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究

孙克

身份证号: 22010419820701 **** 长春市朝阳区 13002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乡村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对整个城市乃至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乡村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城乡规划的重要性愈发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等方面。乡村建设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发现了部分问题,相关执行部门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规划绿色、节能、环保的美丽乡村。
  1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问题
  1.1环境污染严重
  过分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或者秉持着“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去建设,这种错误思想经常出现在城市和乡村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乡村建设,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引进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仅破坏了乡村水质量、空气质量,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使得农产值下降,病虫害泛滥。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又喷洒过量农药,使得作物和土壤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此恶性循环,不仅经济得不到增长,还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农民正常生活。
  1.2水污染严重
  农村缺乏饮用水过滤系统,直接饮用地下水,并用其浇灌农作物,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使水资源大量浪费,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如果水流源头遭受了污染,不仅会使农作物产量降低,污染土壤,还会使饮用地下水的农民的身体遭受一定程度的伤害[3]。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地区缺乏下水道等排水设施,一些生活用水未经过滤就直接投放至河流中,导致河流内金属含量过高,水草蔓延,水质堪忧。
  1.3规划不足
  在对乡村建设的规划中缺乏“乡愁”、“地域文化”的考虑,为了快速达到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农村的高楼层出不穷,特有的乡村风貌被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没得到传承,在进行乡村建设规划中有些设计人员甚至直接抄袭互联网上的案例,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使得实际建设和后期效果脱轨,甚至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4]。究其根本,是因为地方政府对于乡村建设缺乏长远性和整体建设规划,过于追求高速发展,使得“可持续发展”变成了无稽之谈。
  1.4住宅建设不合理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乡村建设存在诸多功能设计上的问题,例如为了使建筑造型更加美观,直接将储藏间设置于屋顶,只保证了美观,缺乏实用性考虑。除此之外,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年人的辅助设施建设不完善,诸多已建成的建筑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自身的建筑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2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无论任何规划建设方案,都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要对农民进行积极引导,保证其能最大化投入乡村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保护自己生产生活的家园。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在对乡村文化进行开发时,要对一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打造乡村自然特色的文化理念。
  2.2科学规划的原则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可不追求经济发展,也不可只追求经济发展,只有将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乡村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进程。
  2.3生态优先的原则
  通过向村民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方案,向相关工作人员传递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规划原则,在经济发展和生态规划出现矛盾时,生态优先,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结合现有资源,对农村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结合不同项目的发展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
  2.4将农民作为主导力量
  乡村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民的力量,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不仅可以为城乡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同时还对城乡统筹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就要将农民作为主导力量。密切联系群众,以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服务农民,造福农民。
  3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1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在城乡规划大背景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就要求政府始终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去规划乡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在推翻旧的建设新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原有环境和资源。在开展滴灌、喷灌工程工作时,政府要深入挖掘乡村特有资源,避免类似“千村一面”的无用设计。环境优势是乡村建设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可浪费,因此要对村民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引导全体人员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培养保护资源,节约能源,绿色有机的生活方式。

  3.2绿色循环农业规划策略
  农村经济的发展,核心产业仍是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要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现有的水资源、土壤资源、金属矿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建设绿色循环型经济体系。例如,针对一些地处山林的乡村,可以引导农民种植一些利于生长的农作物,再通过加大牲畜的养殖,提升土壤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牲畜的粪便是良好的天然养料,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形成良好可循环的经济体系,最大化的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3.3环保节能产业规划策略
  由于对经济增长的过快追求,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引进外来企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不乏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这类企业的引用虽然带来了短时间内的经济增长,却破坏了乡村环境,使得空气遭受污染,水资源破坏,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最终短暂的经济发展终会面临瓶颈,原有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穷山恶水,从根本上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因此,地方政府要引以为戒,在引进外来企业时要严格筛选,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企业,同时对于企业产出的污染物要进行妥善处理,严格控制排放标准。
  3.4居住环境的规划策略
  经过实地考察,不难发现各地区农村的房屋构造结构、道路铺装设置及建筑材质选择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是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护的重点,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其原有的特色,将地域文化传承发扬出去。在对南宁市西乡塘区城郊的居住小区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区的建设缺乏设计性,将原本旧城区进行彻底翻新,使原有特色建筑和特色邕江文化全部抛弃,所以在房屋改建的过程中应当鼓励村民选用当地特色材料和建筑技术去建设,尽量维持原有建筑造型风格。   

3.5地域文化保护策略
  地域文化是千百年来沉淀出的文化传统,任何改建重修都不能丢失地域文化,农村的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体现,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般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信仰,民間特色建筑、民俗风情等,形式多样。在美丽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求地方政府格外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引导青年一代不忘本,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通过开设一些乡村文化节,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对一些优秀的文化继承人加以表彰,拍摄相关文化纪录片等方式向外界宣传,引导更多的青年投身于文化传承中。
  4结语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全员参与其中,为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城乡差距的缩小夯实了基础,为农户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我们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要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目标,长远规划,更好地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宗根.建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9(05):19-21.
  [2]江星涛.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路径探讨[J].化工管理,2018(2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