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与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与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张曙光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里则街道办事处 256656

摘要: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棉花产量与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降低农户的经济效益。为实现对棉花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升棉花产量与质量,应重视对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其次探讨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种植中,加强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当前,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一些误区,如:用药错误、忽视病虫害防治等,影响棉花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利于棉花产业稳定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分析

1.1用药错误

当前,部分农户在棉花病虫害防治时,缺乏科学化的防治理念,在实际防治时,存在用药误区,盲目频繁用药,用药剂量不合理,盲目使用新药剂。大部分农户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形成了5天一小防,10天一大防的习惯,频繁使用化学药剂,不仅将有益昆虫杀灭了,增加了害虫发生率,同时也极易造成药物残留现象及耐药性,最终对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此外,部分农户盲目使用一些新药剂,认为其效果更强,但是新药不一定适用于当地棉花种植情况,因而其用药防治效果也得不到保障。

1.2盲目购买抗虫棉品种

抗虫棉棉花品种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虫害发病率,继而更好的保障棉花的产量与质量。但是,部分农户在应用抗虫棉棉花品种时,存在一定的误区,错误的认为使用抗虫棉品种能够防治全部虫害,因而在种植后出现放任不管等现象,依然会导致虫害的发生。其实,抗虫棉仅可实现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如:棉铃虫等,对其他害虫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导致棉飞虱及盲蝽蟓等棉花害虫呈现出高发趋势,对棉花产量及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1.3选用包衣棉种忽视苗病防治

部分农户在使用包衣棉种后错误的认为能够防治百病,因而降低了棉花病虫害防治意识。种衣剂中含有杀菌剂,虽然能够有效杀灭棉花种子表皮病菌,降低发病率,但是棉籽种入土壤后,土壤中含有大量致病菌,依然会威胁棉苗,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对棉花产量及质量造成影响。

2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探讨

2.1农业措施

农业技术防治棉花病虫害,首先要做好选种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展开合理化的选种,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能。其次要做好整地工作,对土壤深耕晾晒,有效杀菌杀虫,降低发病率。再次要强化田间管理工作,制定秋翻冬灌计划,实现对越冬虫源的有效杀灭。要做好施肥、灌水工作,满足棉花生长对水分及养分的需求,提高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再例如释放和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害虫:①释放赤眼蜂防治棉铃虫。棉铃虫成虫始盛期释放螟黄赤眼蜂,放蜂量每次每666.7平方米10000头,每个蜂卡1000头蜂,每666.7平方米挂10个蜂卡,间隔3~5天,释放2~3次。②释放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等。2龄幼虫期释放中红侧沟茧蜂,放蜂量每次每666.7平方米500~1000头,每666.7平方米挂5个释放器,每个释放器100~200个蜂茧。③保护天敌。棉花生长前期注意保护天敌,发挥天敌控害作用。棉花苗蚜发生期,当棉田天敌单位(以1头七星瓢虫、2头蜘蛛、2头蚜狮、4头食蚜蝇、120个蚜茧蜂为1个天敌单位)与蚜虫种群量比高于1:120时,不施药防治,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蚜虫。再如诱杀害虫:①性诱剂诱杀。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每666.7平方米设置1个干式飞蛾诱捕器和诱芯。②食诱剂诱杀。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程成虫始见期,以条带方式滴洒,每隔50~80米于一行棉株顶部叶面均匀施药,诱杀成虫。

2.2生态调控

棉花病虫害防治中,应重视对生态调控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的布局,采取轮作模式,棉花应和小麦等作物轮作,有效降低害虫数量,减轻对棉花所造成的影响。为实现对棉花害虫天敌的有效保护,应尽可能的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使用,减轻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避免对棉花品质造成影响。

2.3生物防控

生物技术防治棉花病虫害,具备绿色、无害、无污染的优势,因此要重视推广应用。选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棉铃虫、斜纹夜蛾的卵孵化始期,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棉蚜发生期,每666.7平方米喷施0.5%藜芦碱可溶液剂75~100毫升;采用多抗霉素叶面喷雾真菌性铃病,选用乙蒜素防治细菌性铃病。例如:在防治棉叶螨时,可将螨袋设置于棉田周边,每0.667公顷地悬挂15袋,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再例如:在防治棉铃虫时,可使用NPV防治,每公顷地使用18000亿PIB为宜,或者亦可使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每公顷地使用16000亿PIB,如棉铃虫数量较多,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用药量及用药频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NPV制剂时禁止和碱性药剂混合使用。在防治蚜虫时,可使用天然除虫菊素乳油进行防治,应选择在晴朗天气傍晚时分用药,如:可使用5%除虫菊素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每间隔1周喷药1次,结合杀虫情况连续喷药2-3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除虫菊素会对蜜蜂等昆虫造成一定的毒害,并且该药物禁止和碱性药物混合使用,应将药剂放置于低温避光的环境下保存

[2]

2.4物理防控

防治棉花虫害时,物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棉田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能够有效诱杀害虫,杀虫灯应距离地面150cm,傍晚开灯,清晨关灯,每下3公顷棉田设置1盏杀虫灯即可。要做好对杀虫灯的灯网、接虫袋的清理工作,充分发挥杀虫灯的作用,保证杀虫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降雨天气禁止开灯,避免触电。或者可以将黄板、蓝板等设置于棉田内,能够有效诱杀盲蝽蟓、棉铃虫、蚜虫等多种害虫。或者也在棉田内设置诱捕器,每0.667公顷地设置4个即可,每间隔5周更换1次诱芯,每日清洁诱捕器,确保诱捕器的正常使用,实现对棉花害虫的有效防治。

2.5化学防控

化学技术防治棉花病虫害,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为避免出现药物残留等现象影响棉花品质,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环境友好型药剂防治病虫害,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针对棉花蚜虫、棉铃虫及红蜘蛛的防治,可使用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40%毒死蜱12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棉叶螨,可使用1.8%阿菌素+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针对棉盲蝽,可使用5%啶虫咪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棉花立枯病、猝倒病,可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次即可;针对棉花枯萎病,可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针对棉花叶病毒病,可使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防治,可起到显著效果[3]

2.6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新时期,棉花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融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定期开展现场会、培训班,为广大农户宣传棉花病虫害绿色化、科学化病虫害防控知识与技术,掌握防治技术要点,并积极做好棉花病虫害防控示范工作,促使更多的农户意识到棉花病虫害防治中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的优势与作用,实现对棉花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此外,要重视对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评价,科学评价技术应用效果,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优化综合防控技术,达到更加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7加大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新时期,棉花病虫害防治时要充分意识到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成立专门的推广队伍,将推广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要充分发挥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价值作用,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和农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术,实现对棉花病虫害的科学化防治。

结语

综上所述,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保证其产量和质量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所存在的误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明确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提升棉花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棉花病虫害发病率及损失,提高棉花产量、质量,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助推棉花产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善军.浅析棉花主要病虫害农田生态调控综合治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12):114-115.

[2]刘彦芝.浅析棉花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77.

[3]范爱华.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18(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