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潘强

黑河市鸿禹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黑河市 164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步入21世纪20年代,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取得硕果累累的业绩,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迎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而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承载力强是高支模主要特点,它能够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故此在建筑行业应用面越来越广泛。现当下,老百姓生活富足,对于自己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要时刻保持细致谨慎的态度和高目标要求。而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保障房建土建工程质量,还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1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房屋土建工程量巨大,市场竞争激烈,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设计方常常对建筑的外形结构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此时传统的施工技术很难满足要求,只能借助高支模施工进行解决。首先,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稳定性上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保障建筑的整体荷载处于安全水平;其次,其能够优化建筑外形结构,实现建筑设计方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最后,高支模技术是一项节省材料、绿色环保的新兴技术,其对材料和设备的消耗较低,通过控制手段可以实现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支模技术一般运用于高层建筑,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必须保证各施工环节的标准化,特别是在前期的施工准备中,必须综合考虑建筑尺度、材料模板荷载、设备运行情况等影响因素,并反复校验其准确性。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测量放线

任何施工工艺的第一步都是测量放线,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也不例外。测量放线需依据施工图进行,目的是将施工图转换为实际工程。测量放线精度直接关系着实际施工质量,若不能有效控制测量放线误差的话,则可能带来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应最大限度提高测量放线精度,将误差控制在可允许范围内。在实际测量放线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测量放线方式,直线段法是借助经纬仪进行测量定向以及借助测距仪进行定位放线;曲线法是综合利用圆线、弧线、直线等进行测量放线以及依靠横竖轴双坐标进行辅助定位。

2.2搭设支撑架

搭设支撑架是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保障整体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若支撑架安装不稳定,则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在实际支撑架的搭设过程中,应合理确定和把握轴线与梁线的位置,掌控好水平方向,遵循逐排通层搭设的原则。需注意,纵、横两向的扫地杆与地面相距应≤20cm;切实保证立杆与水平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四周立杆支撑应设置连续性良好的剪刀撑;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应≤50mm;若为较高的H段立杆,则偏差相对值应<H/600;在剪刀撑与水平杆的扣接中搭接长度应≤1m;相邻两根水平杆接头严禁在同步或同跨中安装,并保持距离>50cm;立杆和可调托座的高度需根据实际支撑高度进行确定,一般应≤20cm。此外,为最大限度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应充分利用已浇筑的构筑物来进行连接。

2.3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的混凝土浇筑环节,应选择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及高支模施工实际需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并在施工前先全面检查好支架、模板、钢筋等情况。在实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按照合理的操作次序进行浇筑,并做到边浇筑、边振动。一般需采用分层浇注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以35cm左右为宜,并有效掌控好混凝土泛浆、压实度等指标;分层浇注具体又可以分为斜向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和分段分层浇筑三种不同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选择。需注意,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快插慢拔,合理掌握好振距,预防发生漏振、过振等问题,还要有效预防泌水问题,一旦发现泌水问题立即进行清理。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为预防其表面形成塑性裂缝,应在1h~6h后需进行二次浇筑或二次压光处理。为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对混凝土中的砂石材料进行相应的抗直射、防直射处理,或是通过冰水搅拌的方式来给砂石降温,并且应在混凝土处于凝结阶段时就开始进行灌水处理,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也要及时开展洒水养护工作,通常在常温浇筑完毕后的6h~18h内即要进行一定的洒水养护,总养护时间在一个月左右,针对个别重点部位还需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的目的是避免因拉伸强度不均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4高支模体系拆除

在整体建筑工程施工完毕后,需及时将高支模体系拆除。在高支模体系拆除环节,应在科学、准确计算支架实时受力情况的前提下,全面、详细分析其变形情况,从而根据分析结果及实际情况来采取合理的拆除方法。常用的高支模体系拆除方法主要有分段拆除法和分部拆除法。在具体的高支模体系拆除过程中,应避免损伤、划伤到混凝土结构表面和边角处。只有合理地拆除高支模体系,避免因拆除方法不对或拆除力道不均而导致高支模体系发生开裂等问题,才能够保障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高支模施工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具有深刻影响,要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首先应从设计阶段开展管理,要求开展高支模设计方案审核与专家论证,及时地发现设计问题和缺陷,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深化设计,确保高支模施工方案的先进性。其次在具体施工阶段,应做好高支模材料的系统把控,如结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等规定,对钢管、扣件等单元的搭接质量进行检查,通常在剪刀撑钢管搭接中,要求其搭接长度保持1000mm以上,并用三个旋转扣件链接;所选择的钢管应平直光滑,壁厚均匀,且没有裂缝、分层、毛刺等问题;为提升搭接钢管使用寿命,在施工前还应对钢管进行防锈处理。同时应做好模板支撑与混凝土施工的有效配合,全面提升高支模的整体检核质量。最后针对高支模施工专业性、难度大等问题,还应规范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严防模板倾斜失稳、滑塌等事故的发生。

4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管理中,应采取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在高支模施工准备阶段,应对施工资料和施工情况做好全面了解,并据此分解总体施工质量目标;在高支模实际施工阶段,应提前做好技术交底,重视施工现场各要素管理,并加强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检验,确保上道工序施工质量合格后再开展下道工序;在高支模施工完毕后的竣工验收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质量标准对高支模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另外,还需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利用制度优势来强化施工管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前,必须先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并做好技术资料、施工场地、施工材料等准备;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应有效把握好测量放线、搭设支撑架、混凝土浇筑、高支模体系拆除等环节的要点;此外还应加强高支模施工管理,切实保障高支模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究[J].江西建材,2021(08):159+161.

[2]汪小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4):156-158.

[3]张红霞.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居舍,2021(24):99-100+116.

[4]赵志民.高支模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24):217-218+254.

[5]徐谦.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浅述[J].居舍,2021(2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