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与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与融合研究

刘涛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中心小学 726002

摘要: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学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等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在教学观念与方法等方面加强创新,不断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达到润物无声与潜移默化等效果,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融合研究

引言

开展小学教学工作,一方面不仅要求他们能够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另一方面更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形成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活当中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而且要逐渐培养尊重师长、尊爱同学,善良友好、诚信待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教师就需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有所体现和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相对于学生品质的发展,教师更注重学生识字与阅读技巧及写作水平等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与品质的发展同样重要。小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阶段,应注重学生认知基础的积累与尊敬师长等价值观层面的塑造,以推动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大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力度,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引导学生在德育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入感受语文学习的传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构建学习素养与能力及塑造品德,满足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虽然德育教育在目前许多地区的小学教学工作当中都有所体现和尝试,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导致一些小学的德育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一方面,教育部以及学校并没有针对这方面的内容制定相应制度和流程,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没有头绪去渗透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可能会忽略在教学环节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能良好地利用教材的内容以及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在传承着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方法,没有积极地学习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没有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可能会忽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为举止和表现,因此,并没有对这个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大部分语文教师仍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了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于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只是浅显地带过,学生并没有在这方面有过多的实践,而且一直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角色,因此导致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上,并没有真正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小学教育过程当中还是非常普遍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当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认识到道德素养在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当中所起到的支撑作用。

三、促进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德育教育的教材教学渗透与融合

教材由专业人员进行编著与修订,因此,无论是课文文本内容安排的合理性,还是与小学生各年级阶段的认知水平适宜性都已达到了相关标准,能够帮助各年级小学生夯实语文学科素养。并在课文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生活常识与德育体会。尤其对于影响小学生长远发展与人格健全的教材来说,必须具备较强的育人作用。因此,教师在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注重结合实际保证选择的课文适宜、科学,能够获得较好的德育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妈妈睡了》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篇文章所传达出的主旨进行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默读,而后由某位学生在课上进行大声朗读。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掌握后,为了激发学生拥有更加强烈的情感体会与思想感悟,教师可以选出其中一些具备代表意义的语句,引导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共情。如妈妈在哄文中的我睡午觉时,为什么会比我先睡着了?妈妈头发粘在了渗出汗珠的额头上说明什么问题?此时,学生会结合自身情感体验以及文章塑造的情境来给出答案,例如,“妈妈很疲惫,所以比我更容易入睡”,“头发粘在额头上,也证明了妈妈有大量的体力消耗,身体困乏”等。这些对文章主旨进行有效彰显的语句,教师要带领学生重点学习,保证德育效果,让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二)延伸语文德育的长效性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即使上小学以后,家庭的德育也须引起重视。但很多家长不能正确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些不好的习惯和品德也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曾经教过一些同学,家长沉迷于饮酒、抽烟、赌博等,很少管教子女,在家中也是对孩子大打出手,棍棒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或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或是有暴力倾向,对同学对他人十分不友善,这都是家庭德育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想获得好的小学语文德育效果,家庭的德育是不可缺失的,家长的态度能非常强烈地影响孩子的品质,正面和负面家风带来的教育意义是千差万别的。首先,教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传递德育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德育方法和思路,让家长在家中也能有效开展德育,保证德育的长效性。笔者相信家校共育的教育效果远好于一枝独秀。

(三)在插图观察中渗透德育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入手分析,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处于定势思维发展阶段,喜欢形象化思维特点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引入图文并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与自主探究的兴趣。插图内容涵盖了大量的故事线索,可在插图观察中寻找到符合特定主题的丰富的德育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能力,使其在插图观察中充分体会德育教育的内涵,从而形象化地呈现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以尽快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中,在文本插图中,通过对雷锋叔叔穿着打扮等要素的观察,学生可快速将其与解放军战士与战争年代等背景知识进行整合,回忆并调动以往看过的雷锋叔叔影视片段或学习过的歌曲、阅读过的课外资料等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感受雷锋叔叔的勤劳与诚实等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欲望。让学生在围绕“为什么说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但是他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等问题再次观察插图,并展开积极的想象,让学生意识到雷锋叔叔的精神品质与人物事迹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结束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此同时,德育效果的高低,也确实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语文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还必须找到更多机会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心得体会,获得更多价值观正确树立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姜华妹.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吉林教育,2019(48):40-41.

[2]于群.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J].吉林教育,2019(48):47.

[3]唐正光.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渗透[J].新课程(中),2019(12):228-229.

[4]赵颖颖.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58.

[5]魏培红.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19(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