;运输模式;可行性分析;货运专列;客货混编;客车带货
前言: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繁荣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城市物流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加剧,利用城市轨道交通承担部分物流服务或许是新的途径。首先,通过分析轨道交通物流可能的4种运输模式,细化各模式基本特征和必要条件,探讨不同模式下轨道交通物流的可行性;其次,从载运量、服务时间范围、运输组织等指标出发,认为客货混编是最有可能的轨道交通物流运输组织模式。研究结果认为,虽然轨道交通物流具有独特优势,但在现有条件下开展轨道交通货运业务仍然存在巨大瓶颈,开行条件尚不成熟。
1、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现状

1.1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少量有轨电车。

1.2现状

首先,地铁和轻轨的建设需要政府大量的投资,对于地铁营收结构来说,人们在乘车时所支付的乘车费用无法完全覆盖运营成本,仍有相当大比例的运营成本是由政府出资承担,甚至其中还不包括轨道交通人工运营成本,因此轨道交通相对单一的营收来源制约着地方政府财政和经济增长。其次,部分大中城市早晚高峰出行人数多,客流量巨大,当前的交通运输能力已经难以匹配峰值客流,无法有效的缓解城市路上交通的压力。然而在非高峰时段却存在着乘车人员稀少,列车负载率较低的现象,导致交通运输资源的浪费。再次,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各换乘节点衔接不畅,未有效形成运营高效的旅客联乘体系。
2、现阶段物流配送运输方式应用分析
从目前的物流配送运输方式来看,城市中的主要物流货运方式有大中型货车、小型货车、电动摩托车等,在不同运输距离中承担着多种角色。大中型货车主要承担着大批量货物的运输任务,更是大批货物进入城市流通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运输大批货物的工具也存在排污量高、路权受限与装卸不便等不足。与此同时,在我国制定了“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当前城市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提及大中型货运车辆的尾气排放问题,更是对其制定了严格的限行限时举措。而大批货物运输并不是大中型货车在城市的主要业务,对城市内物流配送影响不大。相对而言,小型货车能够承载的货物量较少,也使其在市区内更具灵活性,较小车型使其能够自由穿行在狭小的道路范围中,不容易受到城市限行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堵塞问题。而物流快递中盛行的电动摩托车成为物流末端配送的主要工具,其不仅具有灵活节能的特点,更降低了运输的成本,提高了点对点的物流配送效率。但是受到体积量的限制,电动摩托车难以携带大批货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城市轨道交通开展物流配送的可行性及运行模式研究

3.1结合客运需要,合理设计货箱
城市轨道交通往往以地铁、轻轨为主。物流企业要密切关注与调查客运量,选取人群较少、站台人群密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货物的运输。依据每日的乘客统计数据来确定可用列车节数,将剩余的空车厢用作提供物流运输服务。但是,在进行运输前,物流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轻轨或地铁车厢的特点,选择重量轻、体积小、易于搬运的快运类货物。这时就要依据车厢与物流配送方式进行货物整体的优化设计,确保其能够合理兼容客运与货运两种服务。在研究车厢的设计原则时,不难发现的是设计中尚未考虑到货物运需求,诸多货物无法合理的放置在车厢空间中。同时,部分货物可能够会损坏车厢内部分内饰与设备,使得客运服务受到影响。因此物流企业要设法将货物集装后进行运输,使得货物更便于被装载。此外,要建立标准化的货物尺寸体系,包括运载工具、仓储设施,以及搬运机械等物品的空间尺寸测量,尽可能的优化装卸流程,提高配送效率。

3.2控制装卸时间,优化站台设施
在利用轨道交通进行物流配送时候,要严格把控装卸货物的时间。客运车厢与货运车厢需要凭借同一动力驱使,所以物流人员要关注到客运人员的上车时间,将装卸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容易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能力下降。依据调研数据发现,诸多轨道交通站台在日常运行期间的停站时间在2-4min内,而人工装卸往往需要大量时间。这时就需要在站台设置智能化的快速装卸设备,如自动化机器人能保证货物的装卸任务在1.5min内安全、迅速、有序的完成,进而保证物流装卸与乘客上下车时间相匹配。货物与乘客往往处于同一站台,为了保证人员安全与货物密封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要在空余车厢与乘客车厢间设置分隔墙,设定空余车厢为货物装卸区域,使得物流配送与客运服务同时进行,保证物流与乘客服务同时进行。此外,可在站台两侧设置移动仓库,其中的仓库主要划分为两个区域,一区负责接收需要转运货物,二区则接收其他站配送的货物。这时也要注意将仓库与乘客间的上下站台划分开,避免出现客货混行的现象,保证物流顺利运转与客流的安全运输。

3.3设计合理的列车线路
设计合理的列车运行线路是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已有线路加以完善改造,可适当向市郊延伸,使其辐射范围更大更广,满足更多人的出行,带动周边地区城市建设。对于正在规划的线路要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布局、人口数量、周边公共基础设施等多方因素,必要时留出扩建的余量。

3.4对车站的布置及内部的优化
车站位置的合理选择与内部设施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车站的选定要结合人流量和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等因素共同确定,换乘站主要选在多条线路交汇处,先关键线路后次要线路,或能有效减少路上人流的地点。对于内部设施来说,设置合理的出入站路线,避免造成出入站人员对流,另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增设售票窗口和检票口,提高售票、检票的效率,并提高安检人员的安检效率,节约时间。设置合理的上下车机制,对于早晚高峰时段,加大地铁管理人员的投入,及时有序的疏导上下车乘客,减少上下车乘客对流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结语:基于轨道交通物流具有低碳环保、专有路权等优势,利用轨道交通组织城市货物快速运输成为可能,运输组织模式可分为集中开行货列、客货列车交替混跑、客车带货和客货混编4种。若在轨道交通网络上开展物流货运业务,考虑载运容量、开行成本、运输组织难度等因素,客货混编是最可能实现的轨道交通物流运输组织模式,但该模式仍然无法确保轨道交通运输原本的运营高效性或乘客安全性。从物流管理的宏观角度来看,也存在着未来运能不足、运输组织困难、货源不确定等风险。因此,基于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开展轨道交通物流业务的可行性尚不具备。
参考文献:

[1]生态环境部.2020年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第Ⅰ部分机动车排放情况[J].环境保护,2020,48(16):47-50.

[2]王小林,赵瀚.基于地铁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15(5):1273-1282.

[3]沈望舒.遐思北京低碳生活与地铁货运功能的开发[J].北京观察,2020(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