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与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高压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与措施

崔博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 分析高压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样本数量3486例。首先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高压氧科收治的1698例患者展开调查,记录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并在之后的一年内通过观察护理质效改善情况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探讨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高压氧科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提升高压氧科的护理质效。结论 在高压氧科临床工作中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增强陪舱护士的综合素质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避免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民众对于生活品质、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医疗保健卫生要求。因此,优化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成了每个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作为近年来我国临床上的新兴学科,很多民众对高压氧科的了解还较为片面,因此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也会存在很多疑虑。此外,高压氧科治疗全程环境密闭,一旦患者在治疗途中出现风险事件,医护人员对其观察、抢救、治疗等都有诸多不便,且该治疗模式下存在诸多治疗禁忌症,若未进行严格管理,很有可能出现治疗风险事件,对患者的躯体组织及心理造成严重创伤,引发患者不满情绪,对高压氧治疗造成不好的影响,制约医疗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故针对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高压氧科遇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便为相关医疗机构高压氧科护理人员提供工作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高压氧科接诊患者3486例。疾病类型囊括有害气体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神经性损伤(脑梗死、脑血栓、脊髓损伤);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糖尿病足、难愈伤口、创伤性外周缺血、下肢动脉血栓);介导神经性昏迷;突发性耳聋耳鸣;放射损伤、减压病等。其中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诊量1698例,包含男性患者902例,占比53.12%;女性患者796例,占比46.88%,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12岁,平均年龄(43.48±2.67)岁;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接诊量1788例,包含男性患者1024例,占比57.27%;女性患者764例,占比42.73%,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15岁,平均年龄(45.57±2.49)岁。所有患者病情稳定,经常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有恶化迹象,遂转至高压氧科治疗。排除合并躯体严重器质性病变、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1.2方法

通过查阅本院电子档患者诊疗病历,记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高压氧科接诊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总结高压氧科护理风险的主要种类。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并于整改措施实施后的对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高压氧科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记录,探讨在高压氧科临床护理中基于风险预防采取管理策略的价值。

1.3高压氧科护理风险事件及因素

(1)入舱不及时。由于科室与患者前期的沟通协调不到位、相应药物一直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候诊时间过长,引起其出现严重的不满情绪,激发医患矛盾。(2)陪舱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综合护理能力低、心理素质差。对于入舱后接受治疗的患者一旦出现不耐受或不良的躯体反应,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较弱,无法协助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痛苦。(3)氧舱自身故障,出现仪器仪表功能减弱、电压不稳,致使治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耽误患者时间,引发患者的不满情绪。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设备老化、日常维护不到位所导致的,同时也反映出了科室日常管理松懈。

1.4预防策略及方法

(1)治疗前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前与患者预约,组织患者观看高压氧治疗视频,并对其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讲解,如舱内对讲系统、调压系统的应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处理方法。提高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认知水平,使其能够消除内心疑虑,配合入舱治疗。入舱前准备好相应药品、制定应急预案。(2)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实践能力培训,要求其对高压氧治疗期间出现的异常现象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能够及时疏导患者心理障碍,使其消除恐惧,确保患者有效吸氧。(3)定期设备维护,确保功能正常,定期做好科室弱电维护,确保电压平稳,杜绝治疗中途出现断电、仪器运行故障的问题出现。(4)每月开展一次科室护理反馈碰头会,采取持续性质量改进模式对护理过程中发现或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逐一改进,逐步优化科室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管理措施实施前后,高压氧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效对比。质效指标包括候诊时间、入舱抢救药品完备率、陪护人员绩效考核优良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等。

2结果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高压氧科护理风险事件事件78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59%(78/1698),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高压氧科护理风险事件共47例,发生率为2.63%(47/1788),较上年同期相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了42.70%。

2.2护理质效

基于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对高压氧科采取对应管理措施后,科室护理质效各项指标均有了较大改观,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见表1。

表1 管理措施实施前后高压氧科护理质效对比

时间

候诊时间(min)

抢救药品完备率(%)

陪舱护士绩效考核优良率

护理满意率

管理前

27.68±3.49

89%

79.6%

81.8%

管理后

8.17±2.76

100%

96.7%

92.5%

T/X2

6.781

4.789

3.973

3.791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高压氧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相较于传统疗法相比,高压氧治疗具有治疗环境密闭、医患配合环节较多等特点,且在治疗过程中,受舱压变化的影响还极有可能使患者出现极度躯体不适的情况发生,轻则引发患者不满,产生医患纠纷,重则损伤患者机体健康,或有生命危险,故对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期间,风险防护不容小觑。

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高压氧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与前期未与患者进行深入的协调沟通;入舱前准备不足;陪舱护士经验不足、应变能力欠缺及设备维护不到位等有关。自针对性防护策略实施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再对高压氧科护理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较上年同期相比,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知,高压氧科临床护理加强风险防护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 高压氧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18):67-68.

[1]刘静. 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 2018, 5(4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