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的两种穿刺法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的两种穿刺法的比较

张晓丽

敦煌市医院 736200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基于超声引导下,采用不同动脉穿刺方法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需要进行动脉穿刺治疗的患者,共选择了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平面内法,观察组采用的是平面外法组。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等各项指标,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动脉穿刺置的患者来说,在超声引导下应用下行桡动脉穿刺有更加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穿刺置管成功率,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动脉穿刺置管;穿刺法



作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有创穿刺技术,动脉穿刺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动脉通路的顺畅性,可以对动脉血气、血压进行实时监测。在传统的桡动脉穿刺技术上,主要通过盲探触摸的方式进行穿刺,这种方式不但有很高的穿刺失败的情况,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基于超声引导下的穿刺,能够使置管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采用动脉穿刺技术的时候,主要包含了两种,分别是平面内以及平面外技术,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技术的穿刺成功率,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需要进行动脉穿刺治疗的患者,共选择了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4-76)岁,平均年龄(13.0±11.4)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43-76岁,平为(15.0±12.4)岁。所有患者均已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都实施持续性的监测工作,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心电图监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无创动脉血压监测以及镇静镇痛。让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90o行Allen试验。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超声引导技术,对照组为平面内技术,观察组为平面外技术。

1.2.1对照组:对桡动脉位置进行明确,使用超声探头确定桡动脉的中间位置,以30-45o方向进行穿刺。密切观察超声图像中的穿刺针进针情况,并对血压监测工作加强重视。

1.2.2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实施穿刺。首先确定桡动脉位置,做好套管的固定工作;并对血压使用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如果两次穿刺失败,就需要更换操作者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引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成功穿刺、二次穿刺成功、穿刺次数、总穿刺时间、超声定位时间。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桡动脉内径、无创动脉血压等数值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均数士标准差(61b8299cd9db2_html_eb24027b7d183a3.gif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61b8299cd9db2_html_8cab1acf3312ff05.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穿刺情况

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在穿刺次数、穿刺时间、超声定位等时间数值对比上,观察组有比较显著的优势,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1 对比两组的总穿刺情况

组别

首次成功穿刺

二次穿刺成功

穿刺次数

总穿刺时间

超声定位时间

观察组(n=45)

22

23

1.3±0.3

163.5±8.0

6.5±0.9

对照组(n=45)

18

27

1.4±0.2

158.7±7.6

12.6±2.7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的无创动脉血压、桡动脉内径数值

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不同时刻的MAP、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以及桡动脉内径值可以发现,T1和T2时刻各值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桡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T1时刻的桡动脉均大于T2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对比两组的各值情况61b8299cd9db2_html_eb24027b7d183a3.gif

组别

时刻

MAP

收缩期血流峰值

桡动脉内径

对照组

T1

99.5±16.7

57.6±7.2

2.7±0.5

T2

100.6±13.4

71.4±8.4

2.0±0.3

观察组

T1

98.3±15.2

58.8±6.9

2.6±0.4

T2

101.2±14.6

73.5±7.3

2.1±0.3


3 讨论

在开展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时候,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与低血压、肥胖等有直接关系到,但根本原因还是桡动脉脉搏细弱,在触摸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就算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工作者也很难准确判断,从而导致穿刺置管失败。如果多次、反复进行穿刺,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并发症。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利用超声引导技术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能够使置管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提升,相对于传统的置管方式来说,可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总穿刺置管和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通过超声仪可以对血管的内径、走行、解剖位置进行明确,可以确保操作者更加清晰地看到血管与皮肤的距离,提高了穿刺的可靠性。

利用超声仪采取平面外法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针尖是否进入到血管内,通过探头把外套管置入血管。出现失败的病例主要原因是在确认位置后,在行穿刺针的时候出现移动的情况,从而导致穿刺失败。所以要确保在置入外套管时穿刺针要保持原位。采用平面内法技术在画面中显示的是血管纵轴,所以只能看到穿刺针尖压迫血管的切迹,对于是否突破血管无法确认。如果给予患者平面外法技术,可以将血管的横断面显示出来,确保针尖顺利进入血管。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穿刺次数、穿刺时间、超声定位等时间数值对比上,观察组有比较显著的优势,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不同时刻的MAP、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以及桡动脉内径值可以发现,T1和T2时刻各值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1时刻的桡动脉内径均大于T2时刻且桡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均低于T2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上面的数据表明在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时,基于超声引导中的平面外法穿刺技术,能够使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节省总穿刺时间和超声引导时间,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雪岩,姜翠娥.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6(07).

[2]丁东亮.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复合医学. 2020(03).

[3] 欧小梅.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3(13).

[4]邓勤.超声引导下平面内穿刺法用于PICC置管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