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多方协同质量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基于 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多方协同质量管理研究

冯启刚

62042219910712****

摘要:BIM技术是指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阶段,通过分析、模拟、可视化操作建立建筑信息化模型,应用于项目管理、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统计等过程。其通过融合各种与建筑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构成一个立体的、完备的信息模型,直观地反映建设工程项目的各种数据,并将建设工程各个环节联系起来。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个参建方、不同专业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和协同工作,达成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协同管理;

引言

建筑产业总投资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但是由于其管理模式导致效率低、能耗高、且风险性较大,一直以来利润率不高。BIM技术引进我国以来已经有20多年时间,经过建筑专家多年以来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代替了传统的CAD制图。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设计,可以实现结构、建筑、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等专业协调设计。协同设计根据时间不同分为同步和异步设计,根据空间不同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协同设计。基于建筑BIM的设计采用Revit软件,因软件功能、图纸会审规程、标准等方面的原因,直接采用BIM技术的三维设计并未大范围推广。随着BIM软件技术的不断开发和相关标准的实施,数据共享和传输已成为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向。

1协同管理模式的优势

根据管理者和被管者之间的信息流向分类可以分为单项模式、双向模式和协同管理模式。其中单项模式是简单的模式,具体的信息流向主要是由管理者向被被管理者进行单向流动,单向管理模式整体来看,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来说仅仅是接受任务的安排,缺少信息反馈环节;双向管理模式是较为复杂的系统,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进行双向流动的过程。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双向管理模式是由管理者下达任务,并能和被管理者进行反馈,通过相互沟通之后完成任务安排,但双向管理中缺少对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反馈。第三种就是协同管理模式,相较于单向管理模式和双向管理模式来说,协同管理是较为复杂的大系统,需要被管理者之间相互流动。管理者则需要和被管理者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建立起协同管理机制,使被管理者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和安排。

2BIM技术的价值

2.1参数化管理

参数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筑施工中,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如建筑结构的几何图型、管道、梁柱、墙壁等结构的三维模型展示,但是各个结构体系的内部结构,如管径、建筑材料等无法完全展现,对于施工、监理方来说缺乏作业依据。但是结合BIM技术能够为参数化管理提供基本依据,让施工技术人员明确施工信息,优化施工流程,并根据BIM技术反馈的信息数据,及时修正设计方案,调整设计思路,促进建筑模型信息的优化。

2.2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可发现大量隐藏在设计中的问题。施工前,理论上能100%消除各类碰撞,减少返工,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利用BIM技术可360°调动设计画面,呈现出各个结构部件的设计信息,反应各个结构单元的组合规律等,并在各个结构体系的构造过程中,创建更多功能性图形,如室内的水电系统、管道分布系统等,并且能够在建筑监理体系中,借助碰撞检测软件,优化建模技术,将建筑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明确。

为了应对现代大型建筑越来越复杂的施工现场条件,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则必须借助BIM的优势进行施工质量协同管理。第一,设计方和施工方建立BIM三维模型,将施工信息高效整合入模型中,质量监管人员通过分析施工模拟情况,可以及早发现施工现场管理的缺陷。第二,通过运用BIM建起一体化模型,为现场各施工单位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通道,施工方可以借此对复杂的施工信息进行高效处理,使其在向监理方等其他参与方反馈、传递现场管理信息时更加高效。这样,各方质量管理相关人员都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物资质量及使用情况,有利于提升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与效率。

3建立基于BIM的多方协同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问题

3.1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以BIM信息模型为基础,充分结合工程量统计结构和各个施工工具的有序衔接,并以实际施工工期的整体控制要求为基准,对于施工进度控制目标进行详细划分。其主要包括总进度计划控制纲要、总进度计划、二级进度计划以及日进度计划等。在面向协同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总进度计划纲要属于纲领性文件,是充分综合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制定出整体的工期总体计划,也是后续编制二级进度计划以及日进度计划的主要依据。在结合总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所形成的施工计划属于二级进度计划,这一环节可以利用BIM信息模型,对各施工进度进行模拟仿真后,按照施工难度、资源配置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日进度计划是在二级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对于具体的施工内容进行详细规划,能够直观地反映施工单位每日完成的工程任务。

3.2质量信息管理

需要利用BIM将数据与模型进行整合,方便各方联动。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将现场施工情况通过视频或图片上传至BIM系统;第二,在专业人员的参与下,利用BIM系统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其与BIM模型中的相应构件进行对比与关联。这样,与工程进展相关的数据可直接反映在BIM模型中,便于项目各参与方特别是质量管理相关各方快速了解工程情况。尤其是出现质量问题时,各方可及时了解问题状况及问题出现的位置,通过加强沟通,协商制定处理方案。同时将相关问题及处理情况反馈给系统,由专业人员对BIM模型中对应工程信息进行更改修正。因此,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一个项目信息集成管理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辅助项目参与方进行施工质量的协同管理。

3.3项目建设资源的协同管理

项目工程需要协同整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随着项目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不同主体对于资源的需求不同,而资源的需求本身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立起资源均衡,优化管理方案。依据具体的资源库根据各组织单位上报的资源需求计划,借助大数据系统进行资源的预测,并统筹各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各类要素。建立资源协同管理模式能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强项目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多个阶段中,征询各参与方对于资源的需求,综合考虑这个参与方的需求计划和供应计划,做好协同管理工作,结合每一个参与方的与资源的供求关系,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大大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而且BIM技术在信息化处理上具有极大优势,在建筑设计、方案论证、施工现场模拟、进度控制、运维等工程建设各个重要环节都可应用。将BIM技术引入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中,对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环节实现精准控制,可有效提高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在大规模、高度复杂的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为各参建方对施工质量进行多方协同管理提供一种可行思路,同时为构建现代综合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宏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20(12):110-112.

  2. 陈钒,陈琰,彭高超,等.基于BIM的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及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6):26-31.

  3. 孙润曦,鲍丹.BIM技术在桥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1):155-157.

[4]曹璞.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