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李慧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52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76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76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血栓栓塞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使其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血栓栓塞的形成。

【关键词】早期护理;肺叶切除术;血栓栓塞症;预防价值



近年来肺部病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临床中主要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即采用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然而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诸多患者将会产生血栓栓塞、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不仅影响康复,同时还将产生较大的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护理配合,目前临床中多使用护理干预模式。本文选取152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叶切除术患者,共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6例,男女各39例与37例,平均年龄为(51.3±4.9)岁;试验组76例,男女各40例与36例,平均年龄为(52.9±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肺叶切除术手术指征;②均获得家属的完全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存在意识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并予以常规的饮食与生活护理。

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相关疾病知识或发放图片,以便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疾病知识、手术方式的讲解,能够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情况,以便能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术中护理,术中要求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全程对血栓的发生风险进行监控;除此之外,在进行手术前需要使患者穿戴适宜的弹力袜。(3)术后护理。手术过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肢体功能等指标数据及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严密监测,若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根据血栓风险评估结果为患者使用防血栓空气压力波治疗,对患者进行机械性预防抗血栓措施。除此之外,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使其多食用新鲜果蔬并多饮水,以便能够有效地避免便秘的发生;指导患者正确咳嗽,科学排痰,并且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手术后第一天即辅助患者进行适量的床下活动,以便促进血液循环,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

1.3观察指标

①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②血栓栓塞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统计于Excel 2021表格,指标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3.00。计数资料为血栓发生率,指标由X2检验;计量资料为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由t检验。以<0.05为判断依据,分析组内统计学情况。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对照组(n=50)

2.34±0.05

8.24±2.11

试验组(n=50)

1.49±0.28

7.03±2.19

t

21.1315

2.8135

P

0.0000

0.0059

2.2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的发生比较

试验组血栓栓塞发生率(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9.2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的发生比较 [n(%)]

组别/项目

例数

血栓栓塞发生率

观察组(n=50)

1

2.00

对照组(n=50)

7

14.00

χ²

-

5.9829

P

-

0.0144


3.讨论

肺叶切除术对于治疗诸多肺部病变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该种手术方式将会对肺动脉造成较大的不良损伤,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因而较易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以便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以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然而由于未能够深入观察血栓栓塞情况,并且未能够对患者进行详细地讲解与护理,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3]

随着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目前临床中多使用早期护理干预,此种模式包括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患者对血栓栓塞症的了解,配合,同时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因而能够使其获得的良好的效果[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血栓栓塞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促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的评估,从而制定具有良好的针对性预防方案,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因而能够获得良好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血栓栓塞症的发生,能够作为首选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金飞.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232.

[2]温德辉.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288-289.

[3]丁君蓉,蒋一楠,帅力,许苹.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05):66-68.

[4]李小丹.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17(0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