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3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 2 型糖尿病的价值

王莉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目的】探析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治疗的11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n=55)和联合组(n=55),常规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联合组采用利拉鲁肽+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血脂、胰岛素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血糖、血脂、胰岛素功能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同时促进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字】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利拉鲁肽;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value of liraglutide combined with ins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e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110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n=55) and the combined group (n=55), and different methods were implemented respectively. Treatment, compare th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insulin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insulin functions of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Liraglutide combined with insulin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e type 2 diabetes.

[Keywords]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Liraglutide

临床认为,肥胖和超重是引发2型糖尿病发病的因素之一,针对此类患者在进行血糖控制时也需对其体重进行相应控制。此前胰岛素功能改善为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单独使用胰岛素对其病情控制效果欠佳[1]。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对肥胖2型糖尿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的治疗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治疗的11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n=55)和联合组(n=55),常规组中男性34例(61.82%)、女性21例(38.18%),年龄40~61岁,平均(56.15±7.85)岁,病程3~9年,平均(5.93.±3.03)年;联合组中男性28例(50.91%)、女性27例(49.09%),年龄41~65岁,平均(59.15±8.24)岁,病程3~10年,平均(6.17.±2.8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所提出研究实施标准,入组患者均已知悉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指导其血糖检测方式、健康饮食、运动锻炼等。

常规组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起始剂量为0.2-0.3U/kg,餐前15-30min注射,3次/天,后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利拉鲁肽注射液(生产公司:Novo Nordisk A/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37;规格:3ml:18mg(预填充注射笔))配合治疗。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 6mg/d。使用至少1

周后,剂量增加至1. 2mg/d,剂量不得超过1. 8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血糖:空腹血糖值(FPG)及餐后2h血糖值(2hPG);血脂:低密度脂蛋白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胰岛功能:胰岛β细胞(HOMA-β)、胰岛素抵抗(HOMA-IR)、C-肽释放值(FCP及PCP)。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61b1bd4fbf79d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及血脂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血脂比较,详见表1。

1 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对比x±s,分)

组别

n

FPG

2hPG

LDL-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联合组

55

10.25±1.98

7.08±1.28

15.45±3.78

9.12±0.96

45.18±18.76

25.32±12.14

常规组

55

10.65±1.86

7.87±1.54

15.25±3.93

9.96±2.13

44.96±19.12

30.87±15.14

t

-

1.090

2.926

0.272

2.666

0.061

2.121

P

-

0.278

0.004

0.786

0.009

0.952

0.036

组别

n

HbAlc

T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联合组

55

9.86±2.13

7.14±1.03

4.89±2.09

3.42±0.81

常规组

55

9.85±2.15

7.73±1.48

4.93±2.13

4.19±1.23

t

-

0.025

2.427

0.099

3.877

P

-

0.981

0.017

0.921

0.001

2.2胰岛功能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功能指标比较,详见表2。

2 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对比x±s,分)

组别

n

HOMA-β

HOMA-IR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联合组

55

38.45±7.98

73.08±9.18

2.45±0.78

1.15±0.33

常规组

55

38.65±7.88

63.87±8.54

2.25±0.95

1.73±0.45

t

-

0.132

5.448

1.207

7.708

P

-

0.895

0.001

0.230

0.001

组别

n

FCP(pmol/L)

PCP(p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联合组

55

753.87±20.23

633.13±13.74

2134.98±87.11

1387.52±69.82

常规组

55

752.89±20.25

697.75±16.49

2135.87±87.06

1543.21±73.21

t

-

0.254

22.327

0.054

11.413

P

-

0.800

0.001

0.957

0.001

3讨论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由胰岛素缺陷和分泌异常所致的血糖升高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患者心、脑、肾等多处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主要是因胰岛素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等多种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发病原因[2]。目前研究发现,利拉鲁肽作为一种类似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的药物,是一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能够促进胰腺β细胞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分泌胰岛素,能通过对患者食欲的抑制、减轻患者的体重,同时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与低血糖风险的作用[3]

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利拉鲁肽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治疗的联合组其血糖、血脂、胰岛素功能指标的改善状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使用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于平稳状态、同时保护胰岛β细胞。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婷婷, 严励. 成人超重/肥胖合并糖尿病的综合管理[J]. 临床内科杂志, 2020, 37(9):4.

[2]徐礼五, 钟兴, 齐晓玲,等. 新诊断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不同降糖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9(02):4.

[3]王彤. GLP-1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处方药, 2019, 17(0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