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小学语文“ 1带 N”涟漪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朱冬梅

南宁市武鸣区职业技术学校 530104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部分受到教育一线的普遍关注,教学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1带N”涟漪型教学是课改对阅读实践的新要求,“1带N”涟漪型教学作为一种拓展教学是引导学生将精读课上学到的技巧应用在略读和课外阅读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阅读是学生拓展眼界、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体验情感的重要渠道,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步,也因此阅读板块的教学改革受到广泛关注。新课程标准改革强调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自主成长的能力提升,有效的自主阅读是满足阅读量教改要求的重要手段,仅靠课内阅读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而想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需要提高对阅读方法的应用训练,切实落实“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

一、“涟漪型”阅读的内涵

1.1“涟漪型”阅读的内涵解读

“涟漪型”阅读过程类似于多层次的融合,即从圆的一个中心辐射到周围的层,并向外扩展。

1.2“一带N”拓展阅读

所谓“一带N”拓展,本文指的是以教材中的单篇或一组课文作为文本学习的“动力源”,并作为突破路径,带动一篇、多篇(片断)乃至整本书的阅读。借助这种理念开发与此相关联的课外阅读拓展文本、微课、微视频等资源,并探索在课内使用或者部分使用的最优化教学策略,使得课内外阅读一体,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涟漪型”阅读价值追踪

2.1由点的教学到“网”的教学延伸

“涟漪型”阅读,由课内的“一”带出课外的“N”,是迁移,是应用。让课外名著在课内部分阅读,并延伸到课外。既让学获得规范的语言文字、语文能力,又交给学生品读的方法。把学生带进整本书中,实现由点的教学到“网”的教学延伸。

2.2学生知识型到建构型的教学升级

“涟漪型”阅读通过扮演中文课堂主渠道的角色,将课外经典阅读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便于对接的阅读材料,使语文学习成为有意义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纯粹的工具性,实现学生知识型到建构型的教学升级。

2.3教师传授型到激励型的教学转变

“涟漪型”阅读,用“一课带一篇,一课带一组,一课带一本”等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得阅读内容从一元到多元,阅读角度从狭窄到宽,阅读的顺序更是由纵向阅读到横向阅读。迫使教师实现由传授型转变到激励型到创新型。

  1. 小学语文开展1N”涟漪型阅读教学策略

3.1以教材为圆心辐射课外阅读

一个单元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阅读技巧进行了尝试,但毕竟并未完全脱离教师。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程度更高的阅读方式,也是践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途径。教师可以顺着教材后“快乐读书吧”的要求推荐《中国古代寓言》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外国优秀寓言故事集。课外阅读的落脚点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每周早读、班会、午休等时间组织学生分享课外阅读所得,分享方式可以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可以是读书笔记或周记,可以是小短剧,目的就在于督促学生应用课内所学技巧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3.2在阅读课堂中增加互动

涟漪型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虽然是阅读,但是小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耐性和定力是比较差的,所以教师也要在涟漪型阅读教学中增加和学生互动课堂环节。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让每个学生提前准备好自己寻找的课文相关或者相近的文章,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涟漪阅读。小组形式可以让小学生互换自己寻找的课外书籍和文章,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在学生进行涟漪型阅读的时候,给学生们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让小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也可以锻炼小学生快速阅读的思考模式。问题的设置上可以有,找到相关文章和教程内容相似结构,在文章中标注出来;和教材对比,有多少种叙述方式,是倒叙还是插叙等等;如果你是文章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等等。教师要运用各式各样的阅读问题,帮助学生在进行涟漪阅读的时候学会思考,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逻辑思维的过程,长久下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多带着学生们一起进行涟漪阅读,给学生们做出正确的阅读方式示范,让学生们跟着教师学习阅读方式。在阅读的时候设置学生上台进行阅读的环节,自选一节和教材内容相似的文章段落进行阅读分享。

3.3注重关联,合理选择拓展文章

涟漪型阅读教学的关键即选择适合的文章来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照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与学生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相符合的文章,并根据文章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语言情感、思想主旨等来选择课外阅读文章,科学合理的搭配好课内阅读文章,既让学生对课内阅读内容加以巩固,又适当拓展了课外阅读量,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在饱满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阅读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节课内容时,主要让学生领略到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从而引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时有顺序、抓特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累积素材的好习惯。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教师也可给学生推荐阅读《迷人的张家界》和《烟台的海》,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学生也难以集中精力读长篇大论,所以可以节选里面的精华部分给学生阅读。将阅读内容给学生分发下去,让学生除了对钱塘江大潮有深刻的感悟外,也对祖国其它地区的壮美河山有所了解,更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让学生对群文阅读有进一步认识。

3.4精选议题,引发思考

问题是教师教育的手段,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教师设计选取怎样的议题,就容易引发怎样的思考。首先,因为我们应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所以在选取议题时,应少设计统一标准的答案,应提倡多样化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其次,涟漪型阅读并不是单篇,要把多个文段内容看做一个整体,提取、整合信息,对文段的共性问题予以探讨。最后,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迁移,将所学知识在多篇材料中加以应用。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而且即使读书,学生也比较注重读课本内的课文,很少读其他书籍,所以学生的阅读量极少,导致写作文时非常困难,而现在有效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方法就是群文阅读,通过多读多看的“1带N”模式拓宽阅读的广度,即使一开始时学生理解得不全面,但是,坚持下去,多读多练,之后能明白所学所练的内容,明白文中的道理。这种方式优化了课堂质量,阅读水平得以培养,最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所以,我相信涟漪型阅读教学一定会持续迸发出鲜活的力量,在语文阅读教学占据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学会设计,帮助我们的孩子扩大阅读面,为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做好铺垫。

总结:总之,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涟漪型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要重视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集体阅读,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朱任辉.“以点带篇,以点带面”式的阅读教学新方法——“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操作解析[J].江西教育,2018(29):31.

[2]朱瑛,徐洪权.小学语文“1带N”涟漪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12):69-72.

[3]傅桔红.“读”出涟漪方能“写”出亮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浅探[J].新教师,2016(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