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8
/ 2

后疫情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机制研究

张雪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

近年来,对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不断深化,不断加强,内容上也更加多样,研究手段更加丰富,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方法研究较多。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出现较多的关键词多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红色文化、中国梦等,更多的研究适应时代发展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更多的贴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时代特色。后疫情时期,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疫情防控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注重时代特色与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实现民族复兴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需要,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加强党对青年领导的需要,青年自身发展和体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不稳定、不确定、模糊性的特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着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爱国主义是国家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也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必要性

198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颁布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983年制度),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1994年制度)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2019年制度)三部具有重要时间节点意义的标志性制度进行内容分析,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制度文本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底蕴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也不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是贯彻落实现代教育要求的需要,也是现代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有更加全面与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爱国觉悟有积极的作用。

二、后疫情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胜利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面对富有时代特征的00后在校大学生,结合全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与典型事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后疫情时期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困境,查找原因,提出创新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在实际应用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尽管已经发展多年,未曾间断。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以来,进入后疫情时期,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应得以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全民投入到疫情防控,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于国家机制更加赞同, 因此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社会生活环境。通过调查研究总结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经验和不足,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模式和对策,为全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服务与实践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以“融入与担当”为视角,借助疫情防控时期典型的事例,以及政府举措与担当,积极通过实践活动或理论宣讲,保障真正融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本课题研究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导向,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超越自我,主动担当。通过健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出现教育内容和载体更加丰富,强调理论教育和重大纪念日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更加细分,强调分众化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中营造浓厚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注重国民心态涵养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强调大学生的身份的辩证思考,既是普通大学生,又是思想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高校辅导员应端正其思想意识,拓宽教育渠道,优化教育环境,保障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上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其更好的做到爱国、爱民族、爱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做出贡献。

以后疫情时期为时代背景,充分发挥疫情防控逆行者的典型案例,许多平凡而生动的英雄人物,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国家、政府的民生举措。用实际行动诠释忧国忧民、国家利益至上的情怀和当代青年的勇往直前、不畏风险的精神,也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凝练典型案例,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与手段,继而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弘扬正确价值观。

三、后疫情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理想信念作为指路明灯,指引青年学生勇于担当、不断前行。同时,当疫情蔓延至世界各国时,网络上充斥着虚假信息,作为高校辅导员在继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要引导青年学生理性爱国、抵制错误思想,避免某些具有反动性、落后性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引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领青年学生责任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疫情为切入点,引申国家、民族问题,做“守护者”“修行者”“识途者”,号召大学生承担青春使命,树立共同奋斗、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影响着青年学生的行为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工作的志愿服务中,充分展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激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增长本领和才干。承担青春责任担当,不是蛮干,不是瞎干,鼓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同时,在成长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磨炼斗志,奋发进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艳丽,张国栋.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路径探究[J].品位·经典,2021(07):115-118.

  2. 张悦阳.当代青年与爱国主义:理论内涵、实质指向与实践路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1,19(02):52-57.

[3]孙钢军.新冠肺炎疫情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J].中州大学学报,2021,38(02):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