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4



海南电网 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探索

刘瑛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化的进步,对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进行评估十分有必要,传统的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的评估指标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评估需求,因此设计了新的项目后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特征,构建了企业信息化评估框架,其次设计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指标,从而实现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项目后评估方法的评估效果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风险评估;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F123.7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信息化技术给海南电网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促进了海南电网相关技术的进步[1],还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海南电网的信息化高效评估,经过电力市场长期的发展与打磨[2],原有的海南电网信息化评估方法受到了现有政策的冲击[3],导致对项目评估时缺乏正确的引领信息,使海南电网的发展受限[4],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海南电网的信息化管理评估效率,需要构建良好的评估指标,设计符合现状的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5]

信息化项目后评估简单来说就是项目合格验收后经过初步使用,再安排第三方测评者来进行测评[6],及时记录并总结现有的利弊,为后续的项目决策作参考。在信息化项目评估的初期[7],务必要明确海南电网的相关信息化项目特征,从实际出发,根据项目的现状设计相应的评估指标,保证评估的准确性[8]。要通过实际调查,表明海南电网的信息化项目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等相关的特性,需要根据海南电网特性划分项目的范围,实施准确的评估,因此本文根据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信息化项目运行现状,从合同履约情况、信息安全事故发生数量、非计划系统中断、违规操作、时间完成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设计了符合海南电网发展现状的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

  1. 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设计

    1. 分析企业信息化特征

信息化技术在海南电网发展过程中的影响非常广泛,因此在设计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前,首先需要分析海南电网信息化特征。海南电网的信息化特征也是由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需求和企业内部环境决定的,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发展成了一个有机化系统,需要进行合理调配才能不断获取各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原动力。企业的信息化特征主要包括企业的绩效和建设项目等,需要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进行合理分析。

简单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绩效即企业经过努力产生的最佳事件组合结果,也可以代表海南电网经过物资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后所得到的成果,首先简单地调查海南电网的MRP与信息化特征的关系,调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

1 MRP与信息化特征关系表

MRP

信息化特征指数

1.26

0.32

1.69

0.41

1.89

0.56

1.93

0.62

2.06

0.71

2.36

0.78

2.46

0.83

2.53

0.89

2.67

0.96

2.79

1.23

2.91

1.42

3.29

1.56

由表1可知,海南电网的MRP会随着信息化指数的增加而增加,证明信息化特征与海南电网的绩效息息相关,因此本文设计的方法对海南电网的信息化项目绩效进行了划分。

信息化项目建设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复杂多样的,迄今为止,对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还没有统一严格的分类标准。根据海南电网发展现状,可以将其按照绩效相关领域分为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方面,按效益分为直接经济绩效和间接经济绩效,按等级划分为宏观经济绩效和微观经济绩效,还可以分为短期经济绩效和长期经济绩效,这些绩效的思维分类相似,且均会受到衡量难度影响。对海南电网的绩效进行调查可以发现,部分经济绩效具有可扩展性,容易受到高层的业务思维影响,因此需要从海南电网的基层出发,广泛分析决策的有效性,记录决策的经济效益,明确影响经济效益的部门,避免其受到经济信息化影响,出现特征评估误差。

海南电网的信息化项目中,比较重要的是直接性可转移项目,这些项目往往需要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经过专一性判断来获得相关的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体现出部分项目的经济支出,其经济效益通常来自生产和分销。信息化项目的经济绩效一般包含在企业或组织的整体经济绩效中,并与技术等其他因素相结合。创新或新的管理措施与信息技术业务产生的经济绩效密切相关,很难区分和分离信息技术业务产生的经济绩效。

进度与滞后特性也对企业信息化项目评估有一定的影响,企业信息化项目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分批建设、开发的。另外,新的信息化项目投入运行时,必须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熟悉和适应,经济运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才能体现出来。良好的信息系统不仅需要良好的业绩,更需要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参与和支持,才能充分进行海南电网的经营管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还需要避免由于信息系统外部环境因素的可变性,如用户态度、企业管理水平等,给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经济绩效带来的不确定性,提升项目评估的可靠性。

    1. 构建企业信息化评估框架

根据上述的企业信息化特征,可以构建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框架,保证海南电网可以由此进行资源分配并进行评估,因此在构建企业信息化评估框架之前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信息化项目的绩效,包括显性和隐性效果,根据收益评估的不同,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在项目评估过程中应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第二个问题是在估值过程中必须注意信息风险,在利润估计中必须补偿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以企业信息化为代价承担重大风险,量化对项目整体绩效的影响,而不是提供具体的技术或具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控制对企业的影响。最后,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结合,企业信息化项目是长期效益项目,长期效益主要体现在信息化项目对信息化项目的影响上。由于海南电网的战略和短期利益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因此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可以根据上述问题设计评价模型,评价模型采用模糊评价、灰色理论、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和理论相结合,无形效益评价是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包括信息化工程与价值创新。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无形经济效益难以用货币衡量,主要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经专家评价后通过加权计算进行定性分析,确定适宜性和基准值,将总指数分数的拟合度和敏感性分数进行组合。本文根据海南电网的信息化转型特点和海南电网的信息化战略,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执行信息化项目,设计正确的评估框架。企业信息化项目注重应用,而不是企业形象。无论海南电网的实际情况如何,都应该根据公司的现状、前景等进行综合设计。

管理信息化应用适宜性指数反映了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合理形态,可以评价一个信息化项目能否向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提供管理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可以将公司的经济活动分为三类,即核心活动、供应维护活动和会计活动。公司的供应维护活动主要为材料采购、设备维护、库存管理等,需要为这些核心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以货币形式表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核心活动,可以直接体现海南电网的经营目标,实现准确评估。虽然企业核心活动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生产人员的调配、材料、设备、生产计划决策、客户关系管理、市场需求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等。因此,信息化应用适宜性指标应重点考察信息化项目能为企业核心活动的决策者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1. 设计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指标

全面、客观地分析已建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建设过程、运营效益、项目成果、项目作用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是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采取合理措施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项目立项时预先设定的项目成果进行比较,可以判断项目目标是否实现,也可以检验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定合理的计划,这种分析评价方法可以用来发现、记录和总结导致项目成败的因素,并尽快提供决策服务并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投资未来的项目,以达到提高投资效率的目的。

首先,项目后评价是一个学习过程,后评价工作是一项客观的分析评价工作,包括好的评价内容和坏评价的内容,为投资者提供更公平、更科学的方法,强调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项目后评价也可以增加相关人员的评价责任。由于后评价工作由独立的第三方执行,因此许多调查和分析是公开透明的。进行项目后评价可以大大提高项目参与者的责任感,纠正参与者的工作态度,为投资决策服务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根据项目后评价的结果,可以对既定策略进行更充分、更彻底的调整。总而言之,项目后评价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从项目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将应用于后续的工程实践,对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投资回报有重要价值,因此设计了项目后评价指标如下。

严格来说,项目后评价工作应从项目建成后能体现出工程能力和经济效益时开始,在此期间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对项目建设进行完整系统地分析,而且也可以分析出项目未来建设的可持续性。预测项目发展状况,并提供精确的发展方向。

项目推进评价是从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全过程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通常比较宏观,因为这种评价通常由一个独立的组织完成,主要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建设过程的重大变化和项目成果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调查分析,分析项目的运行发展影响,总结海南电网决策经验的不足之处,作为未来投资的参考。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应对整个项目的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价。项目完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进行评价。此类评价的首要目标是测试和总结投资项目是否理想,以及其项目初始预期效果的差异,对新投资提供建设性意见作为反馈。

  1. 实例分析

    1. 概况及准备

选取某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根据本项目后评价工作要求,制定信息化项目后评价工作方案,该地区的供电方案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61b6dd0e277cb_html_e49be626572e8a98.gif

1 供电方案示意图

由图1可知,此时的电网存在用电负荷,为了保证用电负荷最低需要设计潮流图,进行潮流计算,保证供电过程中的潮流分布合理潮流分布计算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

2 潮流分布计算结果

线路段

导线截面

输送容量

负载率(%)

1

2×400

39.165

7.93

2

2×400+2×240

149.65

41.76

3

2×400

97.16

19.50

4

2×400

176.46

35.41

5

2×400

100.64

28.19

6

2×400

164.64

32.46

7

2×400+2×240

120.64

24.16

8

2×400

136.47

24.18

9

2×400

165.45

19.47

10

2×400+2×240

124.54

56.37

由表2可知,此时的导线和负载率基本满足用电需求,目前的运行稳定可靠,可以进行项目后评估。在进行项目后评估前需要先了解项目运行状态,制定项目运维指标,将评级目标设计为两种,一种是实施评价,一种是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两者的评价指标权重共计80分,此时为了细化权重,制定了权重计算式如下(1)所示。

61b6dd0e277cb_html_6afab215ccf34edf.gif (1)

公式(1)中,P代表评价指数,B代表权重因子。此时可以根据该公式划分评价细则,第一项评价细则为合同履约情况,评分标准首先需要对照合同技术服务内容清单,提供运维服务内容佐证材料,在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对影响可用性故障处置,第二是故障统计:第三是培训服务,第四是配合开展IT资产普查工作IT资产清单。第五是应急演练,即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情况发生时按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应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报告。第六是其他运维相关工作佐证项目合同所要求的运维服务内容必须提供佐证材料,全部提供为100%的标准分,每缺少一项服务内容的佐证材料扣15%的标准分,每增加一项其他硬件服务工作相关佐证材料加5%的标准分,满分封顶,其总分为10分。

其次是实施过程合规性,包括运维工单总数及运维安全事件10分,后台查询中断次数10分,系统违规操作情况10分,终端事件的完成评价10分,后台事件的解决率和问题查询率各10分,其次是验收过程合规率10分,客户满意度10分,服务质量10分。上述指标权重经过验证符合实例分析标准,在进行分析之前还需要了解电量预测情况,如下表3所示。

3 电量预测情况

年份

电量

2014

0.76

2015

0.78

2016

0.82

2017

0.85

2018

0.93

2019

1.01

2020

1.06

由表3可知,此时的电量预测概况符合后续的项目后评估测试需求,可以进行后续的项目后评估。

    1. 应用效果与讨论

分别使用本文设计的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和传统的项目后评估方法进行评估,使用公式(1)计算两者的各项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下表4所示。

4 应用效果

指标

本文设计的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评估指标

传统的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评估指标

合同履约情况

9.665

7.654

运维安全事件

9.165

8.641

后台查询

9.546

6.142

系统违规操作

9.314

7.013

终端事件评价

9.246

6.314

后台事件解决

9.364

7.236

问题查询

9.214

8.166

验收过程

9.984

6.149

客户满意度

9.934

7.261

服务质量

9.746

6.694

由表4可知,经过指标权重评估可知,本文设计的评估方法的权重值高,证明设计方法的评估效果好,具有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对海南电网的信息化发展和项目进步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海南电网发展基础上,根据海南电网现状设计了新的海南电网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进行实例分析证明,设计的评估方法的权重值高,证明设计方法的评估效果好,具有有效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随着海南电网发展,海南电网信息化技术还在不断进步,评价指标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危怀安,杜锦.国外项目后评估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231-235.

[2].代静.新建本科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广东化工,2020,47(05):249-251+255.

[3].刘力,贾维格,徐蕾.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类更新项目后评估研究[J].住区,2019(03):79-84.

[4].施书林,盛丰,陶陶.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8):220-221.

[5].林志方.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4):87-88.

[6].闫革.如何有效推进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商业,2020(35):169-171.

[7].张国荣,张兴霖.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5):13-15.

[8].陈龙.大数据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影响[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4):15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