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7
/ 2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的分析

张学翠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的应用意义。方法:对本院在体检或内分泌科进行基本超声检查并确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施行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造影技术为连续超声、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分析患者在不同占位性病变情况下的CEUS特征性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7例为乳头状瘤;5例为滤泡性腺瘤、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数统计32个。结论: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于手术或保守治疗前提供较为明确的参考信息,诊断价值高,诊断优势为实用可靠,应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占位性病变的检查方面已经得到了临床验证,其造影信息具有较高的价值,而目前关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问题还处于研究阶段,尤其对较为新型的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以及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技术研究缺乏深入性,故此本文中将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造影情况作为条件,以记录患者病灶造影动态过程的形式,研究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所具备的应用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门诊及入院经体检或者内分泌就诊常规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表症,并进一步开展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检查病灶情况的30例患者接受本次研究活动,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患者病灶数统计32个,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为: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从21岁到74岁不等,其中患者最大的病灶径为44mm,最小的病灶径仅有9mm,最终患者病灶经过手术病理获得确认。对于患者甲状腺有关瘤样、肿胀、乳头状癌或合并的出血等问题不做研究说明,无研究干预意义,P>0.05.

1.2方法

应用意大利进口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将5ml的生理盐水在无菌操作下注入到瓶中并顺势摇晃,使得瓶中震动原本的冻干粉末呈现出分散状态,六氟化硫微泡完全被磷脂包容,此时将已经混悬的液体抽取出2.4ml的剂量注入患者肘前静脉,后续利用余量的5ml的生理盐水冲管。注射的方式为弹丸式、以每秒钟2.5ml的速度注入,此时针对有双侧甲状腺病灶的情况,在造影后患者可略作休息,并连续完成二次造影[1]

检查中观察的主要为甲状腺肿块的位置、数量、边界与形态,并分析内部回声情况、比例等,此时应观察有无钙化、组织淋巴结等个体问题的衍生。此阶段观察均利用二维或者彩色超声完成;随后应结合对肿块的定位观察周边位置的血流、分布,此阶段利用彩色血流显像展开观察。

观察期间应对血流分型有基本的认知,其中周边血流为Ⅰ、内部血流为Ⅱ、两种血流形式结合均存在为Ⅲ型,观察面应充分显示肿块的整体情况,并尽可能对周边甲状腺情况兼顾。

将图像按照标准导入电脑后喜之星观察造影剂的变化,以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图像作为参考标准[2-3]

1.3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均数±标准差( 4-s)表示,配对资料t计量、计数x2检验,统计差异P判定(P<0.05or P>0.05)。

2.结果

2.1 30例患者中,7例为乳头状瘤;5例为滤泡性腺瘤、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瘤的病灶数有9个,无囊性,7例为单纯实性(团块),2个有实性含液;滤泡性腺瘤病灶数9例,4个囊性,5个实性,2个实性含液;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数14个,其中6个表现为囊性,9个实性团块,2个实性含液。

乳头状瘤中有6个低回声、1个混合回声;滤泡性腺瘤3个低回声、4个中等回声、2个混合回声;结节性甲状腺肿7个低回声、1个中等回声、2个高回声、4个混合回声。

乳头状瘤边界不清、全部钙化无声晕,5例为Ⅰ级彩色血流,2例为Ⅲ级彩色血流;滤泡性腺瘤边界清晰,无钙化,部分声晕(4例),8例为Ⅲ级彩色血流,1例Ⅱ级彩色血流;结节性甲状腺肿边界清晰,部分钙化(10例)11例声晕,9例为Ⅱ级彩色血流,5例为Ⅲ级彩色血流。

2.2甲状腺病灶与自身甲状腺组织影响对比有关数据较为凌乱,以表格形式展示较为明朗,可见表2.

表2 32个甲状腺病灶有关超声影像始增时间等分级说明

病理类型

病灶数

始增时间

强化程度

强化持续时间



同步

相等

相等

乳头状瘤

9

8

1

0

1

0

8

0

1

8

滤泡性腺瘤

9

9

0

0

9

0

0

9

0

0

结节性甲状腺肿

14

0

14

0

0

14

0

0

12

2

合计

32

17

15

0

10

14

8

9

13

10


3.讨论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病理性特征对比下,良性肿瘤内部的血管生成可能性偏低,而恶性肿瘤在肿瘤的外周和内里,均有生成侵袭性血管的较高几率,这些血管会弥散在周边的组织中,借助氧气、营养来维持其增生活动,使得肿瘤的转移、发展速度加快。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可通过血管生成后的情况,根据血管密度、迂曲等分析病灶发生发展状态。

本研究中,通过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对结合增生期间的彩色血流模式等进行了区分,呈现出较为多样的血供特点,可见结节的大小、血管分布情况是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指标[4]

综上所述,较为准确且真实的反映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血流分布、血管生成的方式为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该造影模式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医疗参考基础,本研究中有限的病例情况下,充分的沿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获得了数据,为本次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而定意义提供了佐证,针对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的实效问题还需要结合更多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探究。

[參考文献]
  [1]陈慧欣,战大伟,冯宝香,等.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的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3):4-7.
  [2]满国栋,王军,刘勤江,等.甲状腺癌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9,31(6):305-308.
  [3]段玉龙,管健,侯激流,等.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微泡,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种构成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4(20):3300-3302.
  [4]张兵,李超,孙荣昊.甲状腺癌病因分析及诊治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7(1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