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多方位构建学生素质教育平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立德树人 多 方位构建学生素质教育平台

于孝廷

淄博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仅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才能适应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来,学院才能够真正做强做大,在激烈的竞争中勇立潮头。为此,我院专门搭建了学生素质教育平台。

一、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院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把德育工作作为实施“内涵提升促进外延发展”战略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模式。德育工作思路新颖,独具特色,富有成效。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德育工作和校园文明建设评估优秀

2009年12月3日,经山东省德育和校园文明建设评估专家组评估,认为:淄博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和校园文明建设工作,并把它们作为实施“内涵提升促进外延发展”战略的重要动力和保障,思路新颖,成效显著。学院注意凝练学院精神,形成了“只有拼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验”的校训,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推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化,推动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经过检查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淄博职业学院德育和校园文明建设达到了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检查评估标准和山东省高等学校校园文明建设评估标准,两项评估成绩均为“优秀”。这是对淄博职业学院德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2、德育报告制度化、常态化

示范校建设之前,德育报告、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多是随机性的,缺乏团委学生处的强力指导和考评机制。通过示范建设,建立了有效的督导体制,各系(院)定期汇报德育报告情况,保证了德育报告的经常化。2007年下半年以来,聘请德育专家、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专题报告计57场,专题报告理论深刻、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活动的举行,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让大学生与火热的社会实践缩减了距离,摆脱了许多非理性的理念和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大学生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初步建立了大学生诚信、责任、公正、敬业的职业精神。为保证德育报告的经常化进行,建立了近100人素质教育师资库。

3、德育平台丰富,学生活动多彩

学院建立了蒲松龄故居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马鞍山革命抗战纪念馆、临淄足球博物馆、齐国东周殉马馆、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淄博市烈士陵园等11个校外德育基地,涵盖了本区域古历史、革命战争纪念、文化名人、现代榜样等德育角度的物化形式,构成了我院的大学生德育教育主平台。在素质教育项目组的领导下,开展了8380人次丰富多彩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凝聚力和时效性,开阔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视野,淬炼了学生诚信、敬业、公正等职业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


二、深化人文素质培养,推进品牌项目实践活动

1、大力建设配套硬件,搭造文化活动阵地

学院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场所和配套硬件的建设,新建和扩建了大学生活动中心、社团指导(活动)中心、报告厅、千人礼堂、大学生健身中心、形体房等,招标购置了室外文体活动音响和灯光;舞美设施、音响设备、艺术服装、体育器械、多媒体资源、棋牌类等各类人文培养设施齐全。

2切实关注社团成长,发挥潜能激发作用

学院现有院级学生社团31个、系级学生社团23个,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学院坚持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对学生社团引导与发展过程的始终,学生素质普遍较高,《齐鲁晚报》曾先后以“大学生拾金不味,20万元归还失主“为题对我院“爱心社”成员鹿永刚同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捡到20万元拾金不昧的事迹和以“三少年不幸落水两学生英勇救人”为题对我院“爱心社”成员李镇镇同学舍身救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就是例证。

在所有学生社团中,大学生艺术团的成长最为显著,经过5年多的发展,现已有舞蹈团、声乐团、器乐团、表演团、书画团、合唱团、国旗队、礼仪队等八个分团,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学院文艺演出的主干力量,在市级比赛中屡次获奖。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拘一格、卓有成效

1、学生系列活动

每年5月到6月,我院结合不同的心理教育主题,举行大规模“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既有手语操表演、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理健康图片展、专家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展、心理剧表演等各种特色活动,也有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征文比赛、心理手抄报比赛、心理主题演讲比赛等各种竞赛活动,倡导学生全员参与,整个学院形成了热烈的心理健康活动氛围。

2、专家讲座

每年活动月期间学院会邀请校内、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通过心理专家的现场报告和心理咨询,能够让在校学生和学生工作者亲身感受专家对心理健康的阐释,了解专家的心理教育思想,从专家的现场咨询解惑中受益匪浅。

3、心理咨询

我院历来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教育,重视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电话、面对面等预约方式,采用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等形式积极高效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积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进一步开发学生潜能

学院将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潜能开发课程的一个模块正式列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供全校学生选修,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使学生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挖掘自身潜能,重新认知自我,增强自信;启发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融洽地与群体结合。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提升了团队作战能力。

1、建设园林式素质拓展基地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结合我院南校区的建设用地情况,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为4000m2园林式素质拓展基地。开设高空项目5个:攀岩、四面体(高空断桥、天梯、高空单杠、铁索桥)。场地项目7个:团队热身(破冰)、信任背摔、穿越电网、孤岛泅渡、毕业墙(合力冲击)、盲人方阵、同心同行,并逐步开发适合高职生身心特点的训练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2、打造一支专家型的素质拓展师队伍

学院14名教师赴北京参加拓展培训师(中级)培训,有7人取得中级拓展培训师资格,并有2人被评为优秀学员。素质拓展培训中心工作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由原来的2名工作人员增加为11人,其中有正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职称1人,7名中级拓展培训师。各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通过对光盘、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学习和外出培训等,增强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

3、训练形式灵活多样,训练效果成效显著

将参加新生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4046人分为29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7个队,每队20人,分别由7名培训师带队,通过赶赴不同的地点完成趣味生动的小游戏和拓展项目,达到融合团队、提升团队凝聚力的目的。在项目拓展训练中,队员们无不表现出贡献精神。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学习他人之长,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真实地体现了一个团队的团结与协作,沟通与协调,真诚与信赖,激情与挑战,勇气与信心,素质与心态,见解与共识的完美统一。

学生素质教育平台的搭建和使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要进行调整和变化,因此,学生素质教育平台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紧跟形势的发展,不断修改充实素质教育的内容,使之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求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