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评价

王钦

鹤岗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黑龙江 鹤岗 1541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性贫血患者74例(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对照组(37例)与联合自拟滋肾益血方治疗的观察组(37例),观察患者血清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关血清指标改善好,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结论:给予肾性贫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病情改善,减轻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肾性贫血;效果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如果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疾病进展,会进一步增加贫血发生风险,且患者肾功能减退越严重,其贫血程度也会逐渐加重[1]。患者一旦出现肾性贫血,就会加大其心血管风险,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患者疾病治疗。对于肾性贫血患者而言,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在患者病情改善方面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也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临床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多途径发挥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疗效[2]。本研究选取我院肾性贫血患者74例,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肾性贫血患者74例(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7至67(53.81±3.82)岁,病程1至8(4.51±1.26)年,观察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35至68(54.38±3.15)岁,病程1至9(4.38±1.45)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83024),1周2次,每次50U/kg,治疗1个月。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黄芪30g,太子参30g,黄芪30g,龙眼肉15g,淫羊藿20g,鹿角胶6g,砂仁9g,地龙20g,熟地黄20g,阿胶15g。以上药物制成丸剂口服,1天3次,每20。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SF、Hb、TSA、HCT;临床症状:0~6分,评分越低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61b3030a35dbd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61b3030a35dbd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SF(99.74±24.59)ng/ml,Hb(97.84±9.38)g/L,TSA(23.48±2.74)%,HCT(36.94±3.6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清指标对比

组别

SF(ng/ml)

Hb(g/L)

TSA(%)

HCT(%)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7)

53.18±20.16

96.83±21.84

74.28±8.51

92.18±9.61

14.57±2.54

20.81±3.16

23.18±2.15

32.17±2.16

观察组(n=37)

54.71±18.84

99.74±24.59

75.11±7.93

97.84±9.38

14.38±2.61

23.48±2.74

23.84±2.54

36.94±3.65

t

0.3372

0.5382

0.4340

2.5637

0.3173

3.8830

1.2063

6.8411

P

0.7369

0.5921

0.6656

0.0124

0.7519

0.0002

0.2316

0.0000

2.2临床症状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全身疲力(1.28±0.36)分,脘腹胀满(1.73±0.27)分,食少纳呆(1.12±0.27)分,气短懒言(1.03±0.2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对比(分)

组别

全身疲力

脘腹胀满

食少纳呆

气短懒言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7)

5.11±0.63

3.21±0.13

5.20±0.43

3.11±0.63

5.01±0.36

2.84±0.25

5.14±0.58

2.31±0.18

观察组(n=37)

5.09±0.58

1.28±0.36

5.17±0.38

1.73±0.27

5.06±0.40

1.12±0.27

5.19±0.60

1.03±0.20

t

0.1420

30.6718

0.3179

12.2468

0.5651

28.4328

0.3644

28.9362

P

0.8874

0.0000

0.7514

0.0000

0.5737

0.0000

0.7166

0.0000

3讨论

肾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丢失增加等[3]。促红细胞生成素大多由肾脏所产生,仅有少部分由肝脏产生,其对原始红细胞增生、分化及成熟具有促进作用,能增加红细胞生成,而且有利于骨髓更好的摄取及利用铁[4]。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并且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的情况,进而导致贫血的发生。肾性贫血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关血清指标改善好,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重组人促红素对骨髓造血具有刺激作用,进而有利于患者贫血症状的改善,而且其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在肾性贫血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引发该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的认为是由促红素不足所引起的,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应用效果有效,而且存在潜在不良反应,还需要根据患者发病机制进行多途径的干预。中医认为,肾性贫血属于虚劳、腰痛等,脾、胃、肾均与该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认为该病病机为脾肾衰败、气血肾精生化不足、瘀血浊毒、耗伤气血,因此,临床治疗以滋肾健脾、益血化瘀、降浊为主[5]。本研究中所用中药中,太子参能健脾气,熟地黄能补肾气,黄芪能补脾气、健脾阳,淫羊藿具有化气生血的作用,鹿角能补益精血,龙眼肉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阿胶能补血滋阴,大黄具有清泻湿浊、解除毒邪的作用,地龙能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砂仁具有化湿健脾、调畅气机的作用。合用以上药物能达到,虚实同治、标本兼顾的效果[6]。可见,在肾性贫血治疗中,可将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最大程度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所以,给予肾性贫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病情改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立明,刘坤,王静净,等.强肾固精方联合ACEI类药物治疗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8,13(7):1641-1643,1648.

[2]胡静.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患者效果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2):210-212.

[3]别昕、张益民、马祖等.绿茶提取物抗氧化应激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21(7):25-28.

[4]王佳玉,李建英.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与肾性贫血研究近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11):1029-1031.

[5]钱卫明.温肾活络补血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4):66-69.

[6]董倩兰,张琳萍,闫晓辉,等.肾衰宁胶囊对尿毒症贫血患者外周血Hb,TNF-α及NF-κB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21(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