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段绪慧

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近一年收治(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一共120例,均为高血压患者。全体研究对象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效果中观察组无效、有效和显效所占比例为1.67%、35.00%、63.33%,对照组上述指标所占比例分别为15.00%、40.00%、45.00%,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别显著有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高血压;护理;应用效果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并的一种,还是高危的一种疾病,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时还未有治愈方法,因而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但患者长期服药时部分患者依从率不高,无法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有研究表明给予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其护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期间必须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恢复[1]。为此,我院一共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比了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效果,具体的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近一年收治(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一共120例,均为高血压患者。全体研究对象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6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人数各为34例、26例;年龄段为62~85岁,中位数(67.34±2.85)岁;病程大约在4年~10年,平均数(6.78±1.26)年。观察组女性27例、男性33例;年龄最小的仅60岁,最大不超过86岁,年龄平均数(69.82±3.41)岁;病程最低3年,最长不超过9年,平均数(6.03±1.20)年。两组资料对比并未构成统计学差异,具有较高的对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干预,如护理人员每日定时测量患者心率、血压和脉搏等指标,叮嘱患者按时用药。观察组接受护理人员的舒适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 舒适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主动给患者整理、打扫病房,营造舒适的环境。定期开窗通风,并使用消毒液消毒扶手、地面等,定期更换被褥和床单。调整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患者着凉。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控制患者家属探视时间,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

  2. 心理舒适护理:心理护理是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关键点,因为患者病史较长,心理压力大,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不依从或者是依从性低的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解答患者心中疑问,结合医院治疗的案例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其依从性。

  3. 输液舒适护理:输液时患者可能感到痛苦,护理人员应在注射时尽可能保持力度均匀,减少患者痛苦。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必须及时通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的干预。

  4. 饮食舒适护理:以患者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稳定并平衡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叮嘱患者不要使用高蛋白食物,尽可能以新鲜蔬果为主。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增强患者抵抗力。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评定,具体评价标准为:若患者护理后血压恢复正常,且舒张压和伸缩压两项指标分别降低20mmHg和30mmHg以上则确定为显效等级;若患者护理后血压达不到正常标准,舒张压和伸缩压两项指标降低幅度均在10mmHg以上但是前一指标不足20mmHg,后一指标不足30mmHg,则可以确定为有效等级;若护理过程中患者血压达不到正常标准,且舒张压和伸缩压两项指标降低幅度不足10mmHg,则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的统计方法均录入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可用n(%)表达;计量资料可用(61b7f5c05c628_html_9bba82712c88148e.gif ±s)表达。若结果为P<0.05,则可以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85.00%。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具有较高的比较价值。

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60

9(15.00)

24(40.00)

27(45.00)

51(85.00)

观察组

60

1(1.67)

21(35.00)

38(63.33)

59(98.33)

c2

-

6.98

0.32

4.06

6.98

P值

-

0.008

0.572

0.044

0.008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类型较多,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为高血压,常见与中老年群体,本次研究以老年群体为主。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之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高血压发病率显著上升,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大量研究均一致表明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高血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预后效果更好[3-4],因此我国开展了相关研究。

常规护理是基础的一种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工作不全且缺乏整体性,因此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干预方法,从基础护理为主,将患者为各项护理工作的中心,考虑患者的感受,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实施护理工作,让患者享受优质的护理服务,保持愉悦的心态接受治疗,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5]。研究结果表明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之间差距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意味着舒适护理干预的实施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考虑应用舒适护理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取得满意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上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 黄丽英, 尹娜, 张仁芝.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52):1-1.

  2. 谭敏.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 2018, 37(12):163-165.

  3. 李秀洁. 探讨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30):252-253.

  4. 胡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7, 13(5):1-1.

  5. 焦丽丽. 舒适护理措施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