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义德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萨义德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对比分析

常伟华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研究殖民统治结束以后,原宗主国和原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利关系。萨义德和霍米·巴巴作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二者对于后殖民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二者的观点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该论文旨在分析对比二者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不同点。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发展背景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文化与文论思潮。后殖民是指当代跨国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与以往政治和军事殖民方式不同的文化殖民格局,后殖民理论则是对这种文化殖民方式的一种反思批判。针对跨国资本主义的文化殖民方式,后殖民理论侧重通过文化批判去实现“去殖民化”的目的。后殖民主义文论家认为文学是“文化殖民”的重要场域,对文学活动的殖民化倾向的分析批判是“去殖民化”的必要环节。后殖民主义理论形成了抵抗或拆解欧美文化中心主义的特色。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农,斯皮瓦克,萨义德和霍米•巴巴等。萨义德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霍米·巴巴则提出了“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二者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广泛影响。

二.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萨义德于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人,1951年达到美国,195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代表作为《东方学》。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西方所谓的客观中立、不受政治影响的东方学,实际上是充满了偏见和误解,是帝国主义实施掠夺和控制的组成部分。萨义德指出“东方学”这一词具有三种含义:1.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学科,该学科指的是任何研究和教授东方的人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2.作为思维方式的含义,这种思维方式是以“东方”和“西方”两者之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的。3.作为一种权利话语方式,可以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教授、殖民和统治等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

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构建的“东方”有三个特点:1.“东方”是人为构建起来的有规可循的观念群,是“东方化了的东方”。2.它对东方的想象和表述充满了权利关系。3.它不仅仅是欧洲人对东方的纯粹虚构,同时也是一套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相互参照的固化产物。萨义德的东方学借鉴了福柯的“话语”分析方法。在殖民主义语境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就处在“殖民话语”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当中:殖民者作为“殖民话语”的主体,构建了庞大的知识系统“东方学”,这一知识系统把被殖民者构建为未开化的,被启蒙的,前现代的“客体”,从而为其殖民扩张赋予了合法性。萨义德指出,欧洲文化正是在东方学的支配下,通过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在顽固的欧洲中心主义观念下,西方人更加根深蒂固地用其自身的思想来书写和思考着东方人。

三.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霍米•巴巴于1949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70年在孟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4和1977年在牛津大学获得双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代表作主要有《文化的定位》和《民族与叙事》。不同于萨义德的是,霍米·巴巴认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压制和奴役,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拆解的关系:殖民者的殖民话语并非如萨义德认为的那样像是铁板一样,受殖民者的主体身份也并非处在精神分裂的状态,两者之间表面上的霸权主宰关系中实际隐含着反霸权的空间的。在巴巴看来,受殖民者的身份认同方式都是建立在对“身份主体”和“本质化”理解基础上,非此即彼的“纯粹身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结果。巴巴认为,宗主国文化和殖民地文化之间界限的严格区别和对立,正是殖民话语的结果。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交互混杂”的“第三空间”,两种文化在这一空间中彼此交织。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矛盾状态、模拟和混杂性。所谓矛盾状态,即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相互关系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复杂状态。巴巴认为矛盾状态打断了殖民统治的那种泾渭分明的权威关系,打乱了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简单关系。殖民者到了殖民地,看到被殖民者俨然成为自己的影子的投射,在道德的层面就会形成一种罪恶感与优越感交互混杂的模糊状态。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在矛盾状态中经常形成一种既排斥又吸引的依存关系。这种矛盾状态从根本上使殖民统治变得不安。所谓模拟,霍米·巴巴认为是用来描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的方式。当殖民话语鼓励被殖民者通过采纳殖民者的文化习俗、假设、建制和价值等去“模仿”殖民者时,结果从来不是对那些特性的完全复制或者简单再现,而是一份对殖民者“面目模糊的拷贝”。对于殖民者而言,这种似是而非,似像非像的拷贝是很具有威胁性的。因为模拟与讽刺相差无几,甚至它对所有它所模仿的东西都像是一种讽刺和嘲弄。巴巴发展出混杂性的概念,用以描述在政治对立或不平等状况中的文化权威的构建。当殖民者的训导话语试图将自身客观化为一种普泛化的知识或一种正常化的霸权实践时,混杂性的策略就会开辟出一块协商的空间。这种协商不是同化,而是有助于拒绝社会对抗的二元对立,产生一种表达的“间隙”能动性。

四.萨义德与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不同点

萨义德借助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了殖民主义文化支配形式的运作模式,揭示了东方学所蕴含的知识和权利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文化霸权结构,深刻地批判了西方人文学科中蕴含而又一直遮蔽的殖民霸权意识。萨义德的《东方学》以西方的东方学研究为批评对象,指出了西方的所谓客观中立、不受政治影响的东方学,实际上是充满了偏见和误解,帝国主义实施掠夺和控制的组成部分。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的种族优劣论并不仅仅是一厢情愿的说法,而是有着百年坚实的东方主义“科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垄断知识和“客观真理”来维系和发展种族的不平等。

萨义德提出“东方学”,试图拆解“西方”和“东方”的二元对立话语模式,霍米·巴巴批判了萨义德阐释东方主义话语的构建方式,他认为萨义德的著作实际上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暗示“殖民权力完全为殖民者所占有”,而这在巴巴看来却“一种历史和理论的简化”。萨义德认为受殖者要么拥有全部权力,要么手无寸权。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没有给协商或者弱者对强势的抵制留下任何空间。巴巴不像萨义德对殖民关系做出截然对立的二元区分,而是有意使问题看上去更加“复杂”。巴巴认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关系比一般人想象地更加微妙。面对殖民者的同化政策,原住民会有些会采取“狡猾礼仪”的方式,表面顺从,实际上使之变味,来消解殖民权力。在面对殖民者极力推行自己的宗教、文化、语言时,受殖者会成为“模拟人”,在模拟的同时加进自己的文化元素,模拟失真,给殖民者造成逼真又不同的双重假象,以此来干扰殖民权威,打破殖民文化的一统天下。


参考文献

[1] 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M]. Random House, 1979.

[2] Home 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 [M].New York:Routledge, 1994.

[3] 爱德华·萨义德. 《东方学》[M]. 三联出版社, 1999年.

[4] 赵稀方. 后殖民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作者简介:常伟华(1994.3.19—),汉族,河南省郑州人,就职于郑州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