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脾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2

从肺脾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吕璐瑶 1 李立新 通讯作者 陈雪婷 2 赵敏 2 李月 2

  1.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脾胃生理、病理特点关系密切,本文将以小儿脾胃为立足点,结合李立新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工作。

【关键词】 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反复呼吸道感染

1、病名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小儿一年内多次、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感染次数超过正常范围。关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各方典籍并未有明确相关病名。然虽未明达,亦有类表,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出发,纵览古代医籍,我们不难发现中医所持有的概念中诸如“自汗”、“易感儿”、“复感儿”此类,皆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大相关性,可供诸临床实践参考。此外,对于反复出现某种疾病,亦可见病有夙根之说。如:清·佚名《咽喉脉证通论·乳蛾》云:“有一种名根脚喉风,或一年一发,或半年一发,或一、二月数发,根留与中,不能尽去,一时难愈。”[1]

  1. 背景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复杂多样,除了与小儿本身呼吸系统的整体解剖生理特点有关,还与小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物质缺乏,甚或周围环境(例如空气质量高低、是否被动吸烟等)有着密切联系。而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则可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例如小儿常见的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皆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则属于下呼吸道感染。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积极寻找病因,针对基础疾病用药,或佐之疫苗用以预防,但专门针对本病的药物使用并不常见。且即便于此类药物中,其副作用之多、之杂,也是患儿家长不易接受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从中医学范畴论述,《黄帝内经》中可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观点。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药除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期效用明显,病情稳定期间亦可运用“扶助正气”的治疗方法,提高小儿抗病能力,这与现代医学中在患儿病情稳定期间注意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与抵抗能力的治疗方法不谋而合。然相较而言,中医药治疗安全性更高,家长与患儿依从性也更强。

  1. 李立新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思想

古往今来,中华医籍古典者众,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在此之中不乏儿科经典,先圣往贤更是对小儿生理、病理做出了充分且透彻的论述。如《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幼科发微赋》中便可见“肠胃脆薄、精神怯弱”的表述,《小儿药证直诀·变蒸》更是直书“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再可见明代医家万全提出的小儿有“三不足、二有余”的观点。其中“二有余”在本文且不作赘述,只专论此“三不足”。既,小儿“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不足”。脾之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肺常不足者,盖因“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肾常不足者,则为“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除此之外,现代医家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亦有较深研究。如,王玉香[2]教授在对178例非急性感染期复感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发现,诸有病例中以肺脾气虚证最为多见。李莉[7]教授通过对180例复感儿收集四诊资料,辩证分析后发现肺脾气虚证型所占比例最大。由此更是证实万全提出小儿的“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之论。

李立新教授基于前人对小儿脏腑生理、病理机能的阐述,总结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位主要责之于在肺、脾二脏,若论病机则可从“虚”、“实”分而述之,二者其中又以虚证者居多,且尤以肺脾气虚为著。而肺脾气虚迁延日久,久病失瘥,则又可致气阴两虚之证。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治法治则,当以补虚为要。李立新教授临床行医几十载,以“健脾补肺,佐以滋阴”为法,自拟小儿防感汤,并结合患儿其舌脉症,辅以药味加减,变方不变其宗,灵活运用。此外,每逢三伏、三九天,结合我科自主研制之“小儿易感贴”贴敷疗法,临床疗效亦颇佳。常用药为黄芪、党参、太子参、浮小麦、沙参、麦冬、茯苓、白术之属,具是寻常便宜可得又效验灵妙之药味。

此外,李立新教授还提出——“久病多瘀”的观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病程较长,故此在健脾、补肺、滋阴之药味外,常佐以丹参去瘀生新,以助瘥病。

  1. 医案举隅

患儿李XX,女,34个月,近1年反复外感10余次。2019年4月1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1个月,加重7天。现病史:患儿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间断口服“中药颗粒”口服20天,患儿仍时有咳嗽。7天前咳嗽加重,家长自行给予“罗红霉素”口服,咳嗽未见减轻,故今日就诊我院门诊。刻下症见:咳嗽,呈阵发性,夜间咳甚,有痰,难以咯出,鼻塞,流清涕,动则汗出,饮食少,睡眠欠安,小便调,大便质黏,2日1行。查体:精神可,面色红,气池清,呼吸平稳,语声有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指纹紫滞,现于气关。辅助检查:胸部正位片:双肺纹理增强,考虑支气管炎可能性大。中医诊断:咳嗽。西医诊断:1、支气管炎;2、反复呼吸道感染。方药如下:紫苏子12g、地龙10g、前胡12g、白前12g、苦杏仁6g、浙贝母12g、清半夏8g、瓜蒌12g、苍耳子10g、白芷10g、麻黄4g、全蝎3g、太子参10g、浮小麦10g、白术10g、枳实10g、莱菔子10g、茯苓10g。4付8天,日2次,开水冲服。8天后复诊,前症缓解,咳嗽减轻,有痰,鼻塞缓解,流涕减少,自汗甚,饮食少,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上方去前胡、白前、紫苏子、地龙、麻黄,加白果8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沙参12g、麦冬12g、款冬花12g、紫菀12g。3付6天,服法同前。6天后复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咳嗽,活动后多汗,饮食少,睡前尚可,二便正常。给予中药方剂如下:党参12g、黄芪12g、防风10g、玉竹10g、煅龙骨12g、煅牡蛎12g、太子参12g、浮小麦12g、陈皮6g、麦芽8g、白术12g、茯苓12g、丹参10g。8付16天,服法同前。16天后复诊,患儿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续予上方1个月。此后随访,患儿3个月内无明显呼吸道感染症状。

患儿郑XX,女,3周岁,近6个月内反复肺炎3次。2020年5月16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2个月,加重3天。现病史:患儿2个月前患“支气管肺炎”,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系统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仍时有咳嗽。3天前咳嗽加重,家长自行给予“罗红霉素”口服,咳嗽逐渐加重,故今日就诊于我院门诊。刻下症见:咳嗽,呈阵发性,少痰,咽痛,盗汗,饮食少,睡眠欠安,小便黄,大便干,2日1行。查体:精神欠佳,神疲乏力,面色红,呼吸平稳,语声有力,手足心热,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辅助检查:胸部正位片:双肺纹理增强,考虑支气管炎可能性大。中医诊断:咳嗽。西医诊断:1、支气管炎;2、反复呼吸道感染。方药如下:防风12g、荆芥10g、薄荷6g、紫苏子12g、苦杏仁8g、浙贝母12g、清半夏8g、瓜蒌12g、牛蒡子12g、射干12g、桔梗10g、鸡内金10g、麦芽12g、火麻仁10g、郁李仁10g、煅牡蛎10g。3付6天,日2次,开水冲服。6天后复诊,前症缓解。患儿活动后偶有咳嗽,少痰,咽痛缓解,仍有盗汗,饮食欠佳,睡眠尚可,大便便质改善,小便调。上方去:防风、荆芥、紫苏子、薄荷、鸡内金,加煅龙骨10g、太子参10g、浮小麦12g、白术10g、陈皮8g,茯神10g。4付8天,服法同前。8天后复诊,患儿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仍有盗汗,时有口干,食欲改善,睡眠尚可,大便干,小便黄。给予方药如下:太子参12g、浮小麦12g、北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0g、五味子8g、五倍子8g、白术10g、陈皮6g、茯苓10g、煅牡蛎10g、煅龙骨10g、枳实8g、莱菔子10g、丹参10g。8付16天,服法同前。16天后复诊,患儿病情平稳,饮食可,睡眠安,大便略干,小便正常,遂续予上方1个月。此后随访,患儿3个月内无明显呼吸道感染症状。

  1. 总结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作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及影响因素涉及面广泛,且较为复杂,是内因外患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特点为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会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同时对患儿家庭造成较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现代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多为对症治疗,或以增强机体本身免疫力为主。但该种治疗手段价格多较昂贵,周期较长,疗效缺差强人意,且其长期的安全性有待观察。此外,较多患儿家长对药物的副作用存在忧虑,对疗效亦可谓不甚满意。故此,鄙引本文,据李立新教授多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心得,鉴以临床医案浅析,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兼顾其疗效及安全性,意在探索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可行性与潜在活力,为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霍莉莉,虞坚尔,朱盛国,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5)

[2]王玉香.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

[3]李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型与饮食要素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