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母泽林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012000

摘要 :新能源在节能减排、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有突出表现,因此在电网规划中应该协同新能源技术,强化前期的规划,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缓解社会各方的压力,推动整体的电网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 协同新能源发展、电网规划、关键技术

引言: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储量大、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通过应用新能源可以有效避免对传统能源的消耗,缓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新能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在电网规划中积极引入新能源,能够实现对电流的合理规整分析,确保电流电压的稳定性,实现高水平的协同管理。

一、新能源的概述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而言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不同形式。风力发电是产生新能源的重要方式之一,应用范围较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一些风力资源较为发达的地区,风力发电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总体来看,不同地区的风力发电状况差异性较大。太阳能发电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发电技术,主要是借助太阳辐射产生新能源,但昼夜交替、时令变化都会影响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的持续性有限。协同新能源发展模式,能够全面提高电网建设的全面性、可靠性,由于新能源本身的特点,容易对原有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冲击,因此管理人员要通过有效的规划,从总体上入手进行分析,加强对于各项细节的落实,明确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从源头上分析,保证电网的稳定性。

二 、 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能源稳定性有限

传统的发电技术以火力发电为主,稳定性较强。而新能源主要是依靠风力发发电或者太阳能发电,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本身连续性有限,在对接电网时,会对原有的发电网结构产生一定的冲击。

(二)网络构架存在差异

电网规划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不同地区的网络构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电网规划中涉及到的关键要点之多,需要综合多种信息,确定风险系数、质量系数。

(三)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电能作为我们日常中基本能源,经济高速发展,用电量骤增,大部分电网在预设时其负荷量较小,许多电缆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部分地区电网设计发展较早,这些设备与主流的供电设备相比,配电设施更换不齐全,数据集成复杂。在并入新能源后,容易出现间歇性跳闸,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出现短路、断路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 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

(一)耦合多种指标

当下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目前发电仍以传统的火力发电为主,也包含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资源的总量有限,为了避免造成浪费,要对于地区能源储存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合理的规划,确保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发挥电能的使用价值。电网规划方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多种指标进行分析,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明确总体的风险系数,通过电能需求、新能源性能、电源结构、电网性能等不同指标,构建综合的评价体系,从而确定电量需求、荷载分布、峰值负荷,及时了解新能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明确不同新能源类型之间的差异,构建立体化的费用分析模型和成效分析模型,协同新能源对于电力系统的定量分析,强化日常的质量管理,构建全面的管理体系。

例如,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接入物联网、人工技能、大数据技术,更加高效地收集各项信息,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快速定位故障信息,充分发挥新能源节能减排的优势。明确新能源发电类型和并网模式设置最大容量,通过有效的网点分布,降低电网本身的压力。在变压器选择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小容量、短半径的原则,在遇到障碍时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综合低压电质量、配电工程成本,安全性、设计美观度的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加强人与电力线路设备、人与人之间的数据交流。借助脉冲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实现大面积自动化操作,以减少人力的工作负担应当完善前期对于数据的监控分析,根据不同的供电需要,组合成不同的中枢,保证整体作业流程化、模式化,降低线路的工作压力,确保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的协同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体系

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电网线路规划设计时,要强化前期的成本投入与风险管理,在方案选择时需要从安全性和成本性的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在配电线路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负荷情况、区域定位等不同要素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协同新能源进行有效的电网规划,识别能源应用中存在的各项隐患,借助PLC中心控制系统识别各个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构建完善的预警模式,为后续电网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方便,从而确保新能源使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例如,要构建专门的能源网络,整合运营平台层、数据信息层和实体层等不同层级结构,强化完善的新能源自动交易平台,明确分析不同地区能源应用的实际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内部的测功能及改革,融入区块链,构建更为全面的新能源控制体系。通过仪器测距后,对故障点进行精准定位。综合声波与电磁波的双向传导,利用波的时间查对故障进行精准判断,以保证整体检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最大限度地压缩不必要的生产环节。通过网络搭建,保证故障信息即时传输,以保证电力的稳定、高效供应。

(三)合理采用不同的接入模式

电网系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日常的生产生活。目前对电网系统的发电能力和储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电过程中要平衡电量冗余与电量短缺之间的关系,明确处理新场景和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通用模型,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为了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在接入新能源的基础上设置双回路路线,从而扩大电网的容量范围,在电网规划中,同一区域内要存在多个新能源接入点。在一些用电高峰的区域设置双回路线,避免出现误导效应,以提高电力输送的稳定性。

(1)单点接入模式

单点接入模式相对而言较为简单,采用单点接入时,要明确节点电压与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内在联系,严格控制节点电压的极限数值,避免出现极值过大现象,尽可能保持与电网末端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管控水平。合理采用并联、串联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的功率,整合过载保护、短路保短路、保护漏电保护三种方式,提高整体电网系统的安全性。

(2)多点接入模式

多电接入一般接入点位于电网尾部,多点接入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电网节点,避免给电压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更加精准的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实现对于隐患的提早分析、提早预判,从源头上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在多点接入模式中要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合理控制节点电压,保证节点电压在稳定范围内运行,构建相应的故障信息矩阵,将故障分为正向故障信息矩阵、反向故障信息矩阵和防误导信息矩阵,不同的故障信息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为电网的运行提供有利条件。

总结:当下正处于我国能源结构改革的关键时期,新能源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网规划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明确电网规划中的关键技术,协同新能源建立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明确新能源的接入方式,强化故障分析模型,实现多元化发展,推动电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平. 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J]. 电子世界, 2020, (24):178-179.

[2]邓诗诗. 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思考[J].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0, 第3卷(12):1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