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及我国的政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及我国的政策措施

杨静

北京中联泰格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2020年,中国通知世界,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顶峰,并将努力实现2060年气候中立化。这不仅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也是以科学论证为基础的国家战略。这明确了中国“能源转向”的目标,迫使我们更加积极地推进低碳能源的转化。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是历史需要,能源转向是其基础和动力。化石燃料的发现和利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这是一个典型的能量转换。但在过去200年里,工业文明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气候和可持续问题。现代非化石能源的进步促使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也推动了能源转向的新周期。

关键词:“碳达峰和碳中和;科学内涵;政策措施

引言

全球能源转向的三个阶段与中国之间存在差异。全球能源转向的第一阶段以煤炭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进入了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阶段,现在进入了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中国能源结构的第一阶段也以煤炭为主,但第二阶段是化石和非化石能源的多样化结构、发展、协调和互补,逐步转向绿色、低碳、安全和高效的能源、电气化、智能、网络和减少碳排放。最后,我们进入了以非化石能源为重点的第三阶段。

1二氧化碳排放高峰和碳中和的起源与科学内涵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2020年气候报告》,2020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将继续上升,全球平均气温将高于工业化前水平约1.2℃,这是自综合概览以来(直到2016年)第二温暖年。根据世界经济论坛近年发表的《全球风险报告》,环境风险是世界上最大的风险。关于发生概率,过去五年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排在首位,气候和适应措施的失败在过去三年中排在前三位。

视影响程度而定,Coid-19的流行将在2020年影响世界,从而阻碍今后3至5年的经济发展,并加剧今后5至10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因此,传染病在风险影响程度上居首位,但气候变化和适应措施的失败仍被列为今后十年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可能的长期风险。

为了在国际一级应对气候变化,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15年《巴黎协定》以来,一直是控制全球气温上升的目标。工业革命前,全球气温达到2摄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在1.5摄氏度的峰值,这意味着全球、国家、城市和企业的碳排放进程等具体问题都在上升。气候中和是指净零排放量、荒野、狭义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广义上的所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量。

将全球气温上升稳定在一定水平意味着全球净排放量必须减少到大约零,即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人为清洁之间的平衡是通过碳处理技术实现的,这不仅包括消除自然碳循环,如森林管理中的森林碳净化,而且还包括消除诸如CCUS(碳捕获,b)等人为技术。使用和存储)。

2、意义

14个五年规划期内,预计中国电力行业将包括一个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化石能源必须尽可能适应治疗需要。例如,如果要清洁、高效、灵活地使用煤炭,石油行业应进一步稳定石油,增加天然气,大力开发非化石能源。中国必须依靠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实现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约2%,能源弹性系数低(不到0.4%)。

这是推进国内能源转向,为外国人建设共同未来共同体的融合点,也是推进国内外互惠发展新模式的起点。估计到2025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20%。电力占生源能源的30%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装机容量的50%,发电量超过40%。届时,可再生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14世纪能源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煤的消耗量不再增加,他是第一个到达煤顶甚至煤顶的。

在“十一五”期间,由于增长和非化石能源(包括电动汽车)电气化,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将率先在2030年之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高峰。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推进我国国家气候中立战略目标意味着在能源转向中更加积极地行动。发达国家从二氧化碳排放高峰转向气候中立通常需要45至70年的时间,而中国仅仅坚持了30年。因此,我们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今天,以化石能源为支柱,全球和中国的碳减排措施有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二、替代能源、非实物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应占很大比例;第三,消除碳,增加碳排放,大力发展CCUS技术。

3、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政策措施

3.1根据"十五"计划

到2030年,由于增长和电气化,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非化石燃料,中国东部和城市将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峰。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促进国家气候中立和中国的战略目标意味着在能源转向方面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发达国家通常需要45至70年才能从二氧化碳排放高峰过渡到气候中立,而中国只需要30年。因此,我们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今天,全球和中国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努力有三个主要内容。第一:提高能效和降低能耗。替代能源、非矿物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应占更大比例。第三,消除碳,增加碳排放,大力发展CCUS技术。实际工业排放水平;政治基金经常使用行政评价基金和财务控制资金。逐步控制碳密集地区的碳排放;并全面控制低碳领域的碳排放。在不同时期逐步实施全面碳控制和管理,并在今后两个五年期内实施零排放控制战略。第14个五年计划的总体监测目标高于第10个五年计划。

3.2加快制定科技创新支持方案。

《实现气候中和目标行动计划》启动了在气候中和目标框架内制定科学技术创新计划和实施计划的工作。考虑短期经济复苏、中期结构调整和长期低碳转型,实施低碳脱碳技术,提高未来绿色产业的竞争力。以2060年之前的气候中立为目标,将二氧化碳限制指数纳入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十四个五年计划”。我们以关键领域为重点,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特别科技计划,并开展了类似的支持研究,为实现气候中立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加快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发电系统建设,帮助各行业全面提高电气化率。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生产和公共服务是实现气候中立目标的重要途径。

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普及,确保到2030年发电成本尽快经济高效,加快核能模块化、小型化和分化的研究开发和新技术应用,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领域,确保到2040年实现关键的推广应用。最后,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将增加到90%以上。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保障体系建设。第一,制定关键低碳创新技术研发和投资规划路线图,调动产业和市场力量,实施和促进研发,大规模展示低碳减排技术,构建全新的创新驱动体系;二、寻求前瞻性和破坏性技术,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突破革命性核心技术,今后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上建立气候中立示范区。开展大规模低碳脱碳技术示范,推动省、自治区、直辖市“逐步”全面低碳转型。第四,积极扩大国际合作,突出强调南南合作和中欧气候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家间低碳减排技术的转让和交流。

结语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和气候中立性的提高将引领中国能源转向,促进新的增长,发展新的经济,实现经济、能源、环境和气候的双赢局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震锋: 新形势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 根本遵循与行动路径[J].奋斗视点,2021,12( 01) :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