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加快推进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孙家正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水利局 235200

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基础,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政策窗口期,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抓好规划落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标准质量,强化资金保障,狠抓管护利用,确保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坚决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基于此,以下对加快推进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高标准农田建设

引言

为做好农村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工作,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水利局把高质量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排查整改工作作为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方式,抽出专业工作人员组成排查组,对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深入新庄、马井、张庄寨、黄口、丁里等5个乡镇(街道)逐一排查机井运行情况,积极推进机井整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1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建设目标

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多施用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的腐熟农家肥,集成一批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盐碱地改良等高效绿色技术模式,推广机械深松、轮作、休耕等保护性技术措施,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域技术综合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面积达到33.33万hm2。同步建立覆盖全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的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逐步建立以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为支撑的分级监测网络体系。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项目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

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即使在一个市域内或县域内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例如,项目地处平原地区,其建设过程中水、电、路、林能够进行高标准设计,项目建设的潜力大、投资相对较低、产生的社会效益较大。相对于平原地区,一些地处丘陵、盆地、高山的农村地区,因为农田的连续性不强、水源不足、交通不便而增加了水田灌溉的难度。若在这些地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投入成本。

2.2资金投入亟需加大

由于农业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收益偏低,农民自主改造、自我维护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以“一家一户”为单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有效整合社会民间资本对水库山塘、溪河渠系、节水排灌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综合提质改造和跟踪管护。而当前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集体资金投入水利设施后续改造,仅靠地方政府独家支撑。当前,地方财政普遍运行困难,难以集中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提质改造,只能进行局部维修。

2.3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单一

从我国现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来看,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资及各级地方政府配套,但在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资,地方资金配套比例较小。虽然各级政府为了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充足的资金来源,积极倡导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富余资金,但是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致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不显著。

3加快推进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3.1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保障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应采取“公共财政资金+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村集体资金+农户自筹资金”等办法,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管护资金,为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管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撑。进一步健全完善用水统一调度、水费征收使用、设施管护维修、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与监管等配套政策,支持农田水利设施提质升级和常态化维护管理。同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监管原则,探索建立小型水利设施有偿收费制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管护,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3.2加强管护队伍的组织和领导

首先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的过程当中应该将这一重要任务加入到具体的议事行程当中,对其相关管理人员加强组织和领导。建立队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将管护模式有效转化为责任机制。通过具体调研和分析,结合实地农户需要情况,制定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运行管护工作的方案。对于需要完成的既定任务进行明确,并且提出相关具体要求,对享有权利和相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细化分工,并且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在固定周期内的使用和养护也制定出明确的落实方案,实实在在的把农田水利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3.3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土地开发项目联动

当前我国在实施占补平衡政策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仅将部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入用于土地开发。今后要实现土地开发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联动,将一定区域内耕地及其周边未利用地一同纳入项目建设,提高设计标准,将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新增耕地交易收入全部用于高标准项目建设。

3.4建立管护监管制度

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长效运行管护工作过程当中,应该建立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对不同区域水利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研究与分析。不断发现使用中水利工程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优势进行广泛化推广、对于劣势不断优化与改善,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当地区域农作物良好生长。在具体监督考核过程当中,可以将相关水利工程使用情况结合当地农户农业收入进行收益率的计算。并且根据这一绩效将上级领导部门所投入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确保政府所扶持和投入资金在建设相关农田水利工程具体工作中,可以发挥最大的利用效能。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于在监察评估过程当中所发现的农田水利工程工作状况不良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和严厉问责,在一定周期内通过制度和规章的调整、人员编制的补充或精简得到进一步改善。

3.5补强基础设施短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严格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标准,注重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集中资金建设桥、涵、闸、站、路等农田基础设施,有效整合零散地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亩均产粮能力提高50公斤以上。同时,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3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连片建设,加强土地平整,有效整合零散地块,全市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9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近6万吨,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结束语

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关乎全局、关系全年的重要工作,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省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部署要求,争分夺秒快推进,全力以赴抓落实,坚决打好农房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这场硬仗,坚决完成中央确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硬任务,为我市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威漩.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质量缺憾及其改善[J].中州学刊,2020(02):26-32.

[2]伍柏树.云阳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与管护体系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17.

[3]姜翔程,乔莹莹.“三权分置”视野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J].改革,2017(02):108-115.

[4]贾小虎.基于农户收入差异视角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5]孙良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1):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