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短程硝化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短程硝化技术


  1. 奚士锋, 2张献旭

  2. 武汉环投城市废弃物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武汉环投城市废弃物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为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本文将围绕其中常用处理方法短程硝化技术展开研究,主要介绍短程硝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优势,后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论述,最终对技术处理效果进行验证。经过本文验证,短程硝化技术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良好,技术应用也比较简便,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处理;短程硝化技术;反硝化


0.引言

垃圾处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填埋,其二是渗滤液处理,两个阶段不可或缺,尤其是第二阶段,其中垃圾渗滤液是非常典型的高浓度污染性废水,不仅散发着刺鼻气味,内部还带有各种具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如果直接进行填埋,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水体污染,因此必须在填埋之前先处理垃圾渗滤液。以往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虽然在处理效果上可观,但在其他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缺陷,面对这种情况国内相关领域经过不断的研究提出了短程硝化技术,该项技术处理效果相比于以往技术只强不弱,且其他方面也没有明显缺陷,说明该项技术值得投入使用,因此为了发挥该项技术作用,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短程硝化技术基本概念与应用优势

短程硝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硝酸菌、亚硝酸菌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手段,原理上主要借助硝酸菌、亚硝酸菌的动力学特性差异,对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硝化反应进行控制,使其终止于NO2-N阶段,此时会产生大量的NO2-N累积,而后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是指缺氧条件下硝酸根反应产生亚硝酸根,而后在产生N2的化学反应过程,与正常硝化反应过程对比基本相反(正常硝化反应为:NH3产生亚硝酸根NO2-,在产生硝酸根NO3-)。该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氨氮去除[1]

相比于以往同类技术,短程硝化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X个方面:第一,短程硝化技术的处理效率非常快,如该项技术在曝气停留阶段、缺氧维持阶段的时间消耗远低于以往技术方法;第二,短程硝化技术的亚硝化率、亚硝酸盐氮积累率非常高,这有利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第三,短程硝化技术在成本投入、应用便捷性上也有优势。除此以外,短程硝化技术也不是没有缺陷的,至少在当前来看该项技术的稳定性还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该项技术出现不稳定现象,理应对其正确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2.短程硝化技术应用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短程硝化技术的作用,相关人员有必要了解其应用方法,对此下文将进行相关论述,介绍该项技术的基本流程与污泥接种操作。

2.1基本流程

短程硝化技术应用的基本流程为:第一,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通过进水口将垃圾渗滤液导入水解酸化池,池内处理后的渗滤液借助泵设备进入UASB装置(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在升流作用下进入好氧氧化处理阶段;第二,在好氧氧化处理阶段经过好氧池处理,水体将进入二沉池,其中好氧池处理主要依靠风机来处理水体,而在二沉池中水体内的污泥会沉淀进入最下端的回流容器,形成污泥回流,上部液体将通过二沉池进入出水池,借助泵设备输出,输出后的水体将循环回流至进水池,而后经过UASB装置进入吸收罐,最终输出[2]

该流程对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有材料、尺寸等方面的要求,具体为:第一,材料方面需考虑垃圾渗滤液的腐蚀性特征,理应选择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材料来建构系统,诸如防腐橡胶外壳的钢材;第二,考虑到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系统硬件的尺寸需要达标,具体要根据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的实际要求来设定,本文提供的尺寸标准仅供参考,内容见表1。

表1短程硝化技术硬件尺寸参考标准

项目

参考标准

水解酸化池

3 m×12 m×3.2 m

UASB装置

内径8 m、有效高度12m

好氧池

个体为矩形结构,数量为3,彼此连通,尺寸分别为3 m×12 m×3.2 m;3 m×12 m×3.2 m;3 m×6 m×3.2 m,高度为0.3~0.4 m

2.2污泥接种

针对好氧池,应当选择二沉池排放的污泥作为好氧池接种污泥,但在接种前要对接种污泥进行含水率测试,要保障其含水率在70%±3%标准内,若不符合标准需要预先进行处理,若符合标准则依照污泥重量、好氧池容量的比率进行接种,标准为池容的30%。针对水解酸化池、UASB装置,应当选择厌氧池底泥作为接种底泥,接种量需要得到控制,一般为60%±5%[3]

根据以上标准,在不同阶段需要采用对应方法进行污泥接种(接种方法不受标准影响,可统一使用)。首先在初期阶段,接种污泥后必须进行清水活化,活化时间为2d~3d,完成后才可以进水,此时为垃圾渗滤液处理调试的第一天。其次在调试的第十五天左右,要适度提高进水量,提升幅度大约为20m

3左右,调试的第十六天到第二十天期间,要提升30m3左右,调试的第二十一天到第三十天提升30m3左右,调试的第三十一天到第四十五天期间,要提升30m3左右,之后每十天提升20m3,直到进水量达到200m3左右,由此一直保持该标准,直到达到第一百天,此时需要根据水质情况来进一步调节,通常建议将进水量下调至100m3/d,但进水方式可以改为全天候连续进水。


3.测试效果

本文以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例(数据见表2),采用以上方法进行了处理,结果为:初始阶段进水COD浓度为3250~4500 mg/L,前三十天进水量相对较少,因此系统内各池的COD长势缓慢,而三十天以后进水量提升,水解酸化池中COD急剧上升,趋势并不稳定,这是短程硝化技术不稳定性的表现,影响了UASB、厌氧池的处理效果。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在第五十天至八十五天期间内对氨氮浓度进行了预处理,一开始效果并不明显,进水氨氮、总氮浓度依旧有很明显的波动,但在第八十天开始预处理控制效果开始变得明显,氨氮在厌氧池中大幅完成氧化,产生了亚硝氮、硝氮,而后在回流作用下亚硝氮、硝氮在厌氧池内被还原成氮气,故总氮量下降。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系统保持了比较高的回流量,因此厌氧池末端的氨氮值始终在10~30mg/L区间徘徊,氨氮的总去除率为99%、总氮去除率则下降到70%左右,但通过调试,于第九十天总氮去除率稳定维持在80%左右。


4.结语

综上,垃圾渗滤液处理是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不进行有效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为了更有效的处理垃圾渗滤液,并有效控制处理成本等,建议选择短程硝化技术。该项技术相比于以往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只需要掌握其应用方法,并予以合理控制,就能保障处理质量,说明该项技术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雷经纶,杨帆.浅谈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7,30(2):5.

[2]罗博,黄安寿,陈海龙.短程硝化反硝化氨氮脱除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20,32(1):2.

[3]初永宝,赵少奇,刘生,等.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在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启动运行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2):27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