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的缺失及其改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小学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的缺失及其改善

邱贵凤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实验小学 363800

摘要: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教育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要改变传统应试观念。以往课程安排相对零散,缺乏系统性、创新性,体育教学主体间性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找到切入点并不断改善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学校和老师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主体间性;缺失

以往的教学模式简单的停留在毽球、短跑、跳远等运动项目上,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凸显个人主体性,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课堂计划,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课堂不仅枯燥、呆板,更缺乏主体间性融洽氛围和良好沟通。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融洽氛围中主体间协作能力。缺少主体间性影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更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因此,要分析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缺失的原因,找到改善方法,寻求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缺失的表现

1 师生主体融合的缺失

师生间的融合度,看似简单的一个小问题,缺对教学成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之前师生间融合度缺失的情况下,小学体育课程往往一盘散沙,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一直是一门随时可能被其他文化课代替的学科,即使不取消课程,上课时面对内容相对单调的课堂时常是兴致不高的状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简单为完成任务,“简单粗暴”直接将教学内容教给学生。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身份的转换,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逐渐退位成服务者,彼此身份间小小的转换,不仅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有所变化,课堂氛围也会融洽很多。

2 和谐的师生关系缺失

影响主体间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间的关系,师生间关系越有距离感,主体间性问题越大。比如:老师在面对学生课程小动作过多、不认真听讲的情况,体罚惩戒模式还时有发生;对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还是会采取约谈家长、班级上点名批评的情况。这是在老师眼中再正常不过的方式,恰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不断累积,师生关系一落千丈,主体间性关系直逼冰点。“师生主体间性”的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学校、老师、家长乃是社会仍然没有足够重视,通常把一个学生的行为直接评价为整个班级的行为,一个学生的好坏直接代表这个集体的好坏,这样片面的、相对极端的看法削弱主体间性的发展。

3 学生人格自由发展缺失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不在是以往完全迎合考试、完成学分而设立的学科,体育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强健体魄,还要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通过学习不同的体育项目,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改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错误认识。在顺利完成学分的前提下,创新教学模式,在探索学生身体协调发展和智力发育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学生虽然参加是是体育课,但是10周岁左右的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收获的不是简单掌握几个体育项目,在身体动作协调性的背后是身心、意志方面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的改善

1.多元化的课堂模式,改变以往教学方式

要想改善主体间性缺失的问题,改变以往枯燥课堂模式,修缮师生鉴定关系,就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学会因材施教,即找个每个学生的特点,将班级的学生大致分成几个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相对区别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有点复杂,但是效果确很显著。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小组比赛学习模式。在每个小组中性格相似的学生思维模式更相近,反映能力和动手能力更融洽。这样在游戏中相互培养更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次,以兴趣为主导的游戏模式,小学阶段正处于小朋友好对一切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时间段,平日的文化课堂,学习常常会出现坐不住的现象,正好体育课可以充分抓住现阶段学生好动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平时喜好,开展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简单的跑,小学生体能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可以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一共400米的长跑,可以每50米为一个阶段,每完成50米可以领取一枚小星星,坚持跑完400米会取得8个小星星,跑的越多得到的星星越多,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跑步的热情,在比赛中不仅培养了竞争意识还教会学生坚持的重要性。

2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体育学科也是一门“个性化”教学,有相关学者研究发现,10岁左右的小学生正是身心快速成长阶段,体育锻炼过程也是人格培养的过程。身体运动智力水平会影响到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从古至今的成功人士,往往都热爱运动,身体运动能力强,品格坚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有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现阶段体育课堂引进和开设了众多课程,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将学习到的体育运动变成自己的终身体育爱好。

分数不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才是教学的目标。体育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体育能启迪学生智力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有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运动完之后,心肺被处于被唤醒状态,血氧充分进入大脑中,大脑皮层活跃度高,注意力集中,专注度,此阶段对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有促进作用。

通过不断分析研究小学体育主体性缺失的成因,找到了解决的方式方法,要以问题为导向,学校和老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吸取以往教学的经验和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完善教学内容,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学生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热爱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家长更要在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利用周末时间多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体育主体性缺失需要共同努力,一点一滴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2010.

[2] 王小媛.上海市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